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仙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神仙

古人為帝王將相立傳,有“本紀”,有“列傳”,當然也為才子立傳,為烈女立傳,總之,這些傳主人物事蹟都是史上真實存在的,或家世顯赫、或豐功偉績、或才傾古今。西漢劉向編撰的古典小說《列仙傳》則奇思異想,首開為神仙立傳的先河,記載了古代71位神仙的行跡。

神仙來無影去無蹤,真的存在嗎?

科學昌明的今天,我們都是無神論者,當然持否定的態度,可是古人不這麼看。他們認為還有一種人物,跟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皇后烈女迥然不同,生活方式、風神氣度、人生志向與凡人大異其趣,神龍見首不見尾。這些人就是神仙吧。

其實,剔除掉仙異的成分,《列仙傳》是一部很好的小說作品。那麼,這部幻想作品裡的神仙究竟有什麼特點呢?

《列仙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神仙

1、列仙大都不是天生的

與希臘神話不同,《列仙傳》裡仙人們除了極少部分,都不是天生的。

希臘神話中,神族是神族,人類是人類,雖然他們當初混居於大地之上,還是有區別的,神族長生,而人類生命有限。

神族社會生活簡直就是人類社會的翻版。暗黑的有父子因權利而相殺,兄弟因利益而相殘。百神之神宙斯娶了七個妻子,還有無數婚外戀;神後赫拉嫉妒、兇狠,對宙斯的情人和私生子可說無惡不作。

掌管大地的百神大都是宙斯和他的妻子、情人所生的兒女。

一句話,希臘神話裡面是一個複雜的神的社會,善與惡都有突出呈現。每一個神本身都是神的子女。

而古典小說《列仙傳》裡的神仙們,可能沒有關於他們父母的詳細記載,但有一點是確定的,他們大都是實實在在的人,比如范蠡、呂尚、東方朔等等,還是歷史上有記載的著名的人物。

這些塵世人中的異人,因為特別的能力或品行,或者特別的際遇,尤其是經過後天的長期的修煉,最後才成了仙。

而且,列仙雖然是人,和凡人卻很少有親密的關係,他們往往獨居;仙人和仙人之間也沒有緊密的社會聯繫,少有波瀾壯闊的戰爭史,他們是不爭的。

他們很少結婚,也鮮有子女。希臘的宙斯見到美女不管是神是人就開始狂追,而中國的列仙們聽說有人慾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馬上逃得遠遠的。

他們超凡脫俗,是”世外高人”,在人間時隱時現。

《列仙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神仙

2、百行百業的人都能成仙

與帝王將相排排座不同,小說《列仙傳》裡的神仙們來自民間各行各業,且是本行業中的頂級高手。

有養雞專業戶:

祝雞翁者,洛人也。居屍鄉北山下,養雞百餘年。雞有千餘頭,皆立名字。暮棲樹上,晝放散之。欲引呼名,即依呼而至。

有磨鏡老人:

負局先生者,不知何許人也,語似燕、代間人。常負磨鏡局徇吳市中,磨鏡一錢。

有釀酒師:

酒客者,梁市上酒家人也。作酒常美而售,日得萬錢。

除了這三位,寧封子,掌管製陶;呼子先,占卜師;陶安公,鑄冶師;子胥,牧豬吹竽

。文賓,賣草鞋。陰生,乞兒。鹿皮公,木工,舉手能成器械,等等。

從這些記載裡可以看到,至少是西漢《列仙傳》成書以前,農耕之外,社會上就有了各種行業的人了,每一行中的高手,將本行的工作做到極致,都可以成仙。可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神仙。

馬師皇者,黃帝時馬醫也。知馬形生死之診,治之輒愈。後有龍下,向之垂耳張口,皇曰:“此龍有病,知我能治。”乃其下口中,以甘草湯飲之而愈。後數數有龍出其波,告而求治之。

馬師皇當馬醫,很正常,醫術高超,也很正常。為了極誇他的醫術高明,後面的故事出彩了:天上的龍生病了,受不了了,只好下來找馬師皇求救。這樣的事次數多了,後來,龍乾脆把馬師皇給接走了。

讀著讀著,成仙,怎麼像是對各個行業中優異人物的讚美和嘉勉。

《列仙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神仙

3、列仙食物習慣獨特

小說《列仙傳》最後的讚辭中,關於究竟有沒有神仙的存在,涓子是這麼推斷的:

 道治非一,若夫草木皆春生秋落,必矣,而木有松柏檀之倫百八十餘種,草有芝英、萍實、靈沼、黃精、白符、竹、戒火,長生不死者萬數。盛冬之時,經霜歷雪,蔚而不凋。見斯其類也,何怪於有仙邪?
 

意思就是說:草木照道理都是春生秋落的呀,可是松柏檀之類的樹一百八十多種,還有好多草比如竹子啊、芝英啊、靈沼啊等等數以萬計,都長生不死。它們在隆冬之時經霜歷雪,依然茂盛而不凋零。不是有仙存在會這樣嗎?有什麼值得懷疑的呢?

或許正是因為對植物的敬畏和崇拜,列仙們大都以植物為食。

赤將子輿“不食五穀,而百草花”;呂尚“服澤芝地髓”,也就是荷花和枸杞; 能使火的師門“食桃李葩”;愛彈琴的務光“服蒲韭根”;管理匠作的仇生“常食松脂”;活了八百多歲的彭祖“常食佳芝”; 陸通好養生“食橐廬木實及蕪菁子”; 愛西施的范蠡“好服桂飲水”; 寇先以釣魚為業“好種荔枝,食其葩實焉”

;膚色時黑時白的桂父“常服桂及葵”;赤鬚子“好食松實、天門冬、石脂”……

從這些食物來看,凡人所熱愛的雞鴨魚肉遭絕對摒棄,植物的花和實最受神仙歡迎。

花朵每年應時而開,千姿百態,美豔香氛,無法複製,令人衷心讚歎;樹木有旺盛的生命力,木實蓄樹木之精華,自帶無與倫比的能量。這是神仙們鍾愛它們的原因嗎?

或者,所食用的與眾不同,才是神仙與常人最重要的區別。

植物的花和實到底對成為神仙有什麼用,不得而知,毋庸置疑的的是,神仙們對植物的神秘功效有著充分的信任,徹底的臣服。

《列仙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神仙

4、對功名利祿的棄絕,對人間疾苦同情

神仙與凡俗的人相比,最大的特徵就是鄙棄榮華富貴、功名利祿,而“長生不老”!

你是帝王威威赫赫幾十年?“ 我長生。”

你有高官厚祿一輩子?“ 我長生。”

你才華蓋世,名滿天下?“我長生。”

你美人在抱,享盡齊人之福?“我長生。”

一旦長生不老就意味著擁有無盡的時間,擁有無盡的一切,意味著大自由,得大自在。在長生面前,皇帝豔羨得口水三千丈,拼命求取、有的甚至以一國之力追求而不得。

所以,漢文帝求訪賢臣賈誼,垂詢的不是民生,“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實在是可笑又可惱。

富貴者之所以追求長生,是因為捨不得人間享樂,想要世世代代萬萬年,純粹出於貪慾,而真正的神仙是:徹底捨棄這一切,還加上持久的修煉。

一旦成了仙,他們能知過去未來生死,反過來深入塵世,救世人於水火中。《列仙傳》中的諸多神仙,往來於塵世,或以醫術救人性命,或以示警救人災難,或行雲,或施雨,或管理人間不平之事。

這些神仙啊,躡足於花間,飄飛於林巔,悠遊於江渚,與鳥語,駕綵鳳,吹簫鼓琴,妙不可言,寄託著人們瞭解自然、融入自然的願望,也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