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果蔬農產:數百萬斤冬瓜、菠蘿待售 水果電商銷量翻倍

北京西山冰雪初融,街道上行人零星,快遞、外賣送貨員成為城市交通最繁忙的身影。2500公里之外,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尖峰嶺下,太平洋的風穿越山林,撩撥860畝青黃相接的菠蘿田。植株頂部隨風搖晃的菠蘿果,是這個春天的甜美創造,金黃的汁水卻乏人問津。

疫情下果蔬農產:數百萬斤冬瓜、菠蘿待售 水果電商銷量翻倍


與此同時,北京1500公里外,福建省將樂縣光明鎮,山巒間的田野上,百萬斤鐵皮冬瓜離開滕蔓,蓋著薄薄的“被子”靜臥在田間。從2019年12月至1月採摘至今,這批冬瓜已經安睡一個多月,再這麼睡下去,它們不會成為“睡美人”冬瓜,而可能與泥土渾然一體,腐爛在天地間。

大雪封山,疫情封住蔬果與人們往來的路。

對於蔬果銷售而言,道路千萬條,渠道第一條,正當習慣走傳統批發路徑的農戶、農企為銷路發愁時,生鮮電商從病毒的重圍中殺出,迎來短暫爆發期,甚至“這一個月做得好,抵得上全年收入”。

疫情下,蔬果農產從業者遇上兩個春天:生鮮電商的小“陽春”,批發大戶的“倒春寒”,而其中的每一個耕耘者,都在期待同一個春天的到來。

批發停滯

與大多數企業一樣,對於海南菠蘿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菠蘿公司”)來說,此次疫情來得猝不及防,像一場說來就來的“倒春寒”。

作為一家種植企業,海南菠蘿公司在尖峰嶺下經營、種植總計約4000畝的菠蘿田,4個品種,光是2月底,就有近860畝、合計約600萬斤的金菠蘿將要採摘、上市。從財務角度計算,這段時間菠蘿的銷量和收入,約佔全年的25%至30%。

海南菠蘿公司的菠蘿田

往年,眼下這批菠蘿即將穿越瓊州海峽,走入嘉興、鄭州、北京、瀋陽、武漢等地的批發市場,其中“嘉興水果市場走量最大,湖北以武漢為首的市場量也不小”,華南、接近華東的區域,為公司菠蘿銷售的主要市場,銷量佔比在40%左右。

但疫情的出現讓公司的菠蘿銷售陷入停滯,對公司而言,復工不是問題,因為長期工人基本是產地附近的工人,“但疫情有聯動反應,首先消費者不敢上街購買,大街小巷的水果店也很少開,只有個別超市還在營業,直接導致水果市場的採購戶減少,加之部分地區的水果市場直接被當地政府勒令停業,水果市場一旦停擺,我們的菠蘿就進不去、銷不動。”公司銷售負責人陳彬分析道。

另一方面,“運費漲價非常厲害,漲幅幾乎在100%以上”。陳彬表示,一週前,公司本想再給武漢捐贈一批菠蘿,但光找車就找了六七天,“物流公司、司機給錢都不願意去,因為去武漢後得隔離至少15天以上,而且出武漢後不敢回家”。

批發市場與物流的困頓,對傳統線下批發銷售渠道佔比95%以上的海南菠蘿公司而言,無疑是眼前最棘手的問題,“我們一直把重心放在產品品控、質量上,紮紮實實種菠蘿”,直到2019年年底才開始開發電商渠道,“但傳統批發渠道走得太成熟了”,不暇顧及。況且要想保證菠蘿的品質與口感,最好是現採現發,如果沒有及時銷售,則可能過分成熟、爛在地裡。

一年之計在於春,轉眼間,“雨水”節氣已至,春耕在即,這也是林聖松和鎮政府的下一步工作重點:“在抓好防控工作的同時,能夠一個一個把冬瓜幫忙銷售掉,第二就是抓生產、抓復工。”很快,新一季冬瓜種植即將開始育苗,林聖松不希望疫情和行情影響到春耕,“否則產業就斷掉了”。吳清華之前採購用來搭瓜架的毛竹,還剩兩三年的用量,他也期盼著冬瓜能早日賣出去。

疫情下果蔬農產:數百萬斤冬瓜、菠蘿待售 水果電商銷量翻倍


育苗後,清明時節,又一季綠油油的冬瓜藤會迎著春雨生長。在這場蔬果農產“戰疫”中,陳彬、林聖松、吳清華、陳健,他們在兩個春天的彼岸,共同等待同一個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