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慧:把“擔當精神”融入血脈

人物名片 李秀慧,先後擔任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動物衛生監督所職員、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2019年7月,她作為專業技術人員支援西藏建設,在阿里地區札達縣科學技術局任高級畜牧師。

模範故事

“與海拔比高度、與雪山比純潔、與風沙比堅韌、與草原比寬闊!”“缺氧不缺精神!”在援藏的征程上,李秀慧正在用奉獻和擔當譜寫一名科技工作者的生命華章。

“我是在2019年7月響應組織號召,作為河北省第九批專業技術人才來西藏阿里地區援藏的,為期三年。”李秀慧日前告訴記者。

進藏前夕,望著父親因腦血栓後遺症而蹣跚的背影和就讀初中二年級的兒子不捨的眼神,李秀慧常常為不能盡孝和照顧孩子而暗暗自責,多次愧疚落淚。抵達藏區後,因身體不適,頭疼、噁心、食慾不振等高原反應症狀接踵而來,上一層樓都要休息兩次。為了不拖團隊後腿,她強忍痛苦,在來到札達縣科技局9天后,就隨同事深入鄉村進行調研。藏區地廣人稀,下鄉單程就要走五六個小時。深夜回到縣城後,她還要忍著身體的強烈不適對當天的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尋找解決難題的方法。她堅韌的精神、清晰的思路和成熟的技術受到新同事們的一致認可。進藏不到半個月,札達縣科技局就任命她為底雅鄉水源淨化項目負責人。

參加工作20餘年來,“擔當精神”一直是李秀慧不斷砥礪前行的澎湃動力。

2016年,省農業廳決定將職業技能培訓基地設在圍場,李秀慧負責後勤保障工作。在培訓過程中,她每天清晨六點多到離家十多公里遠的集訓基地,為隊員準備早飯,幫助安排生活起居,直到晚飯結束。而後,她還要協助教練組研究當天發現的問題,連夜對培訓方案進行改進。

在李秀慧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學員對疫病防控的理解不斷深入,專業技能水平顯著提高,在2016年京津冀防疫職業技能大賽上,河北包攬了一二三等獎,獲得團體第一名;同年9月,隊員們參加全國動物防疫職業技能大賽,收穫兩個二等獎、一個三等獎,為河北省爭取到全國第五名的殊榮。近年來,該基地先後培養出技術骨幹64名,推動了全省動物疫病防控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在本職工作上,李秀慧和同事們創新推行春秋集中免疫行動、消毒滅源行動、疫情普查與監測行動、督導考核與監督行動、宣傳培訓行動“五項行動”,有效保障了免疫密度、免疫質量和免疫進度,其中“集中免疫、整村推進”的防疫模式受到省廳肯定並在全省推廣。在她的努力下,圍場豬、牛、羊、禽病死率始終控制在3%、1%、3%和5%以內,每年群眾可獲直接經濟效益6000萬元以上。

李秀慧特別注重學以致用,成果轉化。她以多年積累的60餘萬字學習筆記為藍本,參與編寫了村級動物防疫員培訓指導教材以及兩項地方標準,參與編制了縣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有效提高了縣域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規範化水平。她參與的一項山羊防疫應用項目獲承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她還開發出“一種帶有除溼功能的空氣淨化裝置”“一種黏膜病自動給藥裝置”“一種畜牧養殖用動物運輸裝置”三項國家級使用新型專利,大大提高了動物疫病防治的質量和效率。

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李秀慧從細處著手,多次深入對接貧困村開展調查研究,逐戶掌握貧困底數和致貧原因,幫助貧困戶制定脫貧規劃。同時,她立足自身優勢,為對接幫扶的3個貧困村養殖戶協調防疫消毒藥品70件2450瓶,義務開展養殖防疫技術專題培訓5次,為近400名養殖戶普及養殖防疫知識,幫助其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在她的帶動下,3個村的養殖業蓬勃發展,群眾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在她的感召下,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和她一起為對接貧困村捐送衣物96件,還籌集捐款5000元幫助西順景村貧一名困學生繼續學業。

■本報記者王立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