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街裁員140人!股價跌了九成以上,電商日子也不好過了?

這些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上網隨手隨時可及,網購也是方興未艾,電商平臺也如春筍一般,出現了眾多電商平臺,如某寶某貓某東某多多某品彙等,這些平臺也是競爭非常激烈,網絡時代更為殘酷,贏家通吃總是不斷在上演。

蘑菇街裁員140人!股價跌了九成以上,電商日子也不好過了?

根據一封發佈於4月17日的蘑菇街內部員工信顯示,蘑菇街將進行裁員,約有140名員工受到影響,大多數是新員工,其中還有去年剛畢業入職的應屇大學生。蘑菇街回應裁員稱:人員優化首先是基於業務結構的正常調整。蘑菇街股價也是持續下跌,截止至當地時間4月17日收盤時,蘑菇街股價為1.04美元,總市值1.11億美元,和上市當日相比,市值縮水96%以上。蘑菇街"至暗時刻":裁員14%,股價大跌,直播業務負責人金婷婷(花名洛伊)離職。另外,此次蘑菇街道裁員之前,其高層人事震盪已有一個月左右。3月底,蘑菇街公告稱,高級副總裁曾憲傑因個人原因離職。隨後,3月31日,蘑菇街公告稱公司CFO吳婷辭職。

蘑菇街裁員140人!股價跌了九成以上,電商日子也不好過了?

我們表面看到的是電商領域發展得如火如荼,這也只是作為一個消費者看到的場景,但是如果是站在賣家的角度去看,也許很多人就會有不同的感受,因為電商領域的競爭也已經變得足夠激烈了。無論是電商平臺還是網店小賣家,任何一個行業,經歷了野蠻生長的時期,最終都是會迴歸平靜。每天都有大量店鋪消失,不管是電商,還是實體店。只不過網店的消失,我們感覺不到,實體店關門卻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

對於蘑菇街而言,很多時候選擇做得不錯,不得不說,在很多時候蘑菇街踩點踩得蠻準的,比如社交電商、內容電商、直播電商等,以直播電商為例,蘑菇街2016年就上線了。可如今這位模式先行者似乎並沒有成為這個領域的"大哥"。典型的"起大早趕晚集"。比如直播,明明最早佈局的,從主播網紅資源上看,蘑菇街似乎也缺乏如諸如李某琦、某婭這般的頭部網紅。也沒有某寶、某東的品牌和流量,也沒有抖音快手的網紅孵化能力。蘑菇街就像看起來很勤奮的學生,但始終考不到好成績那樣,"她經濟"也未必就是包治百病的"良藥"。數次轉型自救的蘑菇街,不斷在"她經濟"中尋找著一個又一個解藥,或許蘑菇街自己也不確定是否能夠找到翻身的"解藥"。

蘑菇街裁員140人!股價跌了九成以上,電商日子也不好過了?

實體經濟下行,消費市場萎縮,再加上競爭激烈,僧多粥少,就目前看來,直播帶貨領域的馬太效應非常明顯。頭部玩家流量大,供應鏈完善且強大,因此議價能力較強,全網"直播最低價"本身就自帶流量。而蘑菇街想要通過直播"破圈",或許在落地上並不容易。大魚會越來越強大,且大魚吃小魚的過程卻愈演愈烈,小魚只有慢慢消亡或者苦苦掙扎了。

蘑菇街裁員140人!股價跌了九成以上,電商日子也不好過了?

現在電商的很多生意被大v,微商還有直播搞走了,頭部網紅的影響力太大了,其實這個疫情其實對線上銷售應該影響不大,甚至還有好處,畢竟大家都少去上街上商場了,但蘑菇街居然還能跨,這應該審視一下自己的原因才是,是否經營策略有問題?任何形式的模式創新都是有周期的,所謂風口也自然有風停的時候,隨著"她經濟"熱度逐步冷卻,市場迴歸理性,幾番折騰收效甚微,蘑菇街的競爭力何在則是需要其深入思考的問題。網絡時代不僅僅是二八定律,甚至一九定律也不為過,快魚會吃掉其它的慢魚的。沒有兩把刷子,電商日子也會不好過的。小編拋磚引玉,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各抒己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