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源頭清水來——深圳“馴水記”

新華社深圳4月16日電題:為有源頭清水來——深圳“馴水記”

新華社記者周科、王豐、李曉玲

通過4年努力,深圳已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被國務院評為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改善明顯的5個城市之一,併成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從汙水橫流到水清岸綠,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到全流域治理,深圳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新徵程上探路“先行”,走出一條超大型城市水汙染防治的綠色發展之路。

(小標題)告別“黑臭”

4月的深圳,鮮花綻放,明淨如鏡。沿著茅洲河洪橋頭段一路向南,兩岸草木茂盛,河水清澈見底,白鷺翻飛覓食,連片的淺灘溼地孕育著勃勃生機。

“作為深圳最大河流,茅洲河已連續5個月實現國考斷面水質達標,沿岸居民重拾戲水摸魚的美麗鄉愁。”土生土長的河段長洪偉江說。

眼前的宜人風景,來得並不容易。

上世紀70年代末以後,深圳在不斷髮展、擴張的同時,河流淤塞汙染,水質江河日下。“茅洲河沿岸居民曾多年不敢開窗,走路要捂著鼻子。”住在附近的居民王燕菊說。

茅洲河是深圳汙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4年前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市310條河流中有159個黑臭水體,在全國36個重點城市中數量最多;茅洲河、深圳河等五大河流水質均為劣Ⅴ類;河、湖、涵、溝、渠、塘等小微黑臭水體1467個。

4年來,深圳全市累計投入1200億元,統籌推進茅洲河、深圳河等為代表的重汙染河流治理,並以此為牽引帶動周邊環境整體提升。

“我們最初採取截汙方式,沿河設置箱涵阻斷汙水,但效果不佳,汙水經常溢流進河,怎麼也截不住。”深圳市河道管理中心主任曾亞說,當地治水走過一些彎路,後來意識到治水根子在岸上、核心在管網,治水策略逐步轉向源頭,著手全流域治理。

——上下聯動、齊抓共管。深圳建立高位推動的組織領導機制,由市主要領導擔任總河長、副總河長,成立水汙染治理指揮部,建立“一河一人、一巡一報、一日一督”檢查機制和幹部專項考核機制,構建起高效協同的治水格局。

全市有1057名市、區、街道、社區四級河長和647名湖長,累計巡河7.3萬人次,整改問題1.2萬餘個。

——大兵團作戰、全流域治理。打破以往“條塊分割、零敲碎打”的做法,聚焦治汙基礎設施歷史欠賬,牢牢抓住管網這個核心,以“繡花”功夫推進雨汙分流、源頭治理。

全市已處置一級水源保護區違建1069棟,拆除黑臭水體沿河違建134萬平方米;新增汙水管網6275公里,完成小區、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13536個;建設生態補水工程138個、人工溼地24個。

一灣清水繞,萬頃綠地肥。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尹傑說,2019年10月底以來,深圳159個黑臭水體已連續實現不黑不臭,其中101個達到國家地表水Ⅴ類。截至2019年底,全市1467個小微黑臭水體全部完成整治,水環境質量實現根本性改善。

(小標題)產業升級

在茅洲河一號底泥處理廠,河道底泥被加工成陶粒、透水磚、景觀石等建材,有些就鋪設在附近的溼地公園。

“這些河道里挖出的底泥,我們先從中把沙子洗出來用作建材,剩下的淤泥做成泥餅,燒結成環保透水磚。”底泥處理廠運營單位中電建副總工程師翟德勤說。

據測算,茅洲河全流域需處理底泥500萬方,這家底泥處理廠月處理15萬方。2016年以來,中電建在底泥處理領域完成專利申請超過40項,其中14項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為切斷汙染源,深圳通過升級改造一批、整合搬遷一批、關停取締一批等措施,完成全市1.4萬餘家“散亂汙”企業綜合整治,並建設多個環保科技創新產業園,推動高排放企業入園管理、環保升級、集聚發展。

除去“散亂汙”,轉型“高精尖”,深圳以河流建設為抓手,努力將治水的“投入”轉化為產業升級的“產出”。

在茅洲河畔低矮的舊工業樓群中,全至科技創新園非常顯眼。“它的前身是茅洲山工業區,原有39家五金製品、配件包裝、塑膠生產等傳統企業,年產值1.2億元。”園區總經理曾楚恆說,改造升級後進駐科技企業180多家,年產值達到80億元。

這只是一個縮影,茅洲河流域通過環境整治釋放出15平方公里土地,拓展了重大產業項目、重要基礎設施的佈局空間,產業承載能力顯著增強,轉型升級步伐明顯加快。

記者看到,這裡已從昔日的“散亂汙”、勞動密集型企業雲集,到如今天安數碼城、長江股份等一批高新技術產業和上市企業入駐,茅洲河流域正成為當地產業轉型發展的“新引擎”。

不同於茅洲河,以高檔寫字樓為主的深圳河流域,因水環境的持續改善,聚集越來越多的高科技創新企業。“落戶創業工場,公司看中的既是當地的營商環境,更是日益改善的生態環境。”深圳顯揚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丁克說。

一年多來,位於深圳河中游的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工場已引進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等領域創新企業25家,新增知識產權349項。

2019年,深圳GDP突破2.6萬億元,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700家,萬元GDP水耗由2010年的19.95立方米下降到7.93立方米,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經濟增長和單位水耗指標走出了一條‘背道而馳’的曲線。”深圳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思康說,用更少資源、更少環境代價,去實現更有質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續的發展,深圳在水汙染防治中走出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路。

(小標題)和諧共生

美人蕉、簕杜鵑、香根草等數十種花草,在佔地4.3萬平方米的觀瀾河人工溼地公園隨風搖曳。每到傍晚或週末,這個集人工溼地、生態氧化池、生態礫石床、生命之泉、生態堤岸為一體的休閒公園,成為市民遊客的“打卡點”。

“如果小跑起來,5分鐘可走完。若是放慢腳步,蹲下身來親近一花一草、一蟲一鳥,那是千百次都不夠的。”市民許小玲說。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圳以河為軸、以水為魂,打造集行洪通道、生態廊道、休閒漫道、綠產鏈道、文化驛道“五道合一”的千里碧道行動,實現功能型河道向服務型城市公共空間轉變,真正做到“還水於民”。

作為深圳一大“網紅點”,燕羅溼地公園融合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通過自然積存、自然滲透、水質淨化等措施,使得汙水、雨水經處理達標後就近回補河道,同時營造動植物棲息地,構建人水和諧共生的生態環境。

“消失多年的龍舟賽,重回茅洲河燕羅溼地段。”曾亞說,將河流治理與龍舟文化相結合,既傳承傳統文化,又展示水環境治理成效,兼具生態景觀和科普宣教功能。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一個城市保持創新活力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有著深圳“塞納河”美譽的大沙河兩岸,高科技企業和人才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裡讓我想起留學時光,有時我和同事把‘會議室’搬到河邊,在草地上邊曬太陽邊進行‘頭腦風暴’。”在深圳科技園工作的陸思延說。

如今,南科大、哈工大(深圳)、清華深圳國際校區、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等科研院所相繼成立,一條創新要素集聚、創新功能完備、創新能力卓越的創新走廊正在這裡加速形成。

環境提升帶來獲得感的同時,也讓不少市民加入護水治水行列。如今,深圳有702名志願者河長和12萬名“河小二”志願護河隊伍,成立了全國第一家志願者河長學院。

“治水不只是治汙,更重要的是重構整個水域的生態運行體系,讓水清澈流動起來,讓鳥兒、魚兒、花兒、草兒等動植物‘住’進來,讓市民與水親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深圳市水務局副局長龔利民說。

2020年是深圳“水汙染治理鞏固提升年”,深圳將在河流提質增效上下功夫,力爭到2025年實現全市主要河流水質達到“可游泳”的Ⅲ類標準。(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