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政·記憶

來源: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徐鳳佳

你見過南政之春:梨梅初綻,萬物欣榮

你見過南政之夏:草木蔥鬱,淋漓酣暢

你見過南政之秋:丹桂飄香,杏柏微黃

你見過南政之冬:落雪寧靜,韻致安詳

南政的日子,是最美的青春記憶

南政·記憶

南政·記憶

創辦於1984年的

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

在中國新軍事變革的鏗鏘足音中

在學院飛速發展的精彩華章裡

風雨兼程,闊步前行

她以豐碩的人才培養成果揚名軍內外

被譽為“軍事記者搖籃”

南政·記憶

伴隨著改革強軍的時代大潮

一切都在變革,一切都在重塑

軍隊新聞輿論人才培養體系和培養模式

同樣面臨深刻調整和全面轉型

南政新聞系和軍隊許多單位一樣

順應改革大勢,走進輝煌歷史

定格成記憶中壯麗的豐碑

南政·記憶

老照片見證南京政治學院42載春秋

春華秋實四十二載

不忘初心育英才

從1977年12月

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政治學校的名字

出現在人民解放軍的序列中

及1986年改稱南京政治學院

不斷前行,辛勤耕耘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

已在鐘山腳下走過了42個年頭

南政·記憶

“獨臂英雄”丁曉兵在這裡完成了

“從戰場到教室、以筆作刀槍”的蛻變

“模範理論工作者”嚴高鴻在這裡

走完了平凡但恪守信仰的一生

六朝如夢,看慣臺城煙柳

鐘山風雨,浸潤天地蒼黃

依然記得院史館的老照片

彷彿訴說著這42年的成長故事

老照片故事一:建校之初

1978年:歡迎首批402名學員來校學習

南政·記憶

南政·記憶

斑駁的教學樓前

從老式校車上走下三三兩兩的

拎著搪瓷臉盆、帆布旅行袋的學員

拾級而上,走進高懸著

“熱烈歡迎新學員來校學習”橫幅的大門

1978年3月20日

南京政治學院的前身南京政治學校

迎來了首批402名學員

並且舉行了簡樸而熱烈的開學典禮

這一時期,學校以短期培訓為主

主要任務是培訓機關幹部和政治理論教員

所以開學當天,學校的方雲光教員

為首批學員講授的“開學第一課”是

馬克思主義基礎緒論

老照片故事二:正式更名

1986年:南京政治學院迎來首批本科學員

南政·記憶

1986年秋

又是新學年開學的日子

開學典禮上懸掛的橫幅

卻與以往不同

南京政治學院命名大會

暨八六級學員開學典禮

臺下的學員中也首次出現了本科生

這一年2月,中央軍委印發了

《關於軍隊院校教育改革的決定》

和《全軍院校體制改革精簡整編方案》

明確“南京政治學校改稱南京政治學院”

培訓層次以本科為主

更名標誌著學院訓練任務

由短期培訓向學歷教育過渡

學院開始面向

地方高中招收青年本科學員

從這一年開始

學院致力於把政治理論課

講活、講好、講出效果

讓學員愛聽、愛學

使政治理論教學真正成為

享譽軍內外的校園文化名片

老照片故事三:英雄學員

左手敬禮的“獨臂英雄”丁曉兵

南政·記憶

南政·記憶

院史館優秀學員版塊

照片中的他

用左手莊嚴地敬著軍禮

雙目炯炯有神直視前方

他就是“獨臂英雄”丁曉兵

“英雄”的稱號無比榮光

然而在那背後

他走的是一條無比艱辛的道路

如今已晉升為武警少將

任武警廣西總隊政委的

獨臂英雄丁曉兵

1986年至1988年曾在

南政院軍隊政治工作系學習

丁曉兵1983年入伍

參加過“兩山”戰役

1984年10月

時年19歲的他在遂行軍事任務中

小臂被炸飛,大臂只連著點皮

大臂的血管也往外噴著血

為了不影響行動

他用匕首把自己的斷臂割掉

並把斷臂別在腰上

“以為帶回來縫一縫還能用”

……

戰後,他榮立一等功

並獲得為他特設的第101枚

“全國優秀邊陲兒女”金質獎章

後來

丁曉兵拒絕了許多單位提供的

要職和優厚待遇

申請到南政院讀書深造

可在入學第一次考試中

這名勇士就遇到了難題

由於只能用左手寫字

到了交卷時間

他還有一半的考題沒有做完

便非常著急地向監考老師

請求延長20分鐘

沒想到監考老師卻說

“不行,沒有這個先例!”

考試結束後

監考老師跟他談心

“如果你什麼都需要別人照顧,

那麼你在部隊走不了多遠!”

這句話深深觸動了他

暗下決心

在自己的人生字典裡

絕不能再出現“照顧”二字

自那以後,他把課餘時間

都用在練習寫字上

一個月戳斷了9支鋼筆

左手磨出的血痕

漸漸變成厚厚的老繭

1988年初

他以全優的成績完成學業

並被評為“優秀學員”

南政·記憶

▲2002年3月20日,南政新聞人創辦南京政院報、南政電視臺、校園廣播等校園媒體,努力打造思想政治建設的陣地。

南政·記憶

聚是一團火焰,散作漫天星光

雖然人生路短,但是南政情長

依稀記得是

那一次獨木橋的選擇

讓地方高中生的你

穿上了綠色的軍裝

三號院的隊列正步整理內務

讓你開始有了軍人的模樣

湯泉、全椒、大孤山、鷂子山

給了你痛並快樂著的留念

還記得內務檢查

被扔出門外的不合格軍被

那些打磨性格稜角的時光

是軍旅幸福時光的最好珍藏

想起屬於中山北路的片段

還有中字樓、一講堂、圖書館

大禮堂、學員餐廳、大操場

……

忘不了第一次戴上紅肩章

中字樓前各種照相

忘不了第一次拿電話卡打長途

猛回頭身後學員排成行

忘不了第一次拿到外出證

去湖南路山西路東遊西逛

突然看看錶發現回去交接的時間

已經很緊張

忘不了第一次參加全校閱兵

怒吼著

“團結獻身、求實創新”的口號

震天的響亮

……

那些實心實意的日子

都像用刻刀刻進了

你們的記憶深處

永不敢忘記

在這個號稱“軍中北大”的校園中

你們得到的不只是閱歷和經歷

還有更多的關懷和鼓勵

感恩的不止歲月

還要更感謝那些

教育你們的隊幹部和師長

永遠記得師長們的教誨

讓你們用芳華書寫人生詩行

感謝師長們的激勵

讓你們腳踏實地走向朝陽

感謝師長們的囑咐

讓你們相互勉勵前行在追夢的路上

南政再見

也許此別就是

今生的後會無期

南政永遠

因為在成長和前進的道路上

南政的精神永遠都是

你們前進的旗幟和方向

要相信,你們會一直想念

要相信,你們都會很好

你在哪裡,哪裡就是南政

哪裡有你,哪裡就有南政的希望

南政·記憶

南政·記憶

南政·記憶

南政·記憶

南政·記憶

南政·記憶

南政·記憶

(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