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為中用話交管(27):圖說日本三級交通安全對策體制(續完)

問:這5個資料看了以後,我覺得還是有啟發的。不過,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麼多政府機構都參與東京都的交通安全對策的制定與實施,是否也會出現我們這裡有時常見的“條塊分割”或者“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的問題呢?

答:肯定會。因為日本學者這方面有很多研究成果,指出了類似的問題,雖然與我們的用語有所不同,我們以後有機會再聊。不過,在東京都的交通安全對策方面,眾多機構的參與並不是為了湊熱鬧,而確實是因為在一個問題的背後涉及了多方面的利益,也重疊了不同機構的管轄範圍,所以,為了避免相互掣肘或彼此矛盾,需要各有關機構的專業人士(如我們看到的幹事會名簿)齊聚一堂、集思廣益,制定出綜合性的、相互配合的對策和計劃。

問:理論上可以理解。但您能否舉個實例說明呢?

答:好的。我們這次的實例是與5個資料同時分發的別冊——東京都交通安全實施計劃[見“洋為中用話交管24”裡面圖9最下面一行文字]。這個計劃是平成30年(2018年)的,之所以在平成31年(2019年)的幹事會上分發,主要是為了參考。該計劃共150多頁。

首先看看第一章道路交通環境的整備(施策的體系),你翻譯一下大意吧——

圖1 東京都道路交通環境的整備

洋為中用話交管(27):圖說日本三級交通安全對策體制(續完)

資料來源:東京都交通安全對策會議。

問:好的。右側的細分就省略了,左側部分我加上順序數字翻譯如下——

1,安全安心的生活道路的構築;

2,幹線道路交通安全對策的推進;

3,交通安全設施等整備事業的推進;

4,高速道路安全設施的整備等;

5,交通規制的實施;

6,自行車利用環境的綜合整備;

7,擁堵對策的推進;

8,公共交通機構利用的推進;

9,其他的道路交通環境的整備。

答:不錯。我幾乎沒幫忙。你看東京都的交通安全施策可以分為9個方面的內容,其中高速道路等內容,超出了東京都的管轄範圍,需要有國的機構,如國土交通省協調,所以,幹事會名簿裡有6個國的機構的代表參加。

上次我們看了東京都的自行車安全問題的有關資料,這次我們看到它的施策在6,排在7擁堵對策的前面,這說明如果能夠有更多的人使用自行車的話,是有利於緩解擁堵的。換句話說,汽車的擁堵問題的緩解,不能僅僅依靠多修路或修寬路來解決,還需要減少汽車的使用,同時增加自行車的出行,而這也就超出了交管局或交通局的業務範圍,涉及到了其他政府部門的職責。

問:就是說不能就事論事,即不能就擁堵談擁堵,而應當從多個角度和多個部門的相互關聯的角度來談擁堵。對吧?那您繼續展開說一下吧?

答:好。就拿自行車為例,你看它的具體施策體現在該計劃書的不同章節裡,也可以說是體現在不同的政府部門的職責與相互關係裡(圖2)——

圖2 東京都自行車安全利用的推進之施策

洋為中用話交管(27):圖說日本三級交通安全對策體制(續完)

資料來源:同上。

因為有點難,我來翻譯一下大概吧——

為“自行車安全利用的推進”之施策

II 道路交通的安全(分領域施策)

第1章 道路交通環境的整備

1 安全安心的生活道路的構築

(2)生活道路及通學路的交通事故防止對策之推進

2 幹線道路交通安全對策之推進

(1)乙 骨骼幹線道路的整備

(2)丙 地域幹線道路的整備

3 交通安全設施等整備事業之推進

(10)乙 民間自動車駐車設施的整備促進等

(10)丙 根據大規模小賣店鋪立地法的駐車場之整備

5 交通規制之實施

(1)丁 自行車對策

6 自行車利用環境的綜合的整備

(1)自行車行走空間的整備

(2)自行車駐車場的整備

(3)自行車共享的普及促進

第2章 交通安全意識之啟發

1 分階段和體系的交通安全教育之推進

(2)學校等的交通安全教育

(5)自行車的安全教育的推進

2 地域的交通安全意識之提高

(1)丁 自行車使用者的對策

3 關於交通安全的廣報啟發活動之充實強化

(6)薄暮時及夜間的交通安全對策之推進

(8)自行車用頭盔使用促進的啟發活動之推進

第3章 道路交通秩序之維持

1 指導取締的強化

(4)自行車使用者對策的推進

3 駐車秩序的確立

(8)放置自行車對策的推進

(9)自行車等的駐車場確保等之推進

(10)自行車等駐車場的利用之促進

第4章 安全駕駛及車輛安全性的確保

2 車輛安全性的確保

(5)自行車的檢修整備等之啟發

第6章 對被害者的支援

4 自動車損害賠償責任保險等的加入促進

(2)自行車損害賠償保險的加入促進

問:第1章1是安全安心的生活道路,生活道路這個詞我們在“洋為中用話交管(8)”裡見到過,即身邊5公里以內的道路。

但是,2的(1)乙,關於幹線道路的整備,這也與自行車安全使用有關係嗎?

答:從對應的第17頁來看,實施機構為東京都建設局,內容是在修整骨幹道路的同時,修建或擴寬無障礙通行的步道,以便行人和騎車人可以更加安全。修整和修建地點有98處,總費用約970億日元。

與此類似,涉及到國道沿線或相關場所的自行車的安全對策,則由國土交通省的關東地方整備局負責。

問:明白了,也就是說,東京不僅僅是東京的,也是全國的,所以,需要國的機構如國土交通省等的參與。

下面,第1章6,關於自行車使用環境的綜合的整備,請您解說一下吧?

答:這是重點的一節,有兩頁多一點。請看圖3——

圖3 東京都自行車利用環境的綜合的整備

洋為中用話交管(27):圖說日本三級交通安全對策體制(續完)

資料來源:同上。

大意是(為便於國內讀者,特增加甲乙丙順序)——

(1)自行車行走空間的整備。

甲,主要是在幹線道路和車站周圍等自行車交通較多的地區道路的路面,噴塗自行車行駛的標識,就像汽車道路上常見的直行、轉彎等標識一樣。 由警視廳負責。

[順便說一句,這裡有個認識的轉變或者說飛越,因為長期以來,交管部門只把機動車看做是“車輛”,而自行車則不被看作是車輛。但是,為了給自行車騎車人提供更多的安全,也為了讓騎車人有更多的責任感,2011年東京警視廳把自行車升級為車輛,並因此在道路上為它劃線和噴塗標識。由此,也可以理解第6章關於促進騎車人加入自行車保險的理由了。]

乙,與道路管理者與交通管理者等,組成協議會,推進自行車利用環境的整備。由東京都青少年和治安對策本部負責。

丙,主要是根據不同的道路情況,推進自行車行走空間的整備。由東京都的建設局、港灣局,以及國土交通省關東地方整備局負責。

另外,這頁下半部分表格裡的內容是這三項整備事業的實施機構、整備事業內容、事業規模、事業費用與實施場所。

下面是第33頁的內容大意——

(2)自行車駐車場的整備。

甲,依靠國庫補助促進整備。區市町村實施的自行車駐車場整備計劃,如果沒有被列入東京都的計劃中,則可以活用交通安全設施等整備事業的方法,申請國庫[即中央財政]和東京都費的補助。由東京都建設局負責。

乙,自行車等駐車場的用地確保之支援。與鐵道事業者和道路管理者等協調,對區市町村給予支援與協作。由東京都青少年和治安對策本部負責。

(3)自行車共享的普及促進。由國土交通省的關東地方整備局負責,同時東京都環境局也負責,並通過對區市町村補助(每一單位補助上限5000萬日元)來進行支援。

問:我多少有些明白了。就是有時一個問題,如自行車的安全使用,看似簡單,其實涉及到了很多單位的職責與管轄,只有打破“條塊分割”,齊心協力,才能獲得一個較為圓滿的對策方案。同時,各部門分工明確,經費公開,也有助於減少腐敗吧?

(2020.1.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