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明清——董其昌书法的“韵”“法”“意”

董其昌有句名言:“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这是历史上书法理论家第一次用韵、法、意三个概念划定晋、唐、宋三代书法的审美取向。而他的书法就是最早从唐人那里取法,然后上追晋韵,下取宋意的一个过程,从而创立了以秀逸、淡远、爽俊书风的云间派(后来亦称松派或华庭派)的书风,在其身前身后(特别是对清朝书法的帖,碑两派)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大话明清——董其昌书法的“韵”“法”“意”


云间,为江苏松江县(今属上海)之古称。亦称华庭。现流传于世、被启功先生所收藏的明拓《松江本皇象急就章》,就是明杨政于正统四年(1439)据宋人叶梦得颖昌本摹刻的。其原石现藏松江县博物馆。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思翁,别号香光居士,就出生于此地,后因避重役之征,改籍华亭。从三十五岁走上仕途到八十岁告老还乡,为官十八年归隐二十七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崇祯九年,卒,赐谥“文敏”。下面我们就一起探寻董其昌的书法之路:

董其昌在17岁之前,应该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一介书生。他自己自己回忆云:“郡守江西衷洪溪以余书拙置第二,自是始发愤临池矣。初师颜平原 (真卿)《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世南),以为唐书不如魏晋,遂仿《黄庭经》及钟元常(繇)《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丙舍帖》。 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征仲(征明)、祝希哲(允明)置之眼角。”

大话明清——董其昌书法的“韵”“法”“意”

董其昌小楷


他在晚年的时候曾这样回忆:“余年十八岁学晋人书,得其型模,便目中无吴兴(赵孟頫),今老矣,始知吴兴书法之妙。”董其昌18岁拜莫如忠为师,对于这位老师他追忆说“晋人之外一步不窥”。

也就是说董其昌走上书法艺术的道路,源自一个偶然的机遇,因为17岁在松江府会考时书法不好,考官将本名列第一的他改为第二,所以此后的董其昌深受刺激,才拜名师发愤用功学习书法的。最早的时候临写颜真卿和虞世南的字帖,这是一个取法的阶段,只是为了把字写的工整漂亮,可是一直不得笔意,所以以后才拜在名师莫如忠门下,开始取魏晋之风韵。可能是受此影响,董其昌直至晚年还孜孜不倦的临写《阁帖》。个人认为这值得当今的一些书家好好反思一下,特别是那些自视高雅的“书法家”。能“雅”能“俗”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书法作品要做到“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突出书家个性释放的同时,要遵循最起码的文字结体法则。

大话明清——董其昌书法的“韵”“法”“意”


在董其昌的书法之路上,一生对传统笔法的探求,有其独到的见解,他高超的用笔技巧,尤其用笔的“虚灵”(在毛笔的运动中完成点画的各种形态,由此生动变化而曲尽其妙,这是传统帖学用笔的精髓,今人不可不知),宋人米芾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即笔势有来必有往,有去必有回。)

被董其昌奉为八字真言。其曾云:“予学书三十年,悟得书法而不能实证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束处耳。”主张书法要“无一实笔”,要求书写时笔锋无论起到和收束,还是藏锋与露锋都要不要刻板和紧张,用笔要有变化和虚灵。他在注重“虚和取韵”的同时,十分强调书者掌控笔的能力,反对运笔过程中的随意性。曾自言:“吾所言须悬腕,须正锋者,皆为破信笔之病。”“做书须提的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笔画皆无力,提的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法之妙诀也。今人只是笔作主,未尝运笔。”其中的悬腕和正锋就不在多说了,“提的笔起”说白了就是强调笔尖的重要和运笔时的虚灵和流动感。今人不可不知。

大话明清——董其昌书法的“韵”“法”“意”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特征,给人直观印象最深的应该莫过于他书法作品的淡、秀、润、韵。这除了他在用笔、结字上的受到米芾的影响:精微、紧密、有势;在章法上杨凝式对他的影响也非常重大。在章法上讲究疏密相间,以字距、行距大形成疏朗的调子,将结字的美和行间的空白产生的对比,营造出萧散简远的意趣。除此之外,更主要的一点就是他的用墨。为了完善在用笔、结字、章法中着意追求的淡、秀、润、韵意境,他在用墨上一反常人理念多用淡墨,浓淡相间。曾语云:“用墨须使之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秾肥,肥则大恶道矣。”

由此可见,董其昌通过用笔的虚实变化,结字的欹侧反正,章法的疏空简远,用墨的浓淡相间,表现了其追求的淡、秀、润、韵的审美追求。这种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崇尚自然的率真之趣的禅意,表现出了风采姿神的书卷气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