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門血案:一場挽救了大明王朝的群架

明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對於朝臣的言論自由是最開放的,明朝言官也是歷史上最大膽的文官,不僅敢皇帝,還敢擋著皇帝的面將皇帝的親信群毆致死。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明朝朝堂上的一場打架鬥毆,這場打架鬥毆不僅是文官擋著皇帝的面就錦衣衛武館毆打致死,在一定的意義上可以說這場朝堂的鬥毆挽救了大明王朝。這場朝堂鬥毆便是明英宗時期發生的一場血案——午門血案。

午門血案:一場挽救了大明王朝的群架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那是在公元1449年的七月,明朝邊境的瓦刺大軍大舉的入侵大明王朝的領土,為了抵抗瓦刺大軍的入侵,大太監王振“挾天子御駕親征”,英宗皇帝朱祁鎮親自率領幾十萬御林軍前去抗敵,結果卻是輸的慘不忍睹。八月份的時候,瓦刺大軍將明御林軍追到土木堡地域,在大軍混戰中將御駕親征的大明王朝皇帝朱祁鎮擒獲,堂堂大明朝的皇帝當了瓦刺軍的俘虜。大太監王振也在混戰中被亂軍所殺,大明朝的御林軍幾乎是全軍覆沒。俘虜了大明朝的英宗皇帝后,瓦刺軍隨後便大舉入侵明朝京城。噩耗傳到京城,京師所有人都感到很震驚,文武百官哭的一塌糊塗。

午門血案:一場挽救了大明王朝的群架


危難之中,文武百官提出國家不可一日無主,皇太后立即命郕王朱祁鈺來監國輔政,同時將明英宗朱祁鎮的長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隨後,朱祁鈺在午門那裡設立臨時朝堂,開始辦公處理政務,他隨後召集文武百官前來商議怎麼打敗瓦剌軍。文武百官一致覺得攘外必先安內,土木堡慘敗,英宗皇帝當了俘虜、大明御林軍潰敗的首要罪魁禍首就是大太監王振,雖然現在這個擅權亂政,挾天子親征的王振已經在混戰中被亂軍殺死,但他的黨羽親信還大量存在朝堂之中的各個部門,必須要徹底進行清算,當務之急就是要將這些餘孽勢力剷除乾淨。

午門血案:一場挽救了大明王朝的群架


當天,在一片哭天喊地的聲音中,“文武百官彈劾大太監王振誤國罪”。御史陳鎰代表文武百官上奏,歷數王振的滔天大罪,請求朱祁鈺下令誅殺王振九族,來安定人心。如果不按照群臣的意思處理,大家就會死諫到底。陳鎰的上奏,吧文武百官內心深處想說不敢說的話都講出來了,大家都紛紛響應。朱祁鈺由於毫無準備,所以不知所措,於是便下令說另外選擇時間來商議此事,可是那些文武百官那裡會輕易放棄。無賴之下,朱祁鈺只能派錦衣衛的指揮官馬順前去抄王振的家,並要求大家回去。由於馬順是王振的黨羽同夥,之前和王振一起禍害過不少人。文武百官一致認為,派馬順去執行這項任務不合理,要求更換派陳鎰前去。

朱祁鈺不聽群臣的意見,一味地要求大家退下,馬順看朱祁鈺護著自己,也趁機厲聲呵斥大家,這一下子就激怒了群臣,引起了群憤。給事中王竑雖然只是文官,不過倒是個血性漢子,本來就對馬順有意見,現在看他在這狐假虎威的呵斥文武百官,氣不打一處來”。暴脾氣一來,動手打了馬順,群臣滿腔怒火都衝著馬順爆發出來,將馬順當著朱祁鈺的面在朝堂上群毆致死。

午門血案:一場挽救了大明王朝的群架


未經許可,當著監國大臣朱祁鈺的面,文武百官群情激憤的將馬順暴打致死,這可是在明朝二百多年曆史中最為嚴重的一場惡性朝堂鬥毆。馬順之死,朝堂上一下子就混亂了,監國大臣朱祁鈺看著這場面嚇得趕緊起身躲避,文武百官則是步步緊逼,緊追不捨。朱祁鈺內心恐慌,趕緊派人去問那些大臣,你們到底還有什麼要說的,大家異口同聲的說道:必須法辦王振的其他餘黨毛貴、王長等人。朱祁鈺被群臣暴打馬順的場面嚇著了,實在拿群臣沒辦法,便下令讓毛、王兩個人出來接受群臣的審訊,兩人剛一出來,就遭到群毆,這兩人又被打死了。由於這件血案發生在午門,歷史上將其稱為“午門血案”。後來,朝廷將馬、毛、王三個人的屍首掛到東安城門之上,官吏軍民都爭先恐後的擊打三人的屍體。文武百官在朝堂上群毆奸惡官員,雖然說這是一件正義的事,但畢竟不合規矩,違背法律,而且這簡直就是蔑視監國朱祁鈺的存在。

午門血案:一場挽救了大明王朝的群架


文武官員為了防朱祁鈺的日後報復,兵部侍郎于謙力勸朱祁鈺說:馬順等人罪應當死,不殺不足以平眾怒。而且文武百官都是心繫社稷,沒有別的意思,請您不要怪罪大家”。朱祁鈺明確表態不追究此事以後,大家才放心地離開。

在“午門血案”中,文武百官的忠心,于謙的力勸,最終打動了朱祁鈺。後來,命王振侄子王山剷除王振餘黨。之後,孫太后任命于謙當兵部尚書,全力以赴的籌備抵禦瓦剌軍。由於瓦剌軍攻勢很猛,京城一下子陷入混亂,為了應急,為了穩定大局,文武百官聯合上奏孫太后立朱祁鈺為新皇帝。九月,朱祁鈺受命正是登基稱帝,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帝。此後,朱祁鈺、于謙帶領軍民一起奮戰,最終取得京城保衛戰的勝利,挽救了大明王朝。

舉報/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