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那閨女》蔣夢婕爸爸思想通透超前衛,網友直呼太棒了

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沒有看過《我家那閨女2》這個綜藝節目,這是一檔親情觀察成長勵志節目,節目裡有宋茜、蔣夢婕、王鷗、林允三位女明星展現獨居生活,由情感觀察員陪同家長團一起觀看視頻,相互交流中瞭解明星日常。四位女明星話題滿滿,其中89年生的演員蔣夢婕,相比其他三位,名氣沒有特別的響。關於她我特意去查了百度,原來她是2010版《紅樓夢》裡林黛玉的飾演者,這是她的首部影視作品,當年因為這個角色獲得國劇盛典最佳新人獎而走入大眾視野。節目裡發現蔣夢婕一家三口幸福和諧,蔣夢婕本人性格活潑,真是娛樂圈難得的樂天派。這五個節目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蔣夢婕爸爸,這是一個三觀超正而且活得通透的父親。他的許多觀點非常前衛新潮,節目播出後彈幕評論裡贏得網友一致好評。

《我家那閨女》蔣夢婕爸爸思想通透超前衛,網友直呼太棒了


名字只是代號,不管她姓什麼,永遠都是我女兒。名字是她的, 女兒是我的。

當節目裡主持人和各位觀察員、家長們互相認識環節提到了孩子的姓隨父親還是隨母親這個話題,夢婕爸爸說,“名字只是代號,不管她姓什麼,永遠都是我女兒。名字是她的, 女兒是我的。”原來蔣夢婕生下來原先是跟爸爸姓叫徐夢婕的,上小學的時候媽媽說能不能隨她姓蔣,夢婕爸爸同意了,後來就叫蔣夢婕。生活中一般情況下默認的子女隨父姓,也有一些是三個字,父姓加上母姓加上自己的名,極少數也有隨母親姓的。

姓的由來是原始母系社會得來的,這表示同出一個母系氏族的血緣符號。進入父系社會後,到了男人說了算的時代。在父系社會出現的產物一定要由強勢的一方來制定它的規則,所以兒女就隨父姓了。幾千年的思維定式,造成了人們打心底裡認同了這個規則,所以子女隨父姓更多的是一種習慣和規矩,但是並不是一定要這樣的。

婚姻法第22條中提出了明確的說法: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因為現代社會男女平等,孩子到底想跟誰的姓,需要父母在一起商定。

夢婕爸爸同意孩子隨媽媽姓這一點還是比較開明的。


《我家那閨女》蔣夢婕爸爸思想通透超前衛,網友直呼太棒了

終身學習,保持身體健康,儘量不讓孩子操心。

蔣夢婕一家吃早飯閒聊的時候,夢婕爸爸跟女兒說到老人身體健康這一話題,夢婕爸爸說,“如果父母身體不好,躺在床上生病了,打電話給你,你心裡也不踏實,你要想來看的話你又忙又沒時間,如果你不來看,我們生病了,兒女也不過來看一眼,我們心情又不好。所以我們要儘量保持身體健康。”這一點完全理解,我們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這樣的新聞,比如獨居老人病死家中,或者留守老人孤寂晚年,子女在大城市長年難回家等等。人到老年,一是內心孤獨,需要小輩關愛和陪伴,另外身體每況愈下,萬一生病住院,子女不在旁邊,確實很難過。

夢婕爸爸日常喜歡學習和閱讀,有一期節目中夢婕爸爸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在看《百年孤獨》,閱讀開啟一天。而且夢婕爸爸學英語已經四年了,平常在家裡都會跟女兒用英語簡單的對話。說起學英語的初衷,在觀察室時說的是為了旅行,自由行的時候可以幫助到。其實在家裡的時候,開玩笑地說學英語是為了防止老年痴呆,保證大腦活躍。

就像蔣夢婕爸爸學英語一樣,我們的鐘南山爺爺84歲依舊體格健朗,在一檔節目中分享了他的健身配方:2004年他曾做過一次支架手術,之後一直保持每週運動的習慣。一週一般3次到4次,先是快走,然後跑步,一共20~25分鐘,然後做拉力和2~3組雙槓,每次15~20下,之後是仰臥起坐和單槓。網友們一個個都震驚了!爺爺的肌肉量,大多數20多歲小夥子都自嘆不如啊。

活到老學到老,保持身體健康,對自己好,也是為了子女好。


《我家那閨女》蔣夢婕爸爸思想通透超前衛,網友直呼太棒了

我的生死觀是慢慢地老,快快地死。

有一期夢婕爸爸和孩子聊著聊著話題沉重,提到說,“我們作為父母,儘量保證身體健康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理想的狀態就是慢慢地老,真要離開的時候就快快地死。否則的話兒女就辛苦了,我們肯定儘量不給兒女添麻煩。”這一觀點一出引起網友熱議。

這一觀點讓我想到瓊瑤阿姨寫過一封給兒子兒媳的公開信,預約自己的告別,裡面提到“生時願如火花,燃燒到生命最後一刻。死時願如雪花,飄然落地,化為塵土。這漫長的人生,我沒有因為戰亂、貧窮、意外、天災人禍、病痛……種種原因而先走一步。活到這個年紀,已經是上蒼給我的恩寵。所以從此以後,我會笑看死亡。不論我生了什麼重病,不動大手術,讓我死得快最重要!在我能作主時讓我作主,萬一我不能作主時,照我的叮囑去做!絕對不可以插各種維生的管子,幫助我沒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計讓我痛苦的活著,意義重大。

我覺得夢婕爸爸的慢老快死觀點跟瓊瑤阿姨的這個觀點不謀而合。記得我高中的時候奶奶七十多歲,身體不太好,摔了幾次跤之後就更嚴重了,後來生活不能自理,加上老年痴呆,基本就像個老小孩。那三年由爸爸、叔叔、姑姑幾家輪流帶,最後半年基本下不了床,眼見著一米七的個子瘦成骨架一般,大人們很辛苦,也有怨言,奶奶過世的時候父輩們雖然有失去至親的痛苦,但是感覺上對大家也好像是個解脫。我外婆是白血病晚期,突然發病到住院到過世不到一個月,這期間身體疼痛,吃不進東西,身體插滿了管子維繫最後的生命,媽媽說當時看著外婆流著眼淚說不出話,就整天地陪著她哭。還說外婆辛辛苦苦了一輩子沒有享福,到臨死前還受罪,但是要是跟很多癱瘓在床多年的老人比外婆又算得上好的。

人生最無奈的事,是不能選擇生,也不能選擇死!好多習俗和牢不可破的生死觀念鎖住了我們,時代在不停的進步,是開始改變觀念的時候了。


《我家那閨女》蔣夢婕爸爸思想通透超前衛,網友直呼太棒了


你可以結婚,可以不結婚,這是你的自由。

關於結婚和生活,夢婕爸爸說,“對女兒沒有要求,你可以任意選擇你想要的生活,你可以結婚,可以不結婚,這是你的自由。 現在是多元社會,你可以根據你的需求你的想法去選擇你想過什麼樣的人生。”

“比如一個人活到八十歲,到七十五歲之前身體都是健康的,七十五歲之後身體健康下降需要人照顧。但是如果你二十五歲不結婚,那到七十五歲裡面五十年沒有孩子你會很輕鬆,就看你怎麼選擇了。你選擇家庭歡聲笑語、兒孫滿堂,這是一種選擇,那如果我每天喝一杯茶,看看書,曬曬太陽,它也是一種選擇。”

是啊,時代不一樣了,就像以前一個家庭可以生五六個、七八個孩子,那是因為家庭需要勞動力,可是現代這個社會普通家庭養一兩個孩子都覺得壓力巨大。現代社會離婚率高,結婚率低,隨之而來的老齡化、少子化。生活節奏快,發展迅速,年輕人焦慮,壓力大,晚婚、不婚、丁克都很正常。生活方式沒有對錯,尊重每一種生活方式,努力過好自己的人生就好,快樂最重要。


《我家那閨女》蔣夢婕爸爸思想通透超前衛,網友直呼太棒了

其實時代在迅速的往前發展,父輩像夢婕爸爸這樣能夠試著接受新時代的思想,多學習,多與年輕人交流,能夠更快樂的度過每一天,也是兒女們樂意看到的。而作為兒女,不管多忙,耐心一點,多幫助他們去學習新科技,多溝通,多理解,相信兩代人可以很愉快的相處的。

如果你家裡有催婚的爸媽,快安利他們看《我家那閨女2》,快來pick夢婕爸爸吧!當然也可以分享我的文章給他們哦。歡迎轉發!

#心晴計劃##我要上頭條##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