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哥,是我們貧困戶的貼心人!”

-----漢濱區洪山鎮牛山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易長橋幫扶事蹟側記

在蜿蜒曲折的漢江河畔,在層林盡染的茫茫牛山,有一位當地村民尊稱為“橋哥”的駐村幫扶幹部,這名幹部不是別人,正是時任漢濱區洪山鎮畜牧站站長擔任洪山鎮牛山村駐村工作隊隊長易長橋同志。駐村工作隊因他年齡比其他隊員年長,其他隊員對他都以“橋哥”稱呼。

自2016年易長橋被洪山鎮鎮委選派到牛山村擔任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後,他帶著對農村的熱愛和群眾的感情,充分發揮精準扶貧滴灌“管道”疏導作用,圍繞“六個精準”,緊扣“兩不愁、三保障和57”標準,進村組、入農戶、奔走于田間地頭,排查摸底、研究村情戶情,帶領駐村工作隊與村“三委”班子一道共議貧困村、貧困戶脫貧大計,撲下身子傾力幫扶,精準施策,天長日久,他的勤懇,他的執著,他的憨厚,同牛山村幹部群眾結下了深厚感情,群眾視他為知已,見他都以“橋哥”為稱謂。

“橋哥,是我們貧困戶的貼心人!”

“橋哥,讓我生活有了出路!” 牛山八組孤身一人的柯佰良因腿殘疾,生活比較困難,性格孤僻。易長橋瞭解實際情況後,無論自己手頭工作安排的有多麼緊,他常抽空都要到柯佰良家去坐坐,聊聊家常,開導開導,時間一長,柯佰良變了,性格變得開朗起來,覺得自己年輕不能窩在家裡,應該出去闖闖,但能力有限無所適從。易長橋看到求助的目光,渴盼的眼神,他主動電話聯繫,網上查詢,託親戚、託朋友、託同學,終於為柯佰良找到一份適合的務工場所。收入增加了,生活改變了,柯佰良對生活充滿信心,每隔幾天就給易長橋打個電話,發個短信報平安。正因為有了易長橋的交友幫扶改變了柯佰良人生,柯佰良逢人感慨地說:“橋哥,讓我生活有了出路”。

“橋哥,是我們貧困戶的貼心人!”

“橋哥,幫我住上了新房!” 貧困戶劉忠省家庭人口2人,因交通條件落後致貧,2017年7月在防汛連續排查過程中,發現因連雨導致劉忠省房屋出現險情,隨時有坍塌危險,易長橋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顧不得休息,積極動員、苦口婆心做工作要求劉忠省撤離到其弟家裡,當時劉忠省及其母親堅決不願撤離。險情就是命令,為了群眾生命安全,他果斷的冒著大雨強行將其母親轉移到安全地點,並及時給租房子臨時居住。考慮到該戶住房實際情況,徵得劉忠省本人同意,2018年8月易長橋經過同多方協商在公路邊為劉忠省啟動了危房改造重建工作,同年底搬入新家的劉忠省看著潔白漂亮的新房子,他笑的合不攏嘴,拉著易長橋的手激動的說:“橋哥,謝謝你,是你幫我住上了新房”,易長橋臉上也露出燦爛笑容。

“橋哥,是我們貧困戶的貼心人!”

“橋哥,是我們貧困戶的貼心人!”

“橋哥,使我娃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在每月入戶走訪幫扶中,易長橋特別關注貧困戶家中有上學的學生。依據村上上學學生一般都在週末回家規律,他經常放棄自己休息時間,到有學生戶的農戶家中和學生談心,鼓勵學生不負韶華,勤奮學習,要用知識來改變貧窮面貌。去年8月的一天,他和以前一樣,每月對貧困戶逐戶走訪,到牛山八組雷和興家中走訪時,瞭解到該戶孩子平時學習成績優異而高考落榜,因家境貧寒,復讀困難,情緒低落,決定外出務工放棄繼續復讀上大學情況,易長橋針對這個問題,整個8月他不知上門多少趟,到家多少次對孩子深入淺出的做思想工作,給孩子耐心講解社會發展與知識之間的重要關係,通過引導和鼓勵,最終重新點燃孩子重讀意願,在易長橋與區幫扶部門衛生監督所負責同志共同幫助與支持下,9月份孩子重返校園,學習成績日益不斷提升,對未來充滿美好希望。雷和興看到眼裡甜在心裡,常常對鄰居感慨地說:“橋哥,使我娃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橋哥,是我們貧困戶的貼心人!”

“橋哥,是我們貧困戶的貼心人!”

對於易長橋來說,類似這樣的幫扶事例舉不勝舉。近年來,不管是他自己包幫的貧困戶,還是村上其他人所幫扶的貧困戶,只要找到他,總能看見他為群眾解決困難和問題而忙碌的身影。雖然這些都是一個幫扶幹部應盡職責,但從他履行職責中可以看的出他是真正把貧困戶當成親人,通過他的不懈努力與付出,村上貧困戶日常見面在一起諞閒、嘮嗑時,總是每每聽到他們由衷說到:“橋哥,是我們貧困戶的貼心人!”這種充滿感情、充滿真情的讚譽和好評,正是易長橋在平凡的崗位上嚴守初心,牢記使命的真實寫照。(文、圖/易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