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小朋友不在幼兒園解大便?

【為什麼有的小朋友不在幼兒園解大便?】很多家長會發現,很多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會遇到一個難題—那就是不想在幼兒園大小便。其實,好多寶寶都不願意在學校解大小便,理由多與以下幾點有關:

1、 怕自己做的不好

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解大小便,大多是因為怕自己做的不好,會被周圍的小朋友嘲笑或者被老師批評。上廁所這件事情本身就比較私密,尤其是對於靦腆的孩子或者大部分女生來講,在公共廁所上洗手間會讓孩子感到不自在。再者,如果自己解大便的時間比較長,就會擔心老師批評自己上廁所時間太長。因此,很多孩子寧願憋著也不想在幼兒園上廁所。

2、 不好意思搞特殊

孩子在家裡的時候是比較自由的,吃飯睡覺玩耍都可以自己支配時間,但是在學校不一樣。學校是一個集體,每個小朋友都有規定的吃飯、睡覺和上課的時間,這時候孩子就會有束縛感。當孩子想要上廁所的時候就會很不好意思,感覺好像在搞特殊,他們會擔心別的小朋友會拿異樣的眼光看自己。常常為了不搞特殊,這些孩子就會強忍著,直到回家才肯解決。

3、 沒有安全感

上幼兒園是邁出家裡的第一步,很多孩子到陌生的環境就會沒有安全感。尤其是上廁所這樣私密的事情,孩子就會更加不自在。擔心周圍的環境會不安全,原因歸根結底就是對陌生環境的不熟悉。

4、 被老師批評過

有些孩子可能剛開始並沒有在學校上廁所的恐懼心理,但是有可能曾在幼兒園因上廁所被老師批評過,比如上廁所上的慢,或者擦屁股擦得不乾淨等等。總之,這樣會讓孩子很抗拒在學校上廁所,畢竟每個小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誇獎而不是批評。或者說有些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因為上廁所被老師批評,自己就會擔心老師會不會也這樣對自己。

那麼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該怎麼去幫助孩子?

1. 告訴孩子憋大小便的危害

孩子自身並不知道如果硬憋著大小便對身體的傷害,所以才會憋。家長要跟孩子講清楚,讓他明白,如果長期這樣下去,很有可能會生病,生病是很痛苦的,逐漸引導孩子知道憋大小便的壞處。

2. 鼓勵孩子自己上廁所

家長可以慢慢地教會孩子放鬆對待上廁所這件事情。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會要上廁所,所以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都會有洗手間,這些洗手間都是為了方便人們上廁所才建立的。在出去玩的時候,也帶孩子去公共廁所。

3、請求老師的幫助

告訴寶寶,平時想上廁所的時候,要第一時間告訴老師,老師會很樂意幫助寶寶,消除寶寶對於上廁所的猶豫,也要開導寶寶,告訴寶寶老師不會批評指責,也是消除針對老師會批評寶寶的恐懼感。讓寶寶潛意識裡意識到上廁所,與吃飯睡覺是一樣的平常。

為什麼有的小朋友不在幼兒園解大便?

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