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否患有腦癱?"七種姿勢”教您來判斷

孩子是否患有腦癱?

小兒腦癱,不僅嚴重影響患兒生存能力,還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因此,優生優育,預防腦癱患兒的發生顯得尤為重要。那麼,該如何預防和發現腦癱患兒以便進行早期干預?在家裡用什麼方法可以簡易地判斷孩子是否有這些高危因素呢?針對12個月齡及以下的幼兒,來聽聽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兒童保健科屈晨皓醫生怎麼說。

孩子是否患有腦癱?

屈晨皓醫生指出,腦性癱瘓的患兒通常早期都會有中樞性協調障礙的表現,中樞性協調障礙指那些具有姿勢異常的腦癱危險兒,在臨床中,康復治療師通常利用vojta(姿勢反射)七種姿勢反射來判斷孩子是否有腦癱的高危因素,以此來達到早發現,早治療的效果。

孩子是否患有腦癱?

姿勢一:拉起反射異常。幼兒取仰臥位,檢查者讓幼兒抓住自己的大拇指,誘發抓握反射,確認幼兒握緊後用其餘四個手指固定住寶寶的手腕,將其用力從床上拉起,使軀幹與床呈45度。

異常表現為:

1.拉起時,頭向後方極度背屈。

2.頭極度背屈,下肢硬性伸展,拉起時呈角弓反張狀態,似拱形橋。

3.脊柱與四肢硬性伸展,拉起時全身似木棒僵硬。

4.頭背屈、上肢極度屈曲。

孩子是否患有腦癱?

姿勢二:立位懸垂反射異常。幼兒取俯臥位,檢查者雙手扶持幼兒腋下,將幼兒垂直提起,不觸碰幼兒後背。

異常表現為:

1.雙下肢交叉尖足。

2.雙下肢一側伸展一側屈曲。

3.上肢伸展,下肢屈曲,上下肢全呈屈曲狀態。

孩子是否患有腦癱?

姿勢三:俯臥位懸垂反射異常。幼兒取俯臥位,檢查者用雙手扶持幼兒腋下並呈水平狀提起。

異常表現為:

1.手握拳吃手,上肢屈曲緊貼胸部,下肢硬性伸展。

2.上下肢均伸展狀態。

3.頭與四肢下垂,脊柱上凸,呈倒U型。

4.頭背屈、脊柱與下肢呈硬性伸展,下肢交叉、尖足、角弓反張。

孩子是否患有腦癱?

姿勢四:Collis水平反射異常。檢查者兩手分別握住幼兒一側上肢、一側下肢,從水平提起。觀察另一側上下肢情況。

異常表現為:

1.頭背屈、手握緊拳緊貼胸部,上肢呈屈曲狀態。

2.上肢伸展、下肢也伸展。

3.上下肢伸直但無支撐動作。

孩子是否患有腦癱?

姿勢五:斜位懸垂反射異常。幼兒取俯臥位,檢查者雙手握住幼兒胸腹部垂直上提,迅速向一側傾斜,觀察上側上下肢和頭部及軀幹變化。

異常表現為:

1.上肢呈擁抱反射樣,下肢硬性伸展。

2.手握緊拳,緊貼胸部,下肢伸展。

3.上肢屈曲,吃手,下肢硬性伸展。

4.頭背屈,肩後伸,上肢伸展。

5.頭下垂,脊柱上凸。

孩子是否患有腦癱?

姿勢六:Collis垂直反射異常。幼兒取仰臥位,用手握住幼兒一側大腿,向上迅速提起,使小兒呈倒立姿勢,觀察另一側下肢的變化。

異常表現為:

1.另一側下肢硬性伸展,尖足,上肢屈曲或伸展。

2.另一側下肢屈曲。

3.無軀幹、頭、頸部伸展,無雙手保護性動作。

孩子是否患有腦癱?

姿勢七:倒位懸垂反射異常。小與五個月幼兒取俯臥位,大於五個月取俯臥位,雙手分別握住幼兒兩側大腿,迅速上提呈倒立狀,觀察頭、頸、軀幹的伸展狀態以及上肢與軀幹的夾角。

異常表現為:

1.手握緊拳,上肢屈曲緊貼胸部,頭頸軀幹均無伸展動作。

2.雙手伸展,肩後退,上肢向後呈非對稱姿勢。

3.上肢屈曲於胸前呈吃手樣動作。

以上的動作建議家長選擇幾項較簡單的反射進行自查,若已出現1種以上的反射異常,請及時到專業的康復機構就診。順義婦兒醫院兒早中心設有相關康復諮詢服務,若有需求請儘快就診。

文字|兒童保健科 屈晨皓

#順義婦兒醫院健康說#@頭條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