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簽約無線,出道六年還是小角色,沒有人能比他更勵志了

香港電影圈裡最不缺的就是傳奇。

1995年,成龍憑藉《紅番區》和《霹靂火》刷新香港電影票房記錄,順便壓制了風頭正盛的周星馳,李連杰,三個人接力成為香港電影的一時無二的當紅明星。這個時候,一個出道六年的小角色只能偷偷仰望一眼這些賺了票房有賺了人氣的頂級偶像,然後以28歲的年齡簽約無線電視,同時期有太多的名聲鵲起,一炮而紅的演員,相比之下他年齡超標,長相一般,未來恍若一片黯淡,為此他還遠遁過南非,藉此逃避。

28歲簽約無線,出道六年還是小角色,沒有人能比他更勵志了

直到三年過後,跟周星馳鬧掰的王晶急需捧紅一個新人,來證明自己的商業眼光。看起來沒有一點紅的潛質的他就這麼被挑中了,張家輝黑暗的未來好像劃過了一絲光亮。接下來兩年,張家輝盡力的在銀幕扭曲著肉體,這會讓他更符合王晶極致惡搞的片子風格,王晶的男主角可不是那麼好當,電影《千王之王2000》中,張家輝一路悲催惡搞,甚至有爬下去舔周星馳鞋子的片段,相比其他賭片類型的男主角,張家輝的角色彷彿格外悲慘,片子出來後本來是客串的周星馳獲得了觀眾的目光,身為主角的張家輝彷彿還是那個死跑龍套的,八卦媒體給他“周星馳接班人”的稱呼也顯的格外刺眼。

28歲簽約無線,出道六年還是小角色,沒有人能比他更勵志了

失之桑榆,收之東隅。事業坎坎坷坷,一路都在過山車的低谷的張家輝,愛情總算修成正果,雖然也有過波折,但總歸有了好結果。2003年,張家輝和關詠荷結束十年的愛情長跑,步入婚姻殿堂,當時香港媒體都不看好這段感情,即使他們已經走過了十年風言風語,關詠荷下嫁張家輝成為很多媒體的標題,這個默默無名的角色彷彿仍然是媒體眼中無足輕重的小丑,即使他演過幾個喜劇片,演過一兩部電視劇,甚至身為男一號和關詠荷搭過戲,但是都不妨礙勢利眼的媒體中傷。

28歲簽約無線,出道六年還是小角色,沒有人能比他更勵志了

電影發家的張家輝,依靠電視劇獲得一點名氣,但是他知道這不是他的戰場,他沒辦法跟一個電視劇演員一樣一輩子保持一個誇張浮躁的表演態度。但是生活就是這樣,就算你清楚的知道你接下來想走的每一步,它也不會給你這樣一個機會讓你選擇。

很多香港演員的演藝生涯都是19世紀90年代踏入巔峰,2000年後慢慢墜入低谷,張家輝沒有這個劃入低谷的憂慮,因為他沒有嘗試過大紅是一種什麼滋味。這樣的好處就是他有機會嘗試慢慢開始紅是怎樣的一種幸福滋味。

28歲簽約無線,出道六年還是小角色,沒有人能比他更勵志了

2007年,張家輝第一提名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同年齡段的男性跟多90年代就開始拿最佳男主了,張家輝的起步好像晚了很多,但無論如何上帝確實是開始眷顧這個大器晚成的男人。

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的演技可以這麼厲害,不知道不演喜劇的張家輝帶著這麼硬氣的兇狠勁兒,慶幸的是觀眾可以看得到,所以第二年張家輝一戰功成,憑藉《證人》力壓古天樂、任達華、梁朝偉、甄子丹一眾實力派演員,衛冕金像獎和金馬獎雙料影帝。

28歲簽約無線,出道六年還是小角色,沒有人能比他更勵志了

頒獎現場其他人都是淡定坐著等著結果只有張家輝坐立不安,侷促的扭動著身體,主持人曾志偉喊出張家輝的名字時他彷彿失去的全部力氣靠在了座位上,領獎時張家輝有條不紊的感謝這每一個人,眼睛卻泛起紅光,聲音在哽咽的邊緣遊蕩。守得雲開見月明、大器晚成這都是所有人對張家輝的定義,大家都帶會帶著三分嫉妒,三分羨慕,四分讚賞居高臨下的給與他認可,但我腦海裡泛起的卻是這幾年張家輝奮力飾演這每一個卑微又誇張的喜劇角色,每次在幕後全服武裝粉墨盡施等待命運的帷幕再一次拉開,然後一路坐在路邊給所有同時期的香港演員鼓掌。

28歲簽約無線,出道六年還是小角色,沒有人能比他更勵志了

如果要找一個人代表他,我覺得最貼切的應該是《英雄本色》中的小馬哥,不是雙手持槍火力全開的那個小馬哥,而是瘸著腿硬拗著頭大喊“我等了三年,就是為了等一個機會,我要爭一口氣,不是為了證明我有多了不起,失去的東西我一定要拿回來!”的那個小馬哥。也是命運釋然,王晶不知道是故意還是無意,2015年的《澳門風雲2》張家輝真的飾演了小馬哥,看著他跟發哥風輕雲淡的對戲,絲毫不落下風,我只能說張家輝足夠硬氣!

28歲簽約無線,出道六年還是小角色,沒有人能比他更勵志了

終於有了名氣的張家輝很希望挑戰不同的角色,所以他會接《激戰》這樣拳拳帶肉的片子,為了拍這部片子,張家輝花了9個月時間健身,每天都要練六七個小時,這樣逼近自己的極限,只能說明張家輝有勇氣也有能力去嘗試任何一個角色。但是,命運再一次玩弄了所有人。

我們以為張家輝就是活脫脫的真·草根,堅韌蓬勃,只要他願意他可以成為任何角色,但是一部《掃毒》打了所有人的臉。資本家看到了張家輝的商業價值,普通觀眾看到了一個活靈活現的阿偉。接下來一切變了味道,張家輝的戲路好像一下變窄了,資本和觀眾用“斯文變態”定義了張家輝的最佳可能,所以他最好這樣下去,張家輝用同類型的角色不斷去強化觀眾喜歡的角色風格,觀眾為自己的審美買單,資本賺到了普通觀眾的錢後再來粗暴的塑造張家輝。

28歲簽約無線,出道六年還是小角色,沒有人能比他更勵志了

一切都像一個鬧劇,一個現實露骨的鬧劇。

張家輝的新片《催眠·裁決》就是這樣一個畸形的產品,張家輝演催眠師徐立生,一個近乎神明一般的角色,用90年代的港片一樣粗暴玄幻的催眠術大殺四方,用弱智一般的路人來烘托角色的神秘,用淺顯的特效加上莫名其妙的燈光就催眠一個人,這種低幼的表現形式一點都不嚴謹,一切正邪較量顯得倉促而流於表面,張家輝最突出的彪悍匪氣和斯文靈氣一點沒有展示的空間

28歲簽約無線,出道六年還是小角色,沒有人能比他更勵志了

但是,張家輝還是憑藉嫻熟的演技完整的表現了一個角色,是的只是完整沒有絲毫驚喜,從影院出來後,觀眾甚至記不起這樣一個角色的的突出標籤,也記不起故事中最亮眼的轉折,更別說人物共鳴了。

人物共鳴,這本來是張家輝最吸引所有觀眾的地方,他曾經用二十多年告訴所有人,草根也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所有他能飾演一切原本是平凡人物,最後走出千萬條路的極道風流人物;他能飾演每一個不甘於命運,敢於反抗的命運的草根角色;他能他能飾演每一個頭破血流,也要倔強遙望明天的無名之輩;

28歲簽約無線,出道六年還是小角色,沒有人能比他更勵志了

但是,這樣的張家輝似乎要離我們遠去了,就算他拼勁全力幹掉了同時代的天驕,即使他獲得再奪影帝,也沒有真正願意給他一個機會,去選擇他真正想要去完成,去挑戰的任務。

他和我們一樣,在時代的洪流中追死掙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