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諸葛亮“舌戰群儒”,反觀語言思辨藝術,既“能”說又“會”說

文/山城小哲

語言是一門藝術,經提煉之後是一門精華藝術。它是我們日常生活和交往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也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但“能”說就一定“會”說嗎,其實不然。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正常交往的時候,表情達意必須符合人物性格,必須達到讓對方信服的目的,這種語言思辨之“說”,才是我們交流的高級表現形式。

品諸葛亮“舌戰群儒”,反觀語言思辨藝術,既“能”說又“會”說

各種情緒通過言語表達

羅貫中《三國演義》裡有一齣戲非常精彩,那就是諸葛亮“舌戰群儒”。在這個橋段中,尤以諸葛亮對答張昭最為叫絕。

張昭先以言挑之曰:“昭乃江東微末之士,久聞先生高臥隆中,自比管、樂,此語果有之乎?”……孔明自思張昭乃孫權手下第一個謀士,若不先難倒他,如何說得孫權,遂答曰:“吾觀取漢上之地,易如反掌……

諸葛亮深知這次東吳之行意義重大,能否說服孫權聯吳抗曹,就看自己能否對付得了這群謀臣(重要說明:史實中並無諸葛亮舌戰群儒,這裡僅僅借文學作品來闡述觀點)。孔明本是儒雅之士,又代表的是皇室宗親,既要不失宗室禮數,又要說服對方,而眼前這些人物都是江東數一數二的謀士,所以諸葛亮要在臨場思辨中與他們進行舌戰,必須鎮定自若,氣定神閒。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諸葛亮聰明睿智暫且不說,由於他深諳三國局勢,在輔助劉備恢復漢室的行動中,又有民族大義精神作為支撐,所以從道義上來說,是有很強的群眾基礎的。另外,諸葛亮心裡清楚曹操的野心,假天子以令諸侯,先滅蜀後吞吳,所以目前即便軍事力量薄弱,但憑藉他對時事的把控,就斷定這次江東之行志在必得。下面感受一下臥龍先生的思辨之“說”。

品諸葛亮“舌戰群儒”,反觀語言思辨藝術,既“能”說又“會”說

諸葛亮論述聯吳抗曹的觀點

一、欲先攻之,必先守之。

打仗行軍有攻守之道,語言藝術也有攻有防。這裡的“守”,不是退讓、忍讓,而是讓對方充分表達,給對方自由說話的權力。這既是尊重對方,又能讓自己在對方說話間充分了解對方的話裡所包含的意思和態度。

諸葛亮在舌戰群儒時,進門沒有直接說出聯吳抗曹的想法,加之自己是來客,他知道在別人眼裡,自己肯定是“來者不善”之人,所以沒必要在事情沒辦成前就搞得不愉快,合作肯定也無望。

肅乃引孔明至幕下。早見張昭、顧雍等一班文武二十餘人,峨冠博帶,整衣端坐。孔明逐一相見,各問姓名。施禮已畢,坐於客位。張昭等見孔明丰神飄灑,器宇軒昂,料道此人必來遊說。

史料記載中,比較有名的六大說客有:蘇秦、張儀、陳軫、晏嬰、酈食其,還有毛遂 ,他們在各國間縱橫捭闔,思辨之術可謂稱奇。但像文學作品中,諸葛孔明這般被刻畫成“以一敵十”的霸氣,文韜武略的才情,還是很少見的。

首先,思辨之前,掌握對方情況。

諸葛亮一開始便知道江東名士甚多,尤以張昭最為有名。江東謀士多達20幾人,能言善辯之人很多,但諸葛亮知道,只要能把張昭這第一謀士“拿下”,此行目的十之八九就能達到。

其次,對方表明態度,我們不必“搶詞、奪理”。

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無聲的表情具有的交際效果是有聲言語的五倍。——汪福祥《奧妙的人體語言》

品諸葛亮“舌戰群儒”,反觀語言思辨藝術,既“能”說又“會”說

諸葛亮與張昭

我們靜而觀之而後處之。讓對方窮盡其詞時,我們也好知道對方的“套路”,才能更好地找出對方的破綻。這在語言思辨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致勝的關鍵。張昭當著諸葛亮的面,在眾謀士面前,細說管、樂之濟世之才氣,反諷諸葛亮的無能:沒能讓劉備站穩腳跟,反而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幾無容身之地等等。面對如此譏諷,諸葛亮沒有立即喝止,而是靜坐榻上,邊撫拭羽扇,邊極其冷靜地在一旁思考應答之策。

二、破立之間,攻守制衡。

昭曰:“近聞劉豫州三顧先生於草廬之中,幸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思欲席捲荊襄。今一旦以屬曹操,未審是何主見?”遂答曰:“吾觀取漢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劉豫州躬行仁義,不忍奪同宗之基業,故力辭之。劉琮孺子,聽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別有良圖,非等閒可知也。

面對張昭咄咄逼人之勢,孔明沒有及時對答,而是心中略加思索,待張昭說完,諸葛亮已早有攻防之策、應答之詞,隨即脫口而出。

思辨藝術講究的是知識儲備、臨場發揮以及對節奏的把控。一個回合中,對方說完後,就要快速回應,果斷出手。因為這個時候我們抓住了對方的“小辮子”,並且已經掌握了對方的“套路”,所以就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慢似四兩撥千金,快如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對方以致命的反擊,進而佔領語言高地

品諸葛亮“舌戰群儒”,反觀語言思辨藝術,既“能”說又“會”說

諸葛亮審時度勢

這裡須注意兩點:

一是我們要對思辨的主題考慮清楚,這也是在思辨之前就要了然於胸的。自己的優、劣勢一定要有熟悉的判斷,因為思辨雙方,就是要找出對方的弱點,從而“乘虛而入”。

二是不能自亂陣腳,即便對方人多勢眾,一時間處於思辨的下風,也要“盛氣凌人”,不能在氣勢上輸給別人。

康德曾經把認識劃分為感性、知性到理性。我們思辨過程,其本質就是對認知抗衡的過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過程,由激烈歸於平淡的過程。最終思辨雙方達成一致,即便是口有不服,但肯定最後也是心悅誠服。

三、蓄勢待發,一鼓作氣。

張昭被孔明的微言大義“懟”的啞口無言。席間,虞翻、陸績等人輪番攻擊,甚至拿出了蘇秦、張儀等說客之名,細數孔明之過。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孔明抓住時機,用史論結合、細數江東名流不堪往事的形式,逐個進行了言語還擊。諸葛亮在對答中還提到一點值得注意,他說大儒之人皆深明大義,又豈是這般舞文弄墨、善耍雕蟲小技之人呢,對那種賣國求榮、忘恩負義之輩進行了猛烈的抨擊。

觀察整個思辨過程,諸葛亮都有禮有節地把握了分寸和火候,動之有情,還之以理,又節節致勝。正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語表達,話說之前有沒有做到心中有數,甚至有沒有問問自己,能不能說服自己。

品諸葛亮“舌戰群儒”,反觀語言思辨藝術,既“能”說又“會”說

首先,做充分準備,才能一招制敵。任何事情都要做充分的案頭工作,思辨工作更是如此。加強自身學習和綜合能力的提升,充分了解對手,掌握對手甚至是細枝末節方面的事情,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善於觀察分析,勤于思考。思辨藝術最關鍵的是思考。

言有浮於其意,而意有不盡於其言。——蘇拭

君子之言,信而有徵,故怨遠於其身。——《左傳·昭公八年》

我們所表達的未必能盡說,但如何最大程度上亮明自己的觀點,表明自己的態度,就能在思辨過程中佔據上風。除此之外,生活中,我們要做能言善辯之人,必須在擴大知識面的基礎上勤于思考,為人處世等各方面提高自己的效率,才能讓我們的人生活得精彩,活得有意義。

結語:有人說思辨就是“耍嘴皮”,就是“抬槓耍橫”。其實並非如此,從“舌戰群儒”可見一斑,我們不能僅限於筆墨文章和雕蟲小技,好的思辨形式不單單是會寫,還要能說,更要會說。往小處講,言語思辨是情感交流,往大處說,言語思辨也是安身立命之本。

要使人信服,一句言語常常比黃金更有效。——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除。)

參考文獻:

1. 王元化《思辨術》;2. 羅貫中《三國演義》;3. 賀麟《文化與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