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旱!十年一遇


云南,大旱!十年一遇

据云南省水利厅消息,受降水总量少、时空分布不均,以及河道来水偏少、全省库塘蓄水少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云南正遭遇近1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云南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文良泉介绍,到4月15日,全省有100条河流断流,180座水库干涸,140眼机电井出水不足,目前农村因旱造成147万人、41万的大牲畜饮水困难,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460万亩


云南省水利厅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全省已投入抗旱资金5.46亿元,抗旱人数113.35万人,机动运水车辆13.11万辆,抗旱浇灌面积达219.07万亩,临时解决受灾地区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针对云南出现的严重旱情,17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云南省紧急下拨中央防汛抗旱补助资金1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受灾地区做好抗旱救灾工作。目前,云南省12个州(市)73个县(区)已组织实施502件抗旱应急工程,

计划解决和提升应急供水人口316.5万人


1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年

每年入冬至次年开春,云南都少雨。

记者从云南省水利厅获悉,截至4月15日,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60万亩,其中轻旱351万亩,重旱94.5万亩,干枯14.7万亩;缺水缺墒面积133万亩;100条河道断流,180座水库干涸,140眼机电井出水不足;因旱造成147.79万人、41.7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库塘蓄水61.1亿立方米,比2019年同期少蓄10%。

云南,大旱!十年一遇

2019年降水总量少、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河道来水偏少、全省库塘蓄水少,局部地区严重不足,是造成去冬今春城乡旱情严重的主要原因。从目前旱情及影响程度看,2020年的旱情是2010-2011年云南百年大旱之后,1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年。

这些地方旱情还将加重

从气象、水文预测分析和云南季节性干旱突出特点分析,2020年全省大部分地区春季(3—5月)将进入气象干旱快速发展期,干旱强度总体将较常年偏重,并将持续至初夏雨季开始前。

云南,大旱!十年一遇

滇中西部、滇西北和滇西东部气象干旱将逐渐发展,滇中以南地区由于前期降水量异常偏少,干旱将持续向深层次发展,影响强度进一步加重,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发生重大干旱风险很高,普洱、玉溪形势非常严峻

随着时间推移,河道来水偏少将导致溪流断流、库塘蓄水更加不足,蓄水总量将快速下降;楚雄、昆明、玉溪和大理可能出现连片旱情,文山、红河、普洱、西双版纳面上旱情将会持续扩大,保山、德宏面上旱情将有一定发展,丽江、怒江、迪庆、昭通、曲靖旱情将有分布。

全省已投入113.35万人抗旱

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抗旱工作。年初省政府安排抗旱资金5000万元,支持有关州市提前实施抗旱调水工程及减灾救灾工作。对抗旱工作的全面部署,提前谋划,采取强有力措施抓好抗旱工作,确保了去冬今春以来,特别是春节期间、疫情防御期间城乡供水安全,努力避免了旱情和缺水带来的影响。

省防指、省水利厅密切关注各地旱情发展,8次深入普洱、玉溪等地了解旱情、组织指导抗旱工作。指导各地利用2019年汛后有水可蓄的有利时机,全力增加库塘蓄水,努力实现了全省库塘蓄水80亿立方米蓄水目标任务,同时加强库塘蓄水等水源管理,厉行节约用水,严控管控计划用水

云南,大旱!十年一遇

提前指导普洱、玉溪等旱情较重的城乡及早谋划部署,紧急组织实施一批抗旱应急工程等备旱、抗旱措施。全省12个州(市)73个县(区)已组织实施502件抗旱应急工程,计划解决和提升应急供水人口316.5万人,其中323件已建成投入运行,

有效保障了城乡供水安全

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结合解决因旱临时农村人饮困难,针对2020年脱贫县制定了农村饮水安全挂牌督战方案。春节前组织督促各地通过送水、拉水储满饮水水窖,有力保障分散工程供水安全,春节期间玉溪、红河、文山、普洱、德宏等5个州(市)、21个县(区)、70个乡(镇、街道)坚持拉水送水保障供水,累计送水2.29万立方米,受益人口22、64万人次。


抗旱保生产形势严峻

目前,云南的抗旱工作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保障旱灾导致人饮难度大

普洱、玉溪、西双版纳、临沧属于全省降水较充沛区域,人饮工程主要从山箐、泉眼、河道中取水,水源单一,加之居住分散、点多面广,如果旱情持续到5月底,预计将有很多乡镇、村组出现水源枯竭、水量减少的情况,拉水的距离越来越远,费用越来越高,饮水困难的群众越来越多,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保障农村饮水安全难度极大。

·抗旱保农业生产形势严峻

在当前库塘蓄水急剧减少、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双重压力下,大春生产用水保障难度加大,加之耕地由于长期干旱普遍缺墒缺水,很多地方烤烟、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只能实施易地育苗,按节令和计划完成大春栽种面积十分困难;作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的花卉、蔬菜、甘蔗、茶叶、中药材、核桃、橡胶等主要经济作物面临减产;大量牲畜饮水困难,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可能性增大,农民增收形势异常严峻。

·当前抗旱资金缺口大

虽然前期云南省各级财政都加大抗旱资金投入力度,去年春夏、冬春干旱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受灾程度深、群众困难多、旱区灾情重,特别是后期旱情仍在呈加快加重发展趋势。当前各重旱区急需投入资金3.57亿元实施抗旱应急工程补水措施,增辟水源保障城镇供水。随着后期旱情加深加重、蔓延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还会不断增加,按最不利情况是全省需投资22.8亿元,建设869件抗旱应急工程才能解决旱期间生活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需求。

云南,大旱!十年一遇

下一步,我省将强化组织指挥协调,全力保障城乡供水,严格水源调度管控,全力解决临时人饮困难,为工农业生产提供用水保障,积极争取国家帮助支持。

为什么干旱在云南反复上演

为什么干旱在西南会反反复复的上演,这一切还要从季风气候的前世今生说起。

云南,大旱!十年一遇

按照气候特点,全球气候类群可以大致分为:内陆气候,海洋气候,沙漠气候,热带气候和季风气候。各种气候类型都有自己的典型特征

季风气候是全球一种主要的气候类型,其典型特征是大气环流季节性反转所引起的干湿季交替。季风系统直接影响着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全球60%的人口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亚洲季风系统建立后,最大的环境效应就是降雨的季节性增强,形成干湿两季的显著变化,造成全年降雨的不均衡。

以云南为例,大部分地区全年80%以上的降雨集中在夏、秋两季(通常5月下旬到10月下旬),而冬、春季(通常11月至次年5月上旬)降雨通常少于全年降雨总量的15%

雨季前和雨季中,森林的外貌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季风气候条件下,雨热同期非常有利用于农作物的生长。然而,

在季风气候下,冬春季干旱就是一种常态,森林火灾也是一种大概率的事件。

云南,大旱!十年一遇

显示同一地点雨季前和雨季后的森林外貌以及昆明50年降雨图

自从中新世以来,亚洲季风的格局的就基本形成,在全球气候的背景下,诸如,北极冰盖的形成,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改变,第四纪冰期等地质事件的影响下,季风的强弱会发生一些改变,比如我们对古气候的重建表明,

从中新世到上新世,在云南,季节性进一步的增强,降雨更加的集中于夏季

但是,在总体上现代季风气候所带来的以冬春季为干旱的气候特征就不会改变。认识这一气候特征,有助于我们科学合理的应对冬春季干旱,和冬春季在我国西南频频发生的森林火灾。

以滇中为例,2010年也出现程度和今年不相上下的冬春季干旱,再查气象记录,类似的干旱也时有发生,甚至呈现出周期性的规律。冬春季干旱就是云南气候特征的一种常态

受干旱影响较大的滇中地区,全年的降水并不算少。昆明的全年降雨在800到1200毫米左右,但是这些降雨大多数是集中在雨季,也就是7-9月之间。如果我们能够兴修水利,做到科学合理的蓄水,冬春季的干旱的影响就会大大降低

消息来源:央视财经 开屏新闻 科学网

云南,大旱!十年一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