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那些匆匆而過的歲月——麥收

「原創」那些匆匆而過的歲月——麥收

乾澀的風裹著一道道熱浪吹黃了麥田,芒種時節將至,麥子陸續熟了。

眼前這塊被高樓包圍起來的兩方麥地裡,一方金黃一片,如平鋪的緞子,收割機正在地裡忙碌的收割著。一方由於被風颳倒了一大片,尚沒有完全熟透,看著這片倒了的麥子,瞬間想去了兒時麥收的情景……

「原創」那些匆匆而過的歲月——麥收

與這裡不同的是,我們老家都是夏至才割麥子,在收割機還沒有完全普及的年代,麥收主要靠人工用鐮刀割,那是收割麥子是全家老少齊上陣,收割時最怕麥子被風吹倒,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收割時非常麻煩,需要把麥子一點點的扶起來再用鐮刀割,如果沒有被風吹倒,收割起來速度則比較快。

麥收的時候,每人一把鐮刀,帶著圍廉(一種竹子做的遮陽帽),捎著一大壺水,通常都是趁著天涼快一大早開始,割的時候,一手抓著麥子,一手握著鐮刀從麥子的根部開割,像我們這些小孩子,割的速度慢,手還特別容易起泡,所以割累了的時候會就地躺在割好的麥子稈上休息一會,抬頭仰望,白雲隨風飄蕩,如果碰上有賣冰棍的,家長通常會買幾根,喝完吃完後再繼續開工,麥子割完後,還要捆成直徑約30公分的一個個小捆,這樣便於用車往回拉。

麥子拉到場院裡後,就要用鍘刀就捆成的小捆一鍘兩半,根部作為柴火單獨垛起來,麥穗的部分則要用打麥粒的機器將麥子粒與糠分離出來,打麥子時是需要很多人配合的,通常是在晚上,有鍘麥子的,有將麥子跳進打麥機的,還需要接麥子粒的,場面忙碌卻又因為豐收充滿著歡聲笑語,像我們這些小孩子的任務就是接麥粒,麥子打完了,也差不多半夜了,由於是幾家一起合作連軸轉,打完最後一家時,又累又困,很多時候會直接躺在麥稈堆裡睡著了。

「原創」那些匆匆而過的歲月——麥收

我們老家有個習俗,因為基本都是在夏至這天收割,所以這天通常會把剛打出來的麥子用清水洗乾淨後放在鍋裡煮麥子水喝,麥子被煮開了花,麥子水也變成了黃色,嚼一口麥子再喝上一口麥子水,麥香溢滿了心間,此刻感覺所有的累都消散了,滿滿的都是收穫的喜悅!

麥子打完後會放在場院裡晾曬,晚上收成小堆,白天攤開,晾曬的過程中,需要間隔一段時間就用小耙子耙一遍,或者赤著腳在裡面雙腳併攏把麥子分成一道道小溝,便於晾曬。

晚上麥子收起小堆後,是需要有人在場院裡看著的,還記得有一次我跟二叔家的妹妹我們兩人晚上在場院裡看麥子,地派車用篷布搭起來,形成一個小棚子,裡面鋪上墊子就可以睡覺了,記得當時在裡面點著蠟燭寫作業,不小心一個打盹,蠟燭倒了,幸虧醒的及時,要不然就會引起火災了,早晨在鳥兒的叫聲中醒來,順著河邊溜達一圈,運氣好的話會撿上幾個剛褪皮的知了,回家讓媽媽給炸一下,非常的鮮嫩,雖說已經過去了很多年,此情此景卻經常出現在腦海。童年的回憶是如此的美好與純真。

麥子曬乾了,繳完公糧後,麥收季才正式結束,而如今,站在這片被高樓圍起來的麥地面前不禁感慨,隨著各種開發的大潮,土地離它最原始的用途越來越遠,青青的麥田很快就會被鋼筋水泥覆蓋,曾經我想修一方院落,雞鴨犬舍,瓜果蔬菜,把酒桑麻,現在看來,只能是想想而已,而這曾經遍地的金黃的麥浪,以後有要去哪裡找尋!

「原創」那些匆匆而過的歲月——麥收

如此,我用眼睛,用鏡頭,用文字粗略的小記吧!願豐收的喜悅一直湧在心間!願歲月一直可以回首,無論我在哪裡,無論我在何時,歲月忽已暮,夏天的風兒在耳畔吹過,我聽到了風兒捎來的消息,有你,有我……

「原創」那些匆匆而過的歲月——麥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