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其人--朱自清

朱⾃清是清华⼤学教授,著名的⽂学家。抗⽇战争结束后,美

国政府⼀⽅⾯⽀持蒋介⽯发动内战,⼀⽅⾯又利⽤签定条约的办法

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本,对中国重新造成

威胁。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在饥饿和死亡线上

挣扎。⼈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

美国为了⽀持蒋介⽯,就运来⼀些⾯粉,说要“救济”中国⼈,好让

中国⼈“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清看透了美国的⽤⼼,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的侮辱。

他和⼀些学者⼀起,在⼀份宣⾔上庄重地签上了⾃⼰的名字。那份

宣⾔表⽰,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粉。当时,朱⾃

清正患严重的胃病,⾝体⾮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经常呕

吐,甚⾄整夜不能⼊睡。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活费要减少600万

法币,⽣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

别有⽤⼼的“赏赐”。他在⽇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

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动,就不应逃

避⾃⼰的责任。”

两个⽉后,朱⾃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死,

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个中国⼈应有的尊严。

文如其人--朱自清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他笔下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他眼里的荷花,“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至于其袅袅悠远的香味,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文如其人--朱自清这品性不正是朱老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