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寧區:幫扶幹部變身扶貧產品“促銷員”

人民網-廣西頻道 原創稿

邕寧區:幫扶幹部變身扶貧產品“促銷員”

幫扶幹部韋文瓊幫助幫扶對象戶裝貨。蔣麗桓攝

人民網南寧4月16日電 “非常感謝我的幫扶幹部韋文瓊,幫我把淮山賣出去1000多公斤,減少了我的損失。”南寧市邕寧區那樓鎮那文村貧困戶黃汝著喜笑顏開地說。

那樓鎮那文村黃汝著和他的父親種植10畝淮山,本以為春節期間能賣個好價錢,但今年受疫情影響,他銷路難尋,這可急壞了黃汝著。

幫扶幹部韋文瓊知曉後,第一時間來和幫扶對象戶去到其淮山種植地點查看淮山品質、樣式、長勢,當場就利用手機拍照並配上文字介紹,通過微信發送在朋友圈、邕寧區扶貧信息群,幫助黃汝著售賣淮山。

不到半個小時,韋文瓊就收到來自朋友圈的留言,訂購淮山700公斤,顧客在收到淮山驗貨過程中,對淮山的品相相當滿意,也立即幫忙發朋友圈宣傳。隨後,邕寧區人大常委會、國民村鎮銀行、那樓鎮政府等單位也開展消費扶貧,聯繫幫扶幹部訂購淮山。

記錄訂單、通知幫扶戶提供淮山、稱足斤兩、簡易包裝、裝車送貨,韋文瓊利用下班時間,免費當起了貧困戶的“快遞小哥”,開著私家車將淮山送到各買家的手中。

經過連續三天的努力,幫扶幹部通過微信幫助幫貧困戶出售淮山1000多公斤,售價還比市場價1.8元/斤高出0.2元/斤。有效的減少了新冠肺炎疫情對農產品銷售的影響,拉動了貧困戶與幫扶幹部的距離。

幫扶幹部變身扶貧產品“促銷員”,在邕寧區這緊緊是一個縮影。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正值產期的部分農產品運不出去,訂單也較往年大幅減少。

為幫助貧困戶把種植的農產品賣出去,邕寧區廣大扶貧幹部、志願者走進田間地頭,通過電商平臺、微信朋友圈、QQ群、網上供銷社、農村淘寶、社會扶貧APP等新媒體開展訂單銷售。

各幫扶幹部還充當起義務快遞員,利用下班時間送貨上門,實現助農惠農、營銷、送貨“一條龍”服務,提升幫扶工作精準度。同時,邕寧區還鼓勵各後盾幫扶單位創新採取“以購代銷”等方式開展消費扶貧,利用本單位工會福利實行訂單化訂購農產品。近段時間,雞蛋、百香果、青棗、沃柑、夏橙、淮山、蔬菜、雞鴨鵝等一系列農產品一經組團推出,就立馬銷售一空。

截至目前,邕寧區通過各種渠道,幫助實現農產品銷售6609噸;累計28個定點幫扶單位利用工會福利採購扶貧產品,採購金額47.63萬元;累計33個定點幫扶單位參與消費扶貧,採購金額66.78萬元。(熊千梅 蔣麗垣 王功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