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做好脫貧攻堅水文章

“終於盼到了,這水好喝!”4月2日,擰開水龍頭,望著清澈甘冽的水噴湧而出,邵陽縣谷州鎮湘仁村村民袁雪梅高興地說:“現在有了自來水,喝水、做飯都不用愁了!”

她還特意拉著記者去看院子角落的水井。雖然蓋著棚子,井裡的水還是很渾濁。“以前都是用井水,一到旱季就可能抽不上水。有時水很渾濁,不能喝,用於洗澡後身上黏黏的。”袁雪梅說。

2014年以來,邵陽縣把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重中之重,舉全縣之力,全面補齊飲水安全短板,提高飲水安全保障,助力脫貧攻堅。

農村飲水安全是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標之一。為確保農村安全飲水工作如期完成,邵陽縣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作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戰役,多措並舉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作。

該縣將農村安全飲水作為脫貧攻堅的“一號工程”,先後下發了《邵陽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範性文件和管理制度,明確了全縣今後一段時期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基本方針;成立邵陽縣農村飲水安全全覆蓋暨鞏固提升項目建設指揮部,加強調度和指揮,將農村飲水工程計劃、工期、責任任務繪製成圖,分解到單位、到人、到具體時間,拿節點控制節奏,用調度倒逼進度,嚴格督查考核,嚴肅督辦問責。同時,嚴把工程質量關。水利部門採取聯點、聯片的方式,包乾負責工程技術指導;要求施工單位編制施工計劃、質量控制方案和標準,並實施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工程完工後,組織水利、財政、衛健等部門進行質量評估,全面保障工程質量。

通過一系列舉措,截至2019年底,全縣農村安全飲水受益人口64.345萬人,農村人口飲水安全率達100%;自來水普及率達92.47%,供水保障率達95%以上。

安全飲水工程的實施,不僅讓群眾喝上了乾淨水,還改變了他們的觀念,讓他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曙光。谷洲鎮決菜村村民繆孔生曾是一名老“上訪戶”,自從他所在村列入項目計劃村以後,看到了脫貧的希望,他再也不上訪了,在工程建設中,還主動站出來化解各種矛盾、積極參與工程建設。下花橋鎮大觀村曾是個吃水靠肩挑手提,經營用水無法保障的缺水村,村民黃三毛常年沉迷打牌。2017年12月,飲水安全工程在大觀村完成後,黃三毛開始搞起了養殖。現在,他的養殖場有生豬120頭、牛30頭,生活大大改善,“是飲水工程的完成讓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黃三毛說。

“不能把飲水不安全的問題帶入小康社會”。邵陽縣水利局黨委書記、局長姜佳良說,老百姓的生活離不開水的浸潤,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是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飲水安全工程不僅要建得成,更要管得好,使之長久發揮效益。

走進谷洲鎮集中供水廠,只見水廠裡綠化景觀整潔優美,清水池、絮凝池、消毒房、沉澱池等錯落有致。“出廠的水,要經過除磷、沉澱、消毒等一系列嚴格清潔過程後,才供應給群眾。”該廠負責人告訴記者,值班人員對水源水和出廠水的渾濁度、出廠水遊離餘氯以及加氯量每2小時測一次,色度、渾濁度、肉眼可見物、pH、氨氮等8項基本指標須每天檢測一次,正確填寫值班原始記錄,確保水質達標。

圍繞水質這個關鍵問題,邵陽縣在全縣各水源地劃定水源保護區,加強水源保護。從水質檢測一整套保障體系出發,明確了鄉鎮和縣水利、衛健、生態環境等相關部門的基本職責。同時,邵陽縣疾控中心對集鎮水廠和單村供水點進行定期檢測和監測,將檢測結果在網上進行公示,從上而下、全方位確保全區農村百姓飲水安全。該縣還要求各地務必嚴把管材質量關,加強管材檢測,杜絕水體二次汙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