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抱薪救火到引火燒身——談降息對抗升值

最近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一路高歌猛進從今年最高點的7.17一路升值到6.65。一時間,很多人驚呼人民幣升值過快危及經濟,更有一些所謂的“磚家”呼籲央行降息以減緩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其中某位磚家說了兩個核心觀點:第一,利率高會引發熱錢湧入,熱錢湧入會引發本幣高估,本幣過度高估未來大幅貶值會危及經濟。第二,高利率壓制內需,高匯率壓制外需,一旦經濟基本面出問題會引發本幣大幅貶值。


我先不說這位專家的認知如何,我們先看看人民幣這輪升值到底是否真的是本幣的大幅升值?人民幣從7.17升值到6.65,大約升值了7.25%。而同期的美元指數從98降到92.69,貶值了5.42%。也就是說最近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主要是由於美元自己對非美貨幣貶值引起的,人民幣對非美貨幣的升值大概不到2%。這種幅度根本談不上大幅升值和大幅高估。不要忘記人民幣對美元曾經到過6.04:1。從6.04到7.17,這算不算大幅貶值?如果不算那麼磚家是否有點杞人憂天了?如果算,之前中國經濟出問題了麼?


其次,這位磚家說高利率壓制內需,高匯率壓制外需。我就想問問,目前的利率在我國曆史水平上是高還是低?自己去查查就知道,中國目前的貸款利率水平是最低的。如果現在還要喊降息,那中國的內需是不是也太弱了?中國目前6.65的匯率跟最高點6.04比還有很大的差距,6.04的時候中國外貿出口垮了麼?沒垮啊,那麼現在6.65談什麼壓制外需?


回到匯率的問題,首先匯率到底是由什麼決定的?匯率的決定因素很多,有利率差,有貿易順逆差,還有經濟基本面。在所有因素中決定因素還是經濟基本面。為什麼半年前國內外一堆人唱衰人民幣,說人民幣年內要跌到8,未來幾年要跌到10,中國經濟要完。如今只過了幾個月,又有一堆人說人民幣升值太猛了,中國經濟要完。人民幣心說:我TMD也太難了貶值要完,升值也要完,這鍋老子不背了。


其實,半年內唯一改變的就是中美兩國基本面的預期。中國的經濟基本面全面向好,美國的經濟基本面依然深陷泥潭。這才是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的根本。只要經濟基本面好,人民幣升值的趨勢就會一直存在,跟你是否降息沒關係。目前,央行的MLF利率已經偏離了銀行間市場利率,如果此時降息降什麼?降存款利率?外資熱錢進來又不是存在銀行裡。降MLF-LPR?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不斷新高,外資進來直接配置債券就好了,你MLF-LPR降不降跟人家一點關係都沒有。你說釋放流動性壓低市場利率?國內經濟已經有過熱的苗頭,這時候釋放流動性無異於給火堆潑油。一方面流動性會促使經濟過熱,另一方面會催生資產泡沫。資產泡沫吹起來,熱錢獲利更多,泡沫破滅的時候對經濟的傷害更大。


所有擔心人民幣升值的人都有一個理由:人民幣升值會影響出口,進而影響經濟。但是,在疫情的背景下,這是一個標準的偽命題。人民幣升值會抬高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價格,降低我國商品的競爭力。但是,這個論點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其他國家能夠供應更便宜的商品。在當前的疫情下,國外很多低附加值商品的供應鏈被疫情摧毀,至少需要2年才能重建。所以,2年內人民幣的升值對於這些商品的訂單根本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別的地方供不上貨。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例子,正所謂以史為鑑可知興替。世界經濟史上確實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它告訴我們以降息和貨幣寬鬆應對升值那就一個結果:死!這個例子就在我們身邊,就是我們的鄰國——日本。大家都知道,在1985年日本被迫接受了廣場協議,本幣大幅升值,對美元從250:1,快速升值到120:1。之後,日本經濟在1989年崩盤陷入長達30年的衰退。二把刀們肯定會告訴你:看這就是本幣快速升值的惡果。


但是,實際上殺死日本的並不是本幣升值,而是隨後日本央行採取的超寬鬆貨幣政策助推了大規模的資產泡沫,最終把日本經濟推下了萬丈深淵。日本泡沫經濟生成和破滅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宏觀政策的失誤。在當時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中,日本貨幣政策曾經失去平衡,出現過三次重大失誤。


1986年,日本出現了短暫的經濟衰退,史稱“日元升值蕭條”。實際上,“日元升值蕭條”的時間很短,僅僅是日元升值後市場的自動調整,當年年底日本經濟便恢復增長。但是,出於對日元升值的恐懼,日本政府對“日元升值蕭條”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從1986年 1月到1987年2月,日本銀行連續五次降低利率。過度擴張的貨幣政策,造成了大量過剩資金。在市場缺乏有利投資機會的情況下,過剩資金通過各種渠道流入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造成資產價格大幅上漲。這是日本貨幣政策的第一次失誤。


1987年秋,世界經濟出現了較快增長。為了對付可能出現的通貨膨脹,美國、西德等相繼提高利率,日本銀行也準備升息。恰在此時,1987年10月 19日,被稱作“黑色星期一”的“紐約股災”爆發。在西方國家的聯合干預下,“黑色星期一”僅表現為一種市場恐慌,並且此後不久,人們原先對世界經濟的悲觀預期為樂觀情緒所代替,各國經濟均出現了強勁增長。當時美國政府擔心,如果日本銀行提高利率,資金不能及時向歐美市場迴流,可能再次引起國際市場動盪,因此建議日本政府暫緩升息。日本政府也擔心,提高利率可能使更多的國際資本流入日本,推動日元升值,引起經濟衰退。並且,當時日本正在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需要以較低的利率來增加國內投資,減少儲蓄,縮小經常項目順差。在這種情況下,日本銀行決定繼續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一直到1989年。這是日本貨幣政策的第二次失誤,也是一次“致命的失誤”。極度擴張的貨幣政策造成日本“經濟體系內到處充斥著廉價的資金”,長期的超低利率又將這些資金推入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


1989年,日本政府感受到了壓力,日本銀行決定改變貨幣政策方向。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日本銀行五次上調中央銀行貼現率從2.5%至 6%.同時,日本大藏省要求所有金融機構控制不動產貸款,日本銀行要求所有商業銀行大幅削減貸款,到1991年,日本商業銀行實際上已經停止了對不動產業的貸款。貨幣政策突然收縮,中央銀行刻意挑破泡沫,這是日本貨幣政策的第三次失誤。


通過日本的失敗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其央行犯的幾個重要錯誤:1,為了應對本幣大幅升值造成的短期經濟收縮採取了過於激進的貨幣刺激政策。2,本國貨幣政策沒有堅持以我為主,當經濟復甦後沒有及時收緊貨幣。3,當泡沫大範圍出現後又採取突然緊縮,最終導致泡沫大範圍破裂。


對應中國目前的現狀,為了應對疫情,我們採取了快速大力度的應急流動性投放。這點已經和日本第一階段相似了。那麼接下來為了防止重蹈日本的覆轍,我認為央行應該儘早收縮貨幣,同時採取溫和的漸進加息策略,防止經濟過熱和資產泡沫的大範圍產生。這個時候還在建議用降息應對匯率升值的磚家是要至中國經濟於死地而後快麼?用這種策略無異於從抱薪救火到引火燒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