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繁手腳發麻,根源或是在氣血虧虛!調理身體,中醫有3味藥

“我連著三天的時間,夜裡老是忽然就醒了,老是覺得我的手很麻,麻癢的特別難受,發現手也沒有被壓著,工作也不是很勞累、疲乏的,想問問夜裡睡覺總是手麻是怎麼回事?”

手麻這種情況,相信大多數人都遇到過,不同類型的人手麻的原因也是不盡相同的,所以非常有必要來了解一下關於手麻的真相!

頻繁手腳發麻,根源或是在氣血虧虛!調理身體,中醫有3味藥


手麻的什麼疾病的暗示

從西醫的角度來看,手麻可能是這三種疾病的暗示。

最常見的是腕管綜合症和頸椎病引起的。

通常來說,醫生會通過對患者做簡單的檢查:將雙手壓在患者頭頂,分別向兩側側彎頸椎,如果出現手麻的情況,則是頸椎病引起的,否則,有可能是腕管綜合症的暗示。

手指發麻的第三種疾病暗示則是糖尿病,如果發現自己半夜總出現手麻的情況,則需要查驗一下自己的血糖情況,以排除糖尿病的可能。


對於腕管綜合症的治療,可以通過保守治療,也就是用石膏將腕關節固定,並且配合局部熱敷、口服藥物,緩解手麻的症狀;也可以通過正中神經鬆解的手術進行治療。

對於手麻的問題,中醫的眼中又是另一番解讀。

頻繁手腳發麻,根源或是在氣血虧虛!調理身體,中醫有3味藥

中藥眼中的手麻

中醫認為,導致手麻的根源是氣血問題,《丹溪心法》對此進行的解釋為:“手足麻者屬氣虛”,也就是說,氣血虧虛,會導致手麻。

中醫認為,手麻或是因為外部風寒溼邪影響,或是因為久病傷腎,導致精血不足,氣血失衡,導致體內氣血運行不暢,經脈淤堵,引起手麻的症狀。

對於氣血問題導致的手麻,中醫認為,需要通過服用補氣藥材進行調理,常見的補氣藥材包括人參、黃芪等。

人參入藥最早見於漢代《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藥。《藥性論》中提到人參:“主五臟氣不足,五勞七傷,虛損瘦弱”,人參味甘、微苦,性微溫,歸脾、肺、心、腎經,氣雄體潤,升多於降;具有補氣固脫,健脾益肺,寧心益智,養血生津的功效。

眾所周知,黃芪是補氣佳品,《藥品化儀》中提到黃芪“主健脾……在表助氣為先,又宜生用。”《本草綱目》和《名醫別錄》都認為黃芪具有補虛益氣的功效,《藥性歌訣》書中更是提到黃芪“為強壯劑,具有益正氣、壯脾胃、排膿止痛、活血醫危的功效”,手麻患者可以用黃芪來調理。

頻繁手腳發麻,根源或是在氣血虧虛!調理身體,中醫有3味藥

白朮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原名“術”,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朮的乾燥根莖。其藥性甘、苦、無毒,有“補氣健脾、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的作用。利水消腫、固表止汗、除溼治痺宜生用;健脾和胃宜炒用;健脾止瀉宜炒焦用。可與人參、茯苓、炙甘草等配伍,以增健脾益氣之功。

這三味中藥都具有極好的補氣血功效,半夜經常出現手麻問題的人,不妨通過服用黃芪、人參、白朮進行調理。

手麻是手部很常見的一種疾病,偶爾因為長時間壓痛導致的手麻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經常出現手麻的情況就要引起重視了,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診斷治療。

參考資料:

[1]沒有頸椎病手麻是怎麼回事[J].農村新技術.2017(11)

[2]黃芪湯治療氣血虧虛型腦供血不足的效果及不良反應觀察[J].中國療養醫學.2019(11)

[3]茯苓桂枝白朮湯加減治療冠心病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9(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