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开谣言,我只想好好喝一杯酒

葡萄酒十大误区 上

作为一个葡萄酒行业的工作者,传播葡萄酒知识和文化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在与学员或者客户沟通时,难免会遇到一些啼笑皆非的问题。比如:“这酒瓶子太轻了应该不是什么高档酒”、“只有XX国家的酒才是好酒”。那今天我就带大家盘点一些最近遇到的关于葡萄酒的误区。

No.1

醒酒=将酒倒入醒酒器

破开谣言,我只想好好喝一杯酒

这一点确实是很多人都会有的误区。或许是影视作品,或许是平日的餐厅,不知从何而来的默认,开酒时总会想着第一时间将酒倒入醒酒器中,好像这才是葡萄酒仪式感的正确打开方式。不可否认,将有着红宝石般色泽的酒液倒造型独特的透明醒酒器中,确实是一件蛮具有艺术气息的行为,但是实际上从品尝来说,需要用醒酒器去醒的酒还是葡萄酒中的少数,并且你最好对这瓶酒的个性了然于胸,这样才会避免将一瓶好酒醒过头的尴尬,如果那样你只能对着一瓶酸涩的酱菜味液体默默流泪了。

首先大部分葡萄酒不需要专门醒酒,再者对于一瓶需要醒酒但自己第一次接触的酒款来说,使用瓶醒是一件更保险的事情。将酒倒出一杯,使有限的空气进入瓶中,再将塞子塞上,让空气在内部温和的醒酒,将倒在杯中的酒慢慢晃杯,感受空气和时间给它带来的变化,既不会让你等待的无聊,也可以对这瓶酒的醒酒时间做一个预估。在最好的状态喝下它才是对酒最大的尊重。

No.2

葡萄酒年份越老越好

破开谣言,我只想好好喝一杯酒

作为文明古国的儿女,对于有历史沉淀的事物我们总是会高看一眼,喜欢老物件已经成为我们的天性。不过作为食品的葡萄酒,虽然比普通食物更耐保存,但是它也是有生命的,会经历从稚嫩到衰老的过程,只有在它壮年时去品尝,才会了解它所有的美好。所以掌握酒的适饮期是成为葡萄酒达人必修课。

简单来说,较为廉价的酒款最好在两三年内喝掉它,而较为昂贵的酒比如:1855年梅多克及苏玳产区列级名庄协会(Grands Crus Classes en 1855 Médoc & Sauternes)中酒庄所酿的酒,它们的适饮期和不同的年份有很大关系,好的年份可以保存更久也会有更长的适饮期,而想要了解它们的适饮期可以从各类专业杂志和酒评人的Tasting Notes中得到答案。

No.3

廉价葡萄酒才使用螺旋塞

破开谣言,我只想好好喝一杯酒

在葡萄酒的历史中,螺旋塞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不过它所经历的波折丝毫不比其他的配件少,在发明之初,螺旋塞被使用在烈酒酒瓶上,之后被一家澳大利亚公司看中,将其引进使用在葡萄酒瓶上。在其发展的初期也遭遇到消费者的不理解,甚者被抗议使用螺旋塞,认为是一种无底线的妥协成本。后来人们慢慢发现螺旋塞非常适合用来保存那些追求新鲜易饮的葡萄酒,而且不会有软木塞污染(TCA)的危险。

尤其是在追求新鲜纯净风格的新西兰,螺旋塞是这类酒最好的伙伴,之后在澳大利亚、智利等新世界国家也普及开来,如今越来越多的旧世界国家的酒庄也在尝试螺旋塞的使用,在德国已经是极为普遍的事了。所以螺旋塞只是装瓶方式的一种,与贵贱无关,只看酿酒人所追求的风格而已。

No.4

只有新手才喝甜型葡萄酒

破开谣言,我只想好好喝一杯酒

对于刚接触葡萄酒的朋友来说,比起高酸度或者单宁较高的干型葡萄酒,一款甜型的葡萄酒更容易让人所接受。久而久之有的人认为只有葡萄酒小白才喜欢喝甜的葡萄酒,真正懂酒的人要喝干型葡萄酒,如果真的这样想,那很遗憾,你有可能错过很多顶级好酒。

像法国苏玳产区(Sauternes)酿造的贵腐葡萄酒,匈牙利托卡伊(Tokaj)贵腐葡萄酒以及德国酿造的逐粒精选葡萄干葡萄酒(TBA)和冰酒(Elswein)。这些都有价值不菲的顶级甜酒,其复杂度和细腻程度丝毫不逊于任何顶级干型葡萄酒。

No.5

选酒不考虑配餐

破开谣言,我只想好好喝一杯酒

有一次遇到朋友咨询,他晚上要和朋友聚餐,问我:“带这瓶去怎么样,档次够不够?”我看着他发来的一张干红葡萄酒的照片,回复说:“酒不错,风格讨喜容易让大家接受。”突然想起不知道他晚上准备吃什么,随又多问了一句,结果他回复说要去吃日料。庆幸我多问了一句,不然聚会吃的不愉快却成了我的罪过了。

哪怕再清淡风格的干红,都很难不抢日料这种清淡料理的风头。所以在挑选葡萄酒的过程中,与其在意葡萄酒的价格和档次,更需要在意的是酒与餐食的搭配程度,好的餐酒搭配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是作者遇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下一篇会再分享一些关于葡萄酒误区的解答,有兴趣想了解如何能好好享受一瓶葡萄酒的朋友,可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UAWS葡萄酒烈酒城市联盟,里面有各类葡萄酒文章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