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级皇权大戏398年拍8次,千年后回看,虽高明却也考验人性

中国历史上曾有个朝代大电影,从上古时代直到帝国时代都非常流行。

在这场史诗大片中,最佳男主角都是为了王权霸图而孜孜以求的权臣武将,至于配角和群演那也是不少。

三公九卿堪做配角,在哪摇舌鼓噪,中低官僚因级别不够,就做群演山呼万岁。

至于广大平民,也有作用,那就是看着城头变幻的大王旗,感叹:这时代又变了。

时代一变往往意味一个王旗的陨落和新王诞生,这出历史大剧就是古之“禅让”。

史诗级皇权大戏398年拍8次,千年后回看,虽高明却也考验人性

(禅让大戏)

出演频率有多高?

从公元220年到公元618年,398年时间足足上演了8次,每次都是旧王哭泣新王笑,笑完还待新王收。

历史轮回性和宿命感,在哪个动乱迭起的特殊年代演绎的淋漓尽致。

那么为何会有如此故事不断重复?不得不说起头者曹丕,带了个好头。

证明了这件事是票房保证,换来了巨大收益。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曹丕无疑是深谙演出精华的主角。

按《魏氏春秋》记载,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之后,曾经不无感叹的说!

礼毕,帝顾谓群臣曰:“舜、禹之事,吾知之矣-《魏氏春秋》

这话的言外之意就是,古代尧舜禹禅让的滋味就和我今日体会一样,从未有什么贤良恭俭让,不过位高权重者得而已。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配合朝臣表演的曹丕,只需要按照剧本安排演出即可。

史诗级皇权大戏398年拍8次,千年后回看,虽高明却也考验人性

(曹家父子第一人)

这剧本也有标准情节,那就是三请三让。

群臣鼓噪,汉献帝请求,曹丕假意推辞,说自己才德不足,无法承担之类的废话。群臣一看权臣谦虚,在第二次劝进,依然不允。最后就第三次劝说,顺带弄一出逼宫。

口含正义之言高声疾呼,君若不允国将不国,望君细细思量。

最后被逼无奈的受禅人,装作特别为难的答应了,答应完之后,就选一个黄道吉日祭天告地,祭告天地目的就是祈求上天允许,这江山要换颜色了。

一场禅让,真是包含了不少学问。

劝告的话术是其一,委婉的拒绝是其二,逼宫是其三,禅让典礼是其四,祭天告地是其五,也由此拉扯出了无数学派。

纵横家穿插其中,儒家鞍前马后,风水师搭舞看气,五行说论背景,看着过瘾否?

过瘾之余不禁思量,为何要如此虚伪?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啊。

第一:为了权利交接的稳妥,所谓名正言顺才长久。

第二:为了利益交换、妥协,政治斗争精髓在平衡,每朝都有拥护者,他们的心态不可不察。

但是这一切虚伪也好,名正言顺也好,交换妥协也好。

却在随后的一次次轮回重复后越发的变味,连续数次后,终于撕下了遮羞布,夺权之路也就越发不要脸了。

史诗级皇权大戏398年拍8次,千年后回看,虽高明却也考验人性

(皇帝也难)

这如何体现的,看看被禅让者的下场就可知了。

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后,也许是因为曹操女婿的关系,这汉献帝结局很好。

成山阳公不说,还保留了汉室正朔宗庙,继续给天子待遇,上书也不用称臣。这算是汉朝400年余荫子孙的最后关照。

曹丕禅让后仅仅45年的公元265年。

悲催的曹魏末帝曹奂,体会了汉献帝的苦楚,禅位与晋王司马炎。

咨尔晋王:我皇祖有虞氏诞膺灵运,受终于陶唐,亦以命于有夏。……....率循训典,底绥四国,用保天休,无替我二皇之弘烈。

说了一通废话后,司马炎也和曹丕做派一模一样,在朝臣三请二让一无奈后,勉为其难接受了。最后为了安抚人心,魏帝曹奂安置的也不错。

封陈留王,出门用天子车仗,保留宗庙祭天权利,待遇俨然和汉献帝一模一样。

曹丕和汉献帝选择同样的安置套路不足为奇,因为这两场禅让间隔太短,无数见证汉献帝待遇的人都还活在人间,要是厚此薄彼,不是给后世人一个不好的榜样吗?

试问谁又能保证自己江山永固,后世子孙永远争气,事情虽不地道,可夺权后给予高待遇,也算为后人积德啊。

史诗级皇权大戏398年拍8次,千年后回看,虽高明却也考验人性

(司马懿子孙无福)

但是司马炎后人,却没有了汉献帝和曹魏末帝待遇。

公元420年,东晋末帝司马德文遇见和祖先一样难题,宋王刘裕也起了禅让之心。

咨尔宋王:王者,宰物之通器;君道者,天下之至公。……王其允执其中,敬遵典训,副率土之嘉愿,恢洪业于无穷,时膺休祐,以答三灵之眷望。

诏书和前两次演绎台词差不多,就是名姓祖宗改了改,三请两让一无奈也省了一步。

至于退位皇帝结局,那就呵呵哒了。

明面上,枭雄刘裕也给了晋帝司马德文零陵王王爵和一郡地盘,天子车仗一应俱全,待遇也很高。只不过三月后,刚称帝的刘裕就出尔反尔,将司马懿后人给毒死了。

至于根源吗?也许是司马懿家族夺权之路太过血腥,报应在了后人头上吧。

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但是这报应吗还是接二连三。

枭雄刘裕禅让后不过50年的公元479年,他的后代宋帝刘准又一次经历了禅让,只是这次角色变了。齐王萧道成逼宫禅让,诏书末尾就连客套话都不说了。

朕虽寡昧,暗于大道,稽览隆替,为日已久,敢忘列代遗则,人神至愿乎?便逊位别宫,敬禅于齐,一依唐虞、魏晋故事。

让先皇骂自己暗弱无道,被禅让是活该,末了还不忘说句,这就是前人唐虞、魏晋故事的延续而已。

史诗级皇权大戏398年拍8次,千年后回看,虽高明却也考验人性

(城头变化大王旗)

这话说的,好没规矩,却也是时代需要。

原因吗也很简单,魏晋时尚有风骨,到了南北朝就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乱世了,乱世为王拳头大就是真理,虚名也就越发的不在乎了。

不过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萧道成依旧用了三请二让一无奈的套路,最后也将宋帝刘准安置为汝阴王,该给的待遇一样也不少。

只是这待遇享受的时间更短了,仅仅20天后,这新封的汝阴王就成了刀下亡魂。

如此看来,刘欲还算厚道,至少给了晋末帝三月时间,座热了屁股下的王座。

仿佛是宿命一般,对先皇杀戮时间越短,这新王朝的寿命也就越短。

刘欲给晋末帝3月,刘宋国祚近50年,萧道成给宋末帝20天,萧齐国祚也就只有23年。

公元502年,故事再次重演,这次逼宫的是梁王萧衍。一个以儒家读书人自居,讲究礼仪的皇帝,正因如此,这次他的诏书相对还算客气。

相国梁王,天诞睿哲,神纵灵武,德格玄祇,功均造物。止宗社之横流,反生民之涂炭……朕虽庸蔽,暗于大道,永鉴崇替,为日已久,敢忘列代之高义,人祇之至愿乎!今便敬禅于梁,即安姑孰,依唐虞、晋宋故事

一通文书,先将梁王萧衍吹上天,再将自己的过错反省下,随后结语依旧是依唐虞、晋宋故事,嗯嗯有进步,多了个宋。。。

故事最后,齐末帝萧宝融依旧有名义上的仪仗待遇,只是他的结局依旧不好,一月后就被萧衍派人给弄死了。

史诗级皇权大戏398年拍8次,千年后回看,虽高明却也考验人性

(宋齐梁陈一个个来)

呜呼哀哉,这冤冤相报还没到头。

55年之后,梁帝萧方智宿命般的禅让给了陈王陈霸先。待遇依旧,这次陈霸先厚道,过了一年才将萧方智杀死。

自此以后,中原大地,这场历史大局就越发的暗淡了。

隋朝建立时,也是逼迫的北周皇帝禅让,唐朝建立时,李渊逼迫隋末帝杨侑禅让,至于北宋赵匡胤,则是通过黄袍加身成就的王图霸业。

不过禅让这事就很不讲究了,要了份诏书,连仪式都没咋弄。

这事到后来为何越来越不讲究?

原因吗也很简单,禅让禅的是什么?王道正统而已。

可是当游戏规则改变之后,当野蛮的入侵越来越多后,这所谓正统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底了。魏晋南北朝应是中华第一帝国秦汉的延续,而秦汉又深得春秋战国和上古三代遗风。

尧舜禹禅让事迹,还有周礼束缚制约,随儒学兴起后,历经王莽改制的复古风潮,最后成了权臣思维定势。

那时游戏规则是崇古,古人都是大贤良师,做的都是对的好的有道理的,要学习。

于是,一轮又一轮皇权更迭,就在古人礼教束缚还有正统需要下开始了,这股风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为盛。最后也因为南北朝时候的民族融合,受到外族影响而渐渐淡泊。

南北朝时北方政权多是游牧民族的。在他们看来,这劳什子的禅让有啥意思,我要当皇帝,兵强马壮不就够了吗?

史诗级皇权大戏398年拍8次,千年后回看,虽高明却也考验人性

(都是上古大贤惹的祸)

​只有专注于正统的汉族帝国自居者,才会在意名分和大义。

这占据名分和大义的帝国,也都成了正统王朝,比如宋朝这个没有大一统的王朝能称为正式王朝就是因此而来。

但是宋朝之后是元朝,这满满肌肉棒子的朝代,可没啥正统观念,要不是忽必烈迁都和部分汉化,元朝之名都不会有,元亡后,淮右布衣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为了正统延续,捏鼻子认了元朝,只不过禅让啥的就没玩了,蒙古人都滚犊子了,去哪禅让?

明朝后,清朝看着一代代人都有样学样,也学朱元璋做派,皇太极找不到明朝玉玺就弄了出元朝传国玉玺给自己脸上贴金,入关后的清朝,又通过承认明朝正统,给自己赚舆论分,随后经历文字狱之类的言论控制手段,让自己成了正统。

至于禅让环节,真没人在意了!

随后就是辛亥革命枪声起,在袁世凯软硬兼施下清帝逊位,中国帝制时代彻底终结。

如此看完中国十多个朝代,所有人孜孜以求的正统名分,其实就是一场戏的明面而已,禅让也好,承袭也好。

正面伟光正,背面阴冷狠。

今日回看,禅让当属历史最虚伪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