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亡王朝的連鎖炸彈

滅亡王朝的連鎖炸彈

如果我們把羅馬皇帝意外死亡率和遭遇政變的次數與降雨量做一個數據擬合,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每當降雨量下降,羅馬皇帝意外死亡以及政變率就上升。似乎降雨量是對羅馬皇帝命運的詛咒。但是,其中的邏輯其實很簡單,降雨量下降,會導致北部蠻族糧食收入銳減。在風調雨順下,吃飽的蠻族還能和羅馬和平共處,而在飢餓逼迫下,蠻族不得不拿起武器,展開對羅馬的劫掠來碰碰運氣了。在外患頻發的時候,內政也很容易出現風險,從而導致羅馬皇帝意外死亡概率上升。

同樣的情況不僅僅在羅馬出現,在中國歷史上也是比比皆是。例如,中國動亂的年代,往往也伴隨著嚴寒、降雨量下降、蝗災、瘟疫,這些現象連鎖發,往往預示著一個王朝的末日。例如商朝滅亡、南北朝時期、明朝末期等都是如此的。

其中的邏輯線也不復雜:

1、當氣溫下降的時候,隨之而來的是降雨量下降。即使看上去非常微小的氣溫與降雨量變化對於農業的影響都是嚴重的。即使在今天科技發達的時代,平均溫度每下降1攝氏度、降雨減少10%,都會導致糧食歉收15%左右。而100以前的所有人類歷史中,飢餓幾乎填充了所有的記憶,即使是 中國比較富足的年代,一個農民家庭在養活自己的同時,也只有10-20%的糧食留存,即使是這樣微薄的多餘糧食,也往往會被立即出現的人口增長所吞噬。一旦出現糧食歉收,農民幾乎無法依靠自身的力量渡過難關。

2、寒冷和降雨量減少,使得蝗蟲蟲卵的孵化率上升,於是伴隨著天際邊一道黑線,成批的蝗蟲吞噬了一切能夠看見的糧食,進一步擴大了糧食缺口。

3、飢餓的百姓吃光了糧食,不得不加入劫掠的團伙。這個過程像滾雪球一樣迅速膨脹,劫掠團伙不斷打下新的城鎮,並且搶奪性地吃光城鎮中所有的糧食。失去糧食的城鎮居民不得不加入劫掠集團,變成新一波的暴民。惡性循環就此產生。

4、飢餓的百姓為了填飽肚子,不得不去捕捉很多鳥類、齧齒類動物 - 例如老鼠來食用。這種 行為使得動物身上的瘟疫開始在人群中出現。同時,由於災民的聚集和流動性,瘟疫被快速傳播到王朝的各個角落。這也是李自成從陝西起兵攻擊北京過程中,伴隨著馬蹄聲以及閃亮刀鋒的是致命瘟疫。每一個李自成打下的城市,在地方史料中,幾乎都出現了瘟疫大肆傳播的記錄。

5、同時,嚴寒不僅僅影響著農業民族,也影響著遊牧民族的生計。相比之下,遊牧民族的抗災害能力更差,畢竟一群牛羊在一次短暫的嚴寒中就可能損失殆盡。於是,絕望的遊牧民族開始向南方發起攻擊,王朝不得不同時面臨內外部的嚴重壓力。

這樣的惡性循環會快速推翻一個王朝。在中國歷史上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明朝了。

明帝國一朝氣溫比平均溫度要低一度多,甚至海南都下了雪。在中央財政還能支撐的時候,政府組織還能正常發揮作用的時候,救命的糧食、快速的運輸,會將饑荒消滅在萌芽階段,隨之撲滅的是動亂的火苗。

而當王朝財政吃緊,組織力量開始鬆懈的時候,一場適時而來的饑荒就會形成雪崩效應。由於賑災不力,被飢餓逼得走投無路的百姓,不得不組成暴力集團開始了劫掠。明朝不得不花錢組織軍隊鎮壓饑民集團。而大批軍隊會進一步加大王朝的財政開支,使得財政進一步吃緊,組織力量進一步渙散。被逼無奈的明王朝不得不加大稅賦力度,而快速上升的稅務,把一批一批百姓變成王朝的敵人。饑民隊伍似乎無窮無盡,只要振臂一呼,幾十萬走投無路的饑民就會被組織起來。在反覆爭奪中,一個看似堅不可摧的帝國,在短短几年中,就轟然倒下。

對這段歷史如果要說一個印象的話,那就是驚詫。李自成軍隊圍攻北京城的時候,他們希望得到的無非是一個王爺的稱號以及一片可以讓他們容身的地盤罷了。而推翻大明的清王朝,即使到直到上百年後,依然並沒有把自己看成這個天下的主人,他們的表現更像一個偷偷進入大宅子的小偷,時不時想著回到白山黑水中的那個老家。

事實上,明朝只是一個典型例子罷了,很多王朝的興盛,背後也有經濟和氣候要素支撐。例如明王朝時代馬鈴薯被引入中國,導致單位面積作物產量增加,中國人口首次突破1.4億;東周遷都是因為嚴寒和旱災;中國長城就是沿著農業和遊牧民族的分界線而構築的,也就是所謂400毫米降水線而修築的,當降水量下降的時候,400毫米降水線就會南移,遊牧民族不得不南侵從而獲得足夠的生活空間。

當然,我並不是企圖證明,王侯將相的作用微不足道,但是歷史的走向實際上被地理條件、關鍵技術發展、天氣氣候所影響,帝王賢明與否,大臣努力與否並沒有那麼決定性的關係。歷史的舞臺上,前臺的演員身姿翻飛,聚光燈閃爍,吸引了一切人的眼睛,但是也許真正影響歷史走向的,是背後那塊默不作聲的幕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