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氣血是女人一輩子的功課

市面上關於養顏的書籍簡直是氾濫成災,好像突然間冒出無數專家,該吃什麼,該塗什麼,該買什麼,該如何鍛鍊······讓人看也看不過來。

我深信每位獻身說法的美女都有自己的保養秘訣,也非常感謝她們樂意與大家分享。只是人與人是有差異,按照《醫宗必讀》的說法:我們天生體質就不同;年紀大小不同;身材胖瘦不同;性格緩急不同;財力強弱不同;所住地區天氣寒熱不同,氣候燥溼也不同;每個人的問題輕重更加不同,就算是同一個人同樣體質在同一地域,也會因年月日時運氣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好比說,有的人吃苦瓜可以排毒清火,有的人吃苦瓜就要拉肚子,有的人甚至還會一命嗚呼。所以別人用之有效的方法,未必就適合自己。借鑑可以,但千萬不能照搬。

不過,有個方法卻是人人可用,不必擔心會有任何副作用,那就是補氣血。

補氣血這三個字聽上去普普通通,連我寫下來也覺得沒有震撼效果,但這的確是最根本的抗衰老之法,中醫說:氣為生命之根,血為生命之本。我要說:氣血就是人體現成的玻尿酸、五胜肽、傳明酸、膠原蛋白、美白針、脈衝光······所有你敢想不敢想的美膚夢想,氣血都能為你實現。

氣血充盈,素顏才美麗

《黃帝內經》裡說;“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血是有形的,主要滋養我們的身體。氣是無形的,我們一刻也離不了。注意啊,這個氣不是單純的空氣,而是一種源自我們身體內部,又與水谷精氣和外界清氣相混合的精微物質。氣在身體裡調節各個器官、經絡、組織的生理活動,同時形成一層隱形的保護膜,守衛身體抵禦外界的各種侵害。

氣和血相輔相成,關係很微妙很曖昧。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一方面,氣是血液前進的動力,能推動血液在體內流動循環,並且統攝血液不流溢出軌道之外。另一方面,血是氣的載體,氣附藏在血中,就不會渙散不收,同時,血液也為氣的活動隨時提供所需要的營養。

充盈是充滿、充足的意思,形容事物的狀態達到了所容納的限度。人體要做到氣血充盈必須滿足兩點:第一,要有足夠的氣血;第二,在充足的物質基礎上,讓氣血遍佈身體各處。

雖然女人最在乎的是臉,可實際上,臉只是身體的末梢器官,是身體氣血供應的最後一站。一旦體內氣血不足,身體會首先保護重要臟器不受傷害,臉不漂亮只是不好看而已,五臟六腑得不到氣血滋養可是要死人的,這是我們身體自己的排序方式,不因為我們的意願而改變。換句話說,我們的臉面就是身體的反映,如果氣血不充足,臟腑自己還不夠用,氣血必然不能上行到頭面上來,也就無法達到充盈的效果,臉色一定不好看。化妝雖然能夠遮蓋,可是塗抹得再漂亮,也不過是假臉一張。

通俗點說,氣血就相當於我們的財產,我們手頭寬裕,自然就可以吃好的,住好的,環遊世界拼奢侈品。氣血不足就好像錢不夠花,只能先保住最基本的生活所需,無法再維持諾大的開銷,這是一樣的道理。

更何況女性稟陰柔之氣生,每月來潮,再加上生育、哺乳,天生就容易氣血兩虧。我們的氣血生來不如男性多,後天的消耗又大,如果不認真補足,很容易就成為黃臉婆。因此,要想擁有一張可人的桃花臉,必須記得隨時為自己補充氣血。

同樣18歲的少男少女,女孩總是亭亭玉立;同樣38歲的男和女,男人會有點發福, 女人卻明顯已成婦人,看起來好像缺少滋潤;而到了48歲,男人還是10年前的樣子,最多肚腩大了一點,頭髮掉得多一些, 女人卻已現出老態,只能奔向手術刀求救。如果你不幸愛上一個和你同歲或者比你小的男人,你恐怕要多花幾倍的力氣才能避免若干年後,被人誤認為是他姐姐,或更慘,是他媽媽的悲劇。

毫不誇張地說:女人的青春就是建立在氣和血的基礎上。只有當氣血濡潤到身體的每一個部分,五臟六腑才能按部就班工作,人才能健康,年輕不易衰老。從養顏的方面說,只有氣血上得到頭面,我們才能膚質細膩嫩滑,臉色豔如春花,才能烏髮皓齒,光彩照人。更重要的是,只有人體氣血充盈,我們才能夠有效抵禦自然界或人為的各種傷害,比如, 空氣汙染、紫外線傷害、情緒變化等。所以真正的素顏美人都很在乎身體內氣血的補給,這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養顏方式。

人人都可以氣血充盈

當我清楚地知道氣血與這張臉的關係時,便決定將“補氣血”作為人生必修課,不但時時記在心裡,更要日日落實到行動中去。

一提“補”字, 大多數人最先想起的就是各種保健品啊,營養品啊,滋補藥膳啊,還有中藥鋪裡一排排的飲片櫃。 市面上有很多養生食譜和中醫書,還有一些美容書都在教人怎麼補氣血,可是絕大多數都是讓人多食用具有補氣補血作用的中藥。我承認藥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補益氣血,但“ 是藥三分毒“,藥不能總吃,氣血卻得常補。

其實,如果我們瞭解氣血是如何生成的,就知道補益氣血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了。氣和血是從哪裡來的?怎麼來的?

我們先說血。《黃帝內經》中說“中焦...所受氣者, 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生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意思是我們的消化系統吸收食物和水,把沒用的糟粕排洩出去,使有用的營養成分分泌出來,轉化成了一種精微物質,這種水谷精微由脾輸送到心肺,與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結合,在心氣的作用下轉化成血液。血液用以滋養周身,是人體最寶貴的東西。

那麼氣呢? 《黃帝內經》又說:“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燻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意思是:人的上焦(也就是胸腔),有一種開放發動的力量,它能把五穀的精華宣散充實到全身,即使是最外層的皮膚和毛髮,也受它的燻蒸而得到溫暖潤澤,好像霧露滋潤草木一樣,五穀的精華加上先天精氣與外界吸入的清氣相混合,就成為了我們所說的氣。

從以上的敘述中可以看出:無論是血還是氣,兩者的生化過程中都少不了原料,沒有原料當然也就沒有成品。注意啊,這個原料可不是金尊玉貴的人參鹿茸。也不是藥典和美容書籍裡常常推薦的養血補氣之物。它實在太普通了,就是我們吃進去的食物!食物在脾胃的運化下變成了水谷的精微,這便是化生氣血的物質基礎。

簡單吧,原來吃飯就是為身體補益氣血。怪不得有些女人想通過努力控制食慾,減少飲食去追求美麗總是一無所獲,敢情上是南轅北轍,從根兒上就錯了。

之前剛畢業出來的時候,與我合租公寓的是一位來自廣東的女孩。那時我正青春逼人,除了工作,最在意的就是減肥,她卻每天都認真給自己煮飯,還不嫌麻煩地煲美味湯水。我問她哪有那麼多時間,她回答說“女人不養好易老”。她比我大幾歲,皮膚偏黑,卻細膩而有紅暈,髮絲柔軟而有光澤,眼神明亮,精力充沛,說話聲音很足,是典型的氣血充盈的表現。可惜我那時沒有往心裡去(日後果然吃了大虧),不過倒是記下了這句話:女人不養好易老。

補氣血是女人一輩子的功課,歲月是考官,每個人的成績最後都寫在臉上,賴也賴不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