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24位帝王的宫殿,是记载明清宫廷历史的鲜活档案,是明清皇室珍宝的巨大宝库......(此处省略几千字)窃以为,如果要评选 中国 人一生必去的景点,那只能是北京故宫。

这座“浑身是宝”的宫殿,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可大部分游客,也就是走马观花,匆匆略过。

本文带你一起去挖掘出故宫的建筑之美,或许会让你看到不一样的故宫。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故宫是世界最大规模的木结构建筑群、世界最大规模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代表着 中国 传统文化与审美的最高境界。如果细究的话,光是故宫建筑上的看点就可以说个三天三夜。于是,小米简单给大家归纳了一些: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1、挖掘故宫建筑之美:屋顶

古代中国宫殿建筑的屋顶样式丰富,故宫里的每个屋顶是根据宫殿主人所处的地位和建筑功能来确定样式。

太和殿用的是屋顶样式中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它也是 中国 最大的重檐庑殿顶的宫殿 。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2、挖掘故宫建筑之美:房檐

看中国古建筑的房檐,你会发现檐角屋脊上常常排列着一些数目不等的仙人神兽,它们最初因固定瓦片而设,后来逐渐美化,衍生出装饰和显示等级的作用。屋檐上的神兽数目越多,表示级别越高。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为了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故宫的 太和 殿用了10个(龙、凤、 狮子 、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除此之外,其他古建筑屋檐上的神兽都是单数, 比如 地位仅次于 太和 殿的乾清宫,九个;坤宁宫原是皇后的寝宫,有七个;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有五个。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除了神兽,房檐的装饰图案也有讲究。故宫里常见的龙凤图案(上面是龙,下面是凤)被规定只能出现在皇家宫殿上,普通老百姓的房檐上,使用的都是山水花草之类的图案。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3、挖掘故宫建筑之美:建筑结构

中国古建筑有一个特点是:不用一根钉子。仅用一块块木头,如何搭建这些高大精美的建筑?答案就是 中国 建筑的独特结构:斗拱!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斗拱, 中国 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般置于柱头和额枋(位于两檐柱之间,用于承托斗拱)、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明清时期,斗拱的结构作用已逐渐消失,成了纯粹的装饰、等级的标志。”(本段文字来源于网络)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斗拱结构看起来简单,实则巧妙。小米曾经在东岳庙( 中国 民俗博物馆)的一次活动中,尝试自己拆掉古建筑上一小节斗拱,再拼接复原,结果失败了。不是我笨,特意问过工作人员,大部分参与者都没法自己拼回去。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故宫角楼拥有“三层檐七十二条脊”,据 中国 古代建筑博物馆的讲解员说,它是 中国 古代建筑顶峰之作。

故宫内唯一允许游客登上去的角楼就是东南角楼,入口就在午门口西边(进门后左手边),一定不要错过,里面有古建筑展览,可以了解下故宫的建筑知识。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4、挖掘故宫建筑之美:宫殿外部

古代为了保证建筑物建成后不会塌陷,会建一层坚硬的基础,也就是台基。故宫三大殿( 太和 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的台基高达8米,据说是古建筑中台基最高的。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台基上的一排排的龙头是排水口。暴雨来临, 北京 很多地方可能出现严重积水的情况,但故宫这一套排水系统,毫无压力。电视剧《大决战》在故宫取景时遭遇暴雨,清楚地记录了台基上“千龙吐水”的壮观景象。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因为古建筑的主要材料是木头,为了防火,每个宫殿门口都会设置铜缸储水,冬天为了防止缸内水结冰,还有专人负责在铜缸下生火。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古建筑门口通常会有两只 狮子 守着,显示主人的权势和尊贵,故宫也不例外。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宫殿主路上花纹龙飞凤舞的大型浮雕就是丹陛,是古代帝王的专用道。但事实与某些清宫剧演的不同,皇帝不是踩着丹陛走进去的,而是被别人抬进去的。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登上台基,到达正殿门口,通常可以发现它们的身影:仙鹤、乌龟、日晷(古代计时器)、嘉良(古代标准衡量器)。前面两者是 长寿 的意思,日晷和嘉良是皇权的象征。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5、挖掘故宫建筑之美:殿内陈设

故宫有十三座宫殿维持着原状陈列。国外也有不少宫殿类景点, 比如 卢浮宫、 凡尔赛 宫等,经过一次次战争的洗劫后,原来的物件都没有了,里面陈列的都是替代品。但故宫里头陈列的都是几百年前的物件。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6、挖掘故宫建筑之美:天花藻井

天花板是参观过程中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穹窿状的天花板被称为藻井,是 中国 古建筑室内顶部的装饰手法之一。它是 中国 封建等级制度的标志,只有在最尊贵的建筑中才能使用, 比如 佛像和皇帝宝座之上。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复杂精致的藻井由花纹、彩画、浮雕构成,完美展现了 中国 建筑师的水平。

PS: 北京 先农坛的 中国 古代建筑博物馆是了解古代建筑的好去处,对 中国 古代建筑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Mark下。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7、挖掘故宫建筑之美:花园

故宫有四个花园,建福宫花园毁于大火,目前仅有三个花园对外开放:御花园、慈宁花园和宁寿宫中的乾隆花园。

乾隆花园颇具江南园林风格;慈宁花园是最晚开放的一个,听说上半年曾请来了几只梅花鹿,热闹了好一阵子,可惜小米去的时候已经不在了。期待未来有更多有意思的展览活动。

逛花园最忌人多,御花园也算是精致的园林,但无奈游客太多,过于喧闹。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在故宫里,你会发现很多宫殿已经十分陈旧,落灰、掉墙皮、油漆脱落等。修复故宫需要花费很多的财力物力,但如果我们纳的税花在这里,小米觉得很值当。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故宫文化博大精深,了解越多,却越觉得自己只窥探了冰山一角。小米所写只是很小很浅的一部分,以后会继续挖掘故宫更多的文化。

此生必去系列之北京故宫,深度解读其建筑之美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故宫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除此之外,我还提到了...

1、故宫南门(午门)是唯一的游客入口,去故宫必须经过天安门。不管是公交还是地铁,建议在天安门西边下车。因为进入天安门区域需要过安检,天安门东是距离故宫最近的地铁站,排队安检的人最多。如果在天安门西地铁站B口出,排队时间能大大缩短。 2、故宫已经取消窗口售票,可以提前在故宫官网购票,也可以到了故宫后,扫描官方制定二维码购买。

3、哪怕是工作日,也尽量早点到。小米是工作日上午10点到的,在检票口排队花了40分钟。

4、故宫是一个绝对值得你做功课的景点。故宫官网对于故宫的介绍非常详细,可以了解宫廷历史、故宫近况,查询藏品和最新展览等。 5、故宫一年四季每个开放日都游客如织。无须抱怨,它毕竟是世界上接待游客数量最多的博物馆,若是人少,那才奇怪呢!

6、很多人为了拍摄“干干净净”的故宫美照,没开门便守在门口,试图抢在其他游客前面进入故宫。以前这个法子倒是有用,但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效仿,这也要拼运气和腿速了。 7、故宫提供行李寄存服务,在午门(入口处)寄存的行李,直接在神武门(出口)取。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Mia黄小米 发布:2019.05.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