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劉郎浦:諸葛亮二氣周瑜

劉郎浦是石首繡林山北岸的一個渡口,原名浦口,因劉備曾在此處屯兵納婚而得名。

《三國演義》中"周瑜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傳說三國時,周瑜施用美人計,企圖借劉備娶親之機加害於他。劉備識破周瑜詭計,將計就計,娶了孫夫人,拜謝吳國太,有禮有節回荊州。吳主孫權十分惱恨,將玉硯摔碎。

周瑜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親自領精兵追趕。劉備在趙雲的護衛下,日夜兼程,來到渡口。可是,渡口沒有一隻船的影子,後面又有追兵。劉備心急火燎,頓足捶胸,正著急間,忽然眼睛一亮,諸葛亮率船隊出現在浦口,劉備喜出望外,激動萬分。新娘遂上接親船,登上對岸的繡林山,接受迎親活動。待周瑜趕到,關羽、趙雲等出陣迎戰。周瑜大敗。浦口岸上的軍士大聲吆喝:"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氣得周瑜昏厥於地。可見這回合周瑜和諸葛亮的較量中,周瑜輸得一塌糊塗。唐代文學家呂溫曾有詩對此典故予以點贊:

吳蜀成婚此水潯,明珠步障幄黃金。

誰將一女輕天下,欲換劉郎鼎峙心。

石首劉郎浦:諸葛亮二氣周瑜

自唐迄清,無數文人墨客慕名來遊,發思古之幽情,而以"劉郎浦"為題的詩篇亦數不勝數,但史家和詩評家們多推崇呂溫的這首詩。此詩僅28個字。首句即題破:"吳國和蜀國就是在此江邊成婚的"。這裡以吳蜀之國名代孫、劉之人名(姓氏),乃作者獨具匠心,一語點破這聯姻的性質是兩個國家為各自的政治利益而進行的政治聯姻,非一般的婚姻關係。

208年赤壁之戰後,劉備的勢力發展很快,不僅據有荊州,且很快佔領了長沙、武陵、桂陽、零陵四郡;由於荊州刺史劉琦病死,劉備又被部下推為荊州牧,在這種情勢下,是因為"權稍畏之"才"進妹固好"。孫權安插自己的心腹睡在劉備身邊,顯然是為了說服和籠絡他依附於吳國,限制其發展勢力。而劉備雖然勢力有很大發展,但面臨北面曹操的巨大威力,當然也需要聯吳抗曹,以圖"恢復漢室"。在這種情勢下,聯姻當然是雙方皆大歡喜的事。故空前隆重的婚典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詩人僅用"明珠步障幄黃金"七個字,把婚典的盛況和盤托出。繡林山不僅居高臨下,設有軍事防禦用的城堡、亭障,且風景與東吳相若,山石緹綿,結繡如林,花團錦簇,明珠閃爍,何等豪華。"黃金"二字不僅含嫁妝和禮品盡金銀珠寶、珍珠玉佩之盛,也點明瞭在此繁花似錦中金屋藏嬌之美。詩人筆鋒一轉:"誰將一女輕天下,欲換劉郎鼎峙心!"誰說女人是很輕視奪取天下的?請看孫尚香,她就是為了換取劉備的鼎峙之心而嫁給他的。

孫尚香是地位顯貴且正處妙齡的東吳美女,要說她十分願意嫁給一個比她大30歲的老頭,那是不可思議的,但有國太作主,兄長安排,她是不得已而為之。孫尚香則以自己金枝玉葉之身促成了孫劉抗曹聯合陣線的形成,創造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全詩僅28個字,歷史容量如此之大,同時給人以美的享受,給人以政治智慧和啟迪,是一首不朽的詠史詩。有唐代詩聖杜甫也曾對劉郎浦進行過描述:

掛帆早發劉郎浦,疾風颯颯昏亭午。

舟中無日不沙塵,岸上空村盡豺虎。

十日北風風未回,客行歲晚晚相催。

白頭厭伴漁人宿,黃帽青鞋歸去來。

如今劉郎浦,汽笛聲聲、車輛南來北往,川流不息,是貫通湘鄂兩省的重要交通樞紐。

石首劉郎浦:諸葛亮二氣周瑜

浦口碼頭欣欣向榮,汽車輪渡南北穿梭,港口碼頭一派繁忙;北岸灘頭蘆葦碧波萬頃,南岸城市高樓林立。已不再是"舟中無日不沙塵,岸上空村盡豺虎"的空荒和淒涼;現代交通工具的發達,也不再有"十日北風風未回,客行歲晚晚相催"的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