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跌落神壇 創始人套現走人

Uber跌落神壇 創始人套現走人

最慘創業者?

文/香羽

12月25日,Uber創始人兼前CEO卡蘭尼克宣佈將退出Uber董事會,從2019年12月31日生效。

此前,在11月初Uber解禁期結束後,卡蘭尼克便不斷減持股權,目前已拋售了其原有持股的90%,業內分析,卡蘭尼克可能會清空其持有的全部Uber股權。

隨著Uber的崛起而聲名鵲起的卡蘭尼克,最終還是與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分道揚鑣,Uber官方稱,卡蘭尼克辭職後,將專注於他的新業務和慈善事業。

在創辦Uber之前,卡蘭尼克經歷了兩次不怎麼成功的創業。

和眾多大佬一樣,卡蘭尼克的創業少不了“最重要的一步”——輟學。

1998年,21歲的卡蘭尼克從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輟學,並和朋友一起創辦了Scour網站,即擁有各種資源的盜版網站,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P2P文件下載資源搜索引擎。

兩年後,Scour網站被好萊塢29家公司起訴侵權,被索賠2.5億美元。由於卡蘭尼克無法拿出如此鉅額的賠款,起訴的公司與他庭外和解,Scour賠償了100萬美元,卡蘭尼克的第一次創業就此告終。

一年後,卡蘭尼克重整旗鼓,與原班人馬創辦了Red Swoosh公司,將個人向的Scour分享技術改造面向企業的軟件產品,再度創業。

公司成立初期,卡蘭尼克費盡千辛萬苦拉來的第一位投資人,卻在簽訂協議的當天遭遇“911”,投資、投資人都“沒了”。卡蘭尼克一下回到了原點,雪上加霜的是,公司合夥人看不到前途,拉著大半的團隊成員跳槽去了索尼,卡蘭尼克又因為發不出剩下員工的工資被起訴。

最後,只有卡蘭尼克堅守公司。為了撐起公司,他親自開始推銷業務。

在努力下,不少曾經起訴過卡蘭尼克的好萊塢公司冰釋前嫌,成為了他的客戶。2007年,一家技術公司出資1900萬美元將Red Swoosh買下,歷經六年,卡蘭尼克終於嚐到了創業的甜頭。

2008年,卡蘭尼克又有了創業的想法。那時,卡蘭尼克與坎普在寒冷的雪夜一直等不到出租車,一個想法誕生了出來——開發一款在手機上隨時隨地就能一鍵打車的軟件。

2009年3月,兩人一同創辦了UberCab公司。2010年6月,Uber在舊金山正式開展業務,儘管定價高於出租車,但方便快捷的打車方式讓 Uber迅速火爆。同年10月,當地部門以公司沒有出租車運營牌照為由,要求Uber停止運營。卡蘭尼克對這個要求的反應簡單粗暴,

將公司名稱為Uber,不再提及Cab,即出租車,繼續運營。

儘管有了兩次艱難的創業經歷,卡蘭尼克在對待公司發展上依舊保持著激進的態度。

2017年,年僅8歲的Uber已然覆蓋了全球70多個國家,400多座城市。在快速擴張的背後,則是鉅額燒錢,入不敷出。

此外,卡蘭尼克與投資人有個巨大的分歧——上市時間,卡蘭尼克曾多次表示Uber不著急上市,越晚越好,而對投資者來說,公司越早上市越好。

於是,2017年集中爆發的公司醜聞成為了讓卡蘭尼克退出公司的最好理由。

1月份,美國總統特朗普針對七個穆斯林為主的國家頒佈禁令,引發紐約市出租車司機在肯尼迪國際機場大罷工,Uber卻宣佈自家會繼續提供機場接送服務。用戶自發發起了 “Delete Uber”活動,那一週末Uber的出行量銳減10%。

2月份,一位前Uber女性工程師Susan Fowler公開發文,抨擊自己在Uber受到的性騷擾,以及Uber對此視而不見甚至反過來稱她為“一個麻煩”。

同月,谷歌旗下的無人駕駛汽車公司Waymo將Uber告上法庭,稱谷歌前高管在離職谷歌前竊取了公司的機密技術信息,成立了自己的無人駕駛Startup,並把這家Startup賣給了Uber。

6月初,倫敦發生恐怖襲擊,人群疏散時候,Uber採用了“峰值加價”策略,已經引起公憤,被指責為趁火打劫。

在2017年6月11日,Uber董事會的一場特別會議後,卡蘭尼克無限期休假,眾多高管紛紛離職。

兩年後,Uber上市,創始人卡蘭尼克套現離開了Uber,開始了自己的新一輪創業——幽靈廚房,即只針對外賣的商業烹飪空間。他稱,這個空間是WeWork與Uber的融合,希望新的創業不會再重蹈覆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