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施工縫留置在什麼位置?施工縫如何處理?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建築施工縫留置在什麼位置?施工縫如何處理?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因施工工期較緊,為了能儘早的展開後續工序,樓板需要分兩段澆築,需要留置施工縫,我項目部考慮以下方案予以解決。

1、應預先選定適當的部位設置施工縫。施工縫的位置應設置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於施工的部位,案例工程樓板施工縫設置在X5軸以北2.0m處。

2、澆築混凝土時,在施工縫處用15mm厚的模板切槽(切槽的位置根據主筋的位置切割)分割,切槽尺寸為14mm*9mm;模板直接用綁絲固定到鋼筋上即可。

3、在施工縫處繼續澆築混凝土時,已澆築的混凝土抗壓強度不小於1.2N/mm2,必須對施工縫進行必要的處理:

1)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繼續澆築混凝土前,應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鬆動砂石和軟弱混凝土層,同時還應加以鑿毛,用水沖洗乾淨並充分溼潤,一般不宜少於24h,殘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積水應予清除。

2)注意施工縫位置附近回彎鋼筋時,要做到鋼筋周圍的混凝土不受鬆動的損壞。鋼筋上的油汙、水泥砂漿和浮鏽等也應清除。

3)在澆築前,施工縫宜先用水泥砂漿溼潤,其配合比與混凝土內砂漿成分相同。

4)從施工縫處開始繼續澆築時,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縫邊下料。機械振搗前,宜向施工縫處逐漸推進,並距80~100cm處停止振搗,但應加強對施工縫接縫的搗實工作,使其緊密結合。

4、預防施工縫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措施

設置施工縫應該嚴格按照規範規定, 認真對待, 避免位置不當或處理不好而引發質量事故,以確保結構安全及使用壽命, 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4.1 嚴格控制施工縫的留設位置

施工縫的位置應設置在結構受剪力較小和便於施工的部位, 且應符合下列規定:板應留垂直縫。

有主次梁的樓板, 宜順著次梁方向澆築, 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間1/3 的範圍內。

4.2 施工縫的處理

在施工縫處繼續澆築混凝土時, 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已澆築的混凝土, 其抗壓強度不應小於1.2 MPa。

(2) 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 應清除水泥薄膜和鬆動石子以及軟弱混凝土層, 並加以充分溼潤和沖洗乾淨, 且不得積水。即要做到: 去掉乳皮, 微露粗砂, 表面粗糙。

(3) 澆築前, 施工縫宜先用水泥砂漿溼潤,其配合比與混凝土內砂漿成分相同。

(4) 混凝土應細緻振搗密實, 以保證新舊混凝土的緊密結合。

5、處理施工縫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措施

5.1 出現問題的現象

施工縫在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現象: 施工縫處混凝土骨料集中, 混凝土酥鬆, 新舊混凝土接茬明顯, 沿縫隙處滲漏水等。

5.2 處理問題的措施

對於不滲漏水的施工縫出現缺陷後, 可沿縫剔成V 形槽, 遇有鬆散部位, 須將鬆散石子剔除, 刷洗乾淨後, 用高強度等級水泥素漿打底,抹1∶2 水泥砂漿找平壓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