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記者轉型開滷味:苦撐兩年仍困難重重,年後他想把店開到街面

12月初一個落雨的下午,我從一個地下停車場快速溜進電梯,在密密麻麻的一堆數字中摁下8。這時,我注意到旁邊米黃色大衣女孩,用一種怪異的眼神看著我。我想,一定是我急不可耐的樣子嚇住或吸引了她。

這裡是亞洲最大小區,有高大雄偉的標誌性建築雙子塔、被譽為炮樓的網紅酒樓,還有滿大街以及藏在暗處各種類型的美女……我來這裡,純粹看望故友。兩年前,他從調查記者轉行,選擇在這個高樓林立的地方,開了一家滷店。

調查記者轉型開滷味:苦撐兩年仍困難重重,年後他想把店開到街面

調查記者楊雄

作為媒體圈曾經叱吒風雲的人物,他留下了太多的傳奇和佳話。就職過的媒體,如南方都市報深度報道部、南都週刊、澎湃新聞,都是國內響噹噹的牛逼媒體,承載了媒體人太多的夢想。走過的路、採寫的報道,是我崇拜和學習的榜樣。

他回貴陽工作後,我有幸成為他所負責部門的記者。談採訪技巧,如何突破,教怎麼寫作,獲益良多。尤其是短句的使用,對我影響尤為深遠,以至於在後來的職業生涯中,喜歡短句到痴迷甚至瘋狂的地步。

我們有共同的愛好,都喜歡古龍的小說。一度以為,我們都會在自己喜愛的媒體行業這條路上幹到頭髮花白。直到兩年前,我準備轉投省外一家媒體,做國內調查記者,同事問我:楊雄辭職了,你知道不。我一臉懵逼。後來知道,他要開一家餐廳,並雄心勃勃:滷一鍋好湯,餵飽全世界。

因為手頭沒多少資金,他把開店地址選在寫字樓裡面,店取名莊客滷局。我尤其喜歡這個名字。餐廳開業後,我去嚐鮮。那天,我們喝酒到深夜,一起聊他開店的故事和跟師傅學做滷味的過往。

師傅和他是老鄉,他們都來自貴州烏江河最下游的山城沿河縣。師傅並不亞於他在媒體行業的傳奇,靠自己研製的獨門秘籍,和愛人一起把一家不起眼的路邊攤,做到食客排長隊、一天賺的錢比記者一個月的收入還多。

做記者時,他經常去老鄉的夜宵攤,要一塊滷好的腱子肉,一瓶漓泉的「雙濾爽」冰鎮啤酒。一邊吃滷肉,一邊喝啤酒,看寶山北路上的人潮與車流。突然有一天,他決定放棄現有舒適區,跟老鄉學做滷味。老鄉把自己的獨門秘籍全部傳給他。

深夜臨別時,他聲音洪亮喊出「去他媽的新聞理想」。回到家,想到他將成為我們圈子裡最先富裕起來的人,有些興奮,對未來陡生迷茫,久久沒能入睡。這之後,他以局座自稱,我們叫他局長,經常看他在朋友圈分享誘人的美食,接受美食節目和報社記者採訪,偶爾還會看到他跟諸如崔永元之類的名流人士在一起。

和做記者寫作品一樣,他對自己店裡的每一樣滷味精雕細琢,對食材的選用更是挑剔到了極致,自己駕車全省各地尋找天然可靠的原料,甚至把肥腸內部的脂肪和雜質剃掉,為的就是吃著不油膩,而且衛生,但價沒多一分。有一段時間,甚至看他招加盟商,準備開分店。心裡盤算,等做到集團了,就厚著臉皮求他收留,一起發財。

調查記者轉型開滷味:苦撐兩年仍困難重重,年後他想把店開到街面

食慾被這張圖勾走了

我在黃衣美女的注視下走出電梯,拐進滷局餐廳。裡面很靜,他平躺在木椅上,雙眼緊閉,一臉疲態,似睡非睡。我們相互寒暄,然後跟我訴苦,說這兩年多來創業面臨的壓力和挑戰。房租貴,樓棟知道的人少,量做不起來。

在創業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借貸,每個月他承擔的債務壓力在4萬多元。妻子開始比較支持,後來也有些情緒,「我老媽來店裡,看我在廚房跑進跑出的樣子,就覺得很心疼,說當初送你上大學幹嘛。老婆前段時間還打算把房子賣了,想盡一切辦法湊集資金,如果能籌到的話,就想把這個店搬到街邊去,很不容易選這次創業,也不想輕易放棄。」

我對他的話將信將疑,然後他就甩了一句:就看這個月,如果實在不行的話,就關了,有可能等不來你的千字文。說來慚愧,年初便答應寫一篇滷局的文章,他還經常在我朋友圈下面評論互動,向我要稿子。

已經到年末了,在滷局面臨危機的關口,斗膽提筆,班門弄斧在前輩面前寫上一篇短文,是為救。

誠然,2019大家活得都不容易,我年初因被辭職丟掉了工作,到現在依然沒有恢復元氣。這一年,在抖音平臺上抱怨太難了的人多達430萬,王思聰、羅永浩等曾經紅極一時的創業大咖,都先後被限制消費。

但不管有多不容易,我們還得給自己加油,不斷往前走。好在我被他朋友圈今天發的一條消息感動,並以此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

「在過去的兩年裡,有些彎路被數次踩踏,有些坑也不斷被刨出來,卻不敢太多懈怠,總得還要向前走路。這個禮拜以來,每天都會在凌晨醒來,卻遲遲不能再度入眠。而後的昏睡,竟會持續到上午10時許,醒來後的疲態會持續太久。新的一年裡,總會有些新的變化。」

調查記者轉型開滷味:苦撐兩年仍困難重重,年後他想把店開到街面

調查記者轉型開滷味:苦撐兩年仍困難重重,年後他想把店開到街面

滷局秘製滷湯火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