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和堅持,人生更容易開掛

又到一年衝刺的階段,聽到太多想法,到底如何選擇,這篇短文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一、抉擇:讀書否?

我家親戚有個孩子高考的孩子,這是特別可惜的一個孩子,上初中的時候一直是前三名,高一也是上等生,高二成績開始直線下降,沒有熬到高考就自我放棄了,去年和我說想回來復讀,我說像他這種底子不錯的,努努力希望還是很大的,但他還是不相信自己,最終也沒有了任何迴音。

窮人家的孩子,讀書是突破階層固化唯一的方法。可惜,很多孩子不相信,覺得自己還有很多條路可以走。比如某一個人,沒有上過學,現在混得如何如何?這就是考慮事情太偏頗的結果。總是拿上學的極少數混得不好的和不上學的極少數混得好的人進行比較。

多年以後,當年痛恨高考的孩子們在社會上摔的遍體鱗傷,他們才會明白,再沒有比高考更公平的競爭了。文憑不代表能力,但是它是一個敲門磚。

高曉松講過一個觀點,歷史上的幾個文明古國都沒有延續下來,唯有我們的中華文明一直傳承到今天,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延續了幾千年的科舉制度。

即便是現代很多人把它批判的一無是處,然而明智的人卻看到科舉制度最大的好處在於:即使你是最窮困、最底層的老百姓,只要你書讀得好,只要你有才華,那你就可以通過考試出人頭地,走出貧窮階層,走到更高的階層上來。

科舉制度不僅保證了管理這個國家的人,都是優秀的人才,更重要的是維護了國家的穩定,因為它其實是在給底層的人一個希望,你想改變命運,不需要推翻政府,你只要努力讀書,就可以得到好的生活。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高考不好,但我們國家一直都不動搖呢?因為高考雖然有很多的缺點,但是目前還找不出一種更好的制度來代替它。

二、關於堅持

“一個月瘦二十斤,一週瘦十斤”很多人被這句話吸引,但是點進去以後發現是廣告語。這事在我身上確確實實發生過,並且不吃藥、不打針,完全是通過運動進行減肥。

第一次一個月瘦掉二十斤是在2010年,剛剛經歷失敗,面臨人生抉擇迷茫的時候。昏昏沉沉的迴歸本行,找了一個輔導機構謀生。但是對於情緒低落,望不到未來的人來說,也只有傻傻的堅持。

在無聊得過且過的時候,開始了第一次運動計劃,目標很明確,減掉身上的贅肉。但是堅持了一年後發現體重沒有任何變化。垂頭喪氣想放棄時,奇蹟出現了:瘦了兩公斤,並且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每週瘦兩公斤,一個月後竟然瘦了十公斤。

第二次是2017年,當工作、生活的壓力讓我喘不過氣來,當身體素質日益下降,讓我得過且過只想混日子的時候、當網絡上關於運動和自律被熱炒時,我重新燃起了跑步的想法。這次的目標很明確,讓自己身心放鬆,讓自己能夠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工作,最主要的是能夠按自己喜歡的樣子投入到生活。

傻傻的堅持一年,一千五百多公里的跑步里程,喜馬拉雅四百多個小時的聽書記錄。身體的能量十足,讓我早就忘了減肥這件事。七月二十號,偶爾的一次稱量,73.9公斤,發現自己竟然比當初重了一公斤。也許路途的收穫比體重更重要吧,我這樣安慰自己。

七月二十六號,忙碌一週偶爾去超市閒逛,看到K魔秤還是忍不住站到了上面。69公斤,04年後體重第二低,讓自己也不敢相信。

是的,我會說我一個月瘦二十斤。一週瘦十斤,這樣更吸引人。但是隻有自己知道兩次的質變都是由一年多的傻傻堅持量變而來。

這就是為什麼到處可見的七天練好書法,二十一天讀完一百本書,三十天數學考到一百三,一年考上985。確實很吸引人,但是有沒有?實不實?

太功利了,好像不是在提升自己,而是在完成任務,不求收獲,只要數量。

如果你想考上理想的大學,我想說:找到一個好教師,慢慢來是最快、最好的方法。

讀書和堅持,人生更容易開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