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2020年7月9號,在這個舉“佳”歡慶的日子裡,佳能在發佈EOS R5/R6這兩臺萬眾矚目的機身的同時,也給佳粉們帶來了4支RF卡口鏡頭。其中,RF 600/800mm F11兩支另類規格的鏡頭,引起了眾多攝友的關注跟熱議。畢竟,無論是在單反時代,還是無反時代這樣規格都聞所未聞——還從未有過鏡頭廠商出一個

最大光圈只有F11,甚至有且只有F11這一個光圈的鏡頭

“F11下那能對焦嗎?”,“最大光圈只有F11?光線一差那ISO不得飆到好幾萬?”,“體積這麼小,畫質肯定好不了!”,“能用?!拍啥?!”,“這就是個噱頭,佳能總想搞個大新聞!”......懷揣跟大夥同樣的疑問和好奇,拖延哥在第一時間入手了本文的主角——RF800mm F11 IS STM。(後面簡稱RF811)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RF800mm F11 IS STM 正面

序言

漫漫攝(器)影(材)發燒路上,絕大多數愛好者在長焦端基本止步於200或400mm(全幅),很少有燒到600或800mm的。因為此類超長焦鏡頭一來十分“貴重”,對普通玩家的經濟和體力來說都是不小的壓力;二來它們的用途相當狹窄,貌似除了拍鳥拍月之外毫無用武之地。但是,就像奧林匹克永遠在追求更高更快一樣,攝(器)影(材)人(黨)也不會輕易放棄對更廣更長的嚮往,相較以往各家的800mm定焦動輒近十萬的價格以及近十斤的重量叫人望而卻步,佳能這次發佈的RF811在體積重量和6499元的官方售價上無疑顯得相當親民,真真正正能讓更多的攝友體驗到800mm的視界和超遠攝的樂趣。有種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感覺。

外觀

RF811上手的第一反應均是不由得驚呼:好輕!對比大白兔16組21片,1.5公斤的重量,不禁讓人心生疑惑:這傻黑粗被奸商佳能精簡得還剩幾個鏡片?!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RF811和大白兔的主要參數對比

進一步撫摸把玩,沒想到這枚廉價鏡頭的手感還湊合:最前端的蒙皮寬大厚實,能有效的防塵防汗,麂皮紋路加上間隔的凸起使得防滑增強。緊接著的一小段細膩磨砂能讓人迅速感知到它後面就是控制環,方便快速操作。控制環後面的對焦環比大白兔上的要軟一些,算是中規中矩。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RF811手感超出預期

伸縮鎖算是終於暴露了Made in Taiwan的本來面目(注:佳能的廉價鏡頭產地往往都是馬來西亞或臺灣),滿滿的塑料感讓人害怕一不小心把它擰斷了。控制開關也是,RF811上有3個,比大白兔上少一個。而且做工也是相當鬆垮,撥弄時能很明顯的感覺出來。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RF811與大白兔鏡身開關對比

既然是伸縮結構,換句話說它不完全伸出來是無法拍照的。看看這長度,是不是終於有一點800定的樣子了?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RF811上架完全形態

滿身的廉價,只剩95mm的口徑在低調的向人宣示它是800mm王者焦段。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RF811的95mm口徑

RF811和大白兔+2x增距鏡大小對比。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鏡身高度對比

兩支鏡頭口徑對比,95vs77。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口徑對比

兩頭都帶上遮光罩並伸到最長形態時的對比。(大白兔加上了轉接環跟2X鏡)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最長形態對比

操控

RF811是伸縮結構,使用前先得把鎖定環從LOCK擰到UNLOCK,然後拉出,拉出的阻尼適中,屬於容易拉出但不會輕易滑出的那種。拉出後,還得再把鎖定環從UNLOCK擰回到LOCK,鏡頭才能對焦並拍照。個人覺得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快速拍攝,畢竟在打鳥或拍攝野生動物時,有些精彩瞬間稍縱即逝,容不得這種耽誤時間的準備動作。伸縮結構還有一大弊端就是防塵方面不要有太高期待。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伸縮開關

開關按鈕有三個:對焦距離、AF/MF切換和防抖開關。比大白兔少一個防抖模式,操控上要簡便一些。鏡頭重心正好在控制環附近,方便快速調整ISO或快門,這點要給一個好評。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鏡身上沒有腳架環,只有一個標準1/4螺口用來安裝替換腳。現在暫時還沒有配件廠商出RF811專用替換腳,但相信國產廠商應該很快會跟進。因為是1/4螺口,所以我先裝上了一個三腳架的快裝板上去使用,效果也非常不錯。可惜的是,按我個人使用大白兔的經驗來看,

此處有一個很大的缺陷:上了架子後沒法方便的旋轉鏡頭豎拍。而且也看不到能裝腳架環的希望,雖然自我安慰它是個廉價頭,但內心仍然為這個精(閹)簡(割)感到痛惜不止:(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腳架螺口

防抖

如果說上手RF811的第一印象是好輕,第二印象絕對是“我X,防抖好牛X!”。佳能官網給出的說法是4級防抖,但在我,以及身邊每個體驗過RF811的小夥伴都能明顯的感覺到它的防抖遠遠不止4級。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EOS RP + RF811,手持快門1/40。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100%截圖,可以看到眉毛、睫毛清晰可數!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連拍下的另一張,快門1/50,完全到達標稱的4級防抖。證明上一張絕非瞎貓逮到死耗子。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100%放大。防抖實力毋庸置疑。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你以為這樣就完了嗎?不,它還有更多驚喜是你不知道的!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R5+RF811在室內的隨手一拍,快門居然低至1/15秒而不糊片!接近6檔的防抖!蒼天大地啊,在以前這是根本無法想象的事情啊!800mm下的手持1/15秒還能如此清晰,這防抖簡直喪心病狂!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上圖的100%放大。眉毛,睫毛清晰銳利,看得出來防抖還有餘力!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對焦

說完了防抖,咱們再來嘮嘮對焦。要知道,單反相機的光學取景器對焦,在光圈小於F8時,便無法實現自動對焦了。例如EF100-400F4.5-5.6這規格的鏡頭,在接上2X增距鏡之後,最長焦端光圈只有F11(5.6×2),此狀態下取景器裡自動對焦根本不能工作。 這也是之前的600定,800定必須做得如此巨大的原因。但今時不同往日,得益於無反技術的發展,整個CMOS參與對焦,所以在F11甚至更小的光圈下不僅能自動對焦而且速度也並不慢。

展示對焦性能最有力的就是拍飛鳥。無奈拖延哥打鳥手藝十分有限,只能抓拍點中型鳥讓大家見笑了。

R5+RF811,抓拍飛版夜鷺那是毫無問題的。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飛行中的夜鷺,原始RAW圖截屏

100%,天氣不佳,霧霾略重。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介於本人的手藝差得實在無法充分說明RF811的對焦性能,在此展示幾張好基友 @腎內科劉醫生 的美圖,來展示RF811的對焦追焦能力——主要是想說拍不到小飛鳥是拖延哥不行,不是鏡頭不行(哭...)

EOS R+RF811,基友拍攝。白鷺抓魚瞬間。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EOS R+RF811,基友拍攝。他居然能拿來擼燕子,拖延哥這手殘黨表示不敢想。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EOS R+RF811,基友拍攝。羨慕他的拍飛能力。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EOS R+RF811,基友拍攝。我覺得已經很能說明RF811的對焦性能了。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說完對焦性能,再來說一個對焦範圍方面的缺憾:RF811鏡頭的對焦區域只有45%。如下圖所示: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無論你選擇哪種對焦模式,RF811的對焦區域只有紅箭頭指的那個正方框。這點無疑會影響是否購買的決定。因為EF100-400F4.5-5.6加上2X增距鏡是可以用到相機的全部對焦區域的,比這大一倍都不止。而且速度方面拖延哥個人覺得沒有什麼太大差別,只有在100mm端迅速拉到400mm端的時候,對焦會出現一點抽風現象,估計是因為不恆定光圈的緣故。所以,在RF811和大小白兔+2X增距鏡之間猶豫不決的攝友,一定要注意這點。

畫質

通過上面展示的一些樣圖,RF811的畫質其實也已經展現的七七八八了。我想攝友最關心的還是它和大白兔+2X增倍鏡的畫質對比。在這裡,拖延哥做了一點簡單的對比實拍,先說結論:RF811對比大白兔+2X增倍鏡在畫質方面幾乎沒有差別。

以下拍攝機身均為R5,上三腳架,摘除UV鏡,ISO100,光圈F11,AV優先模式,開啟防抖。在此需要說明的幾點是:

  1. 防抖會影響畫質,這裡打開防抖的原因是拖延哥的腳架不是重型腳架,架800mm這樣的角度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造成晃動,所以只好都開了防抖。
  2. 快裝板都裝在鏡身上,所以位置不是絕對相同,會有構圖上輕微的差別。
  3. 開AV模式也是想看看兩鏡頭的進光量是否有差別。

所以,這兩組圖旨在模擬一般情況下拍攝對比,不做嚴謹參考。

R5+RF811。ISO100,1/320。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R5+RF811 100%放大。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R5+RF811 偏右上角100%放大。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R5+大白兔+2X增倍鏡。ISO100,1/250。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R5+大白兔+2X增倍鏡 100%放大。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R5+大白兔+2X增倍鏡 偏右上100%放大。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第二組對比圖。R5+RF811,ISO100,1/250。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R5+RF811,100%。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R5+RF811,右下角100%。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R5+大白兔+2X增倍鏡,ISO100,1/160。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R5+大白兔+2X增倍鏡,100%。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R5+大白兔+2X增倍鏡,右下100%。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眾所周知,空氣通透度對超長焦的遠攝的成像質量影響較大,兩組圖的拍攝距離雖遠(分別是2.6公里和5.7公里),不過好在當時天氣還算不錯,樣圖應能反映兩鏡頭的實拍成像水準。說實話,拖延哥對比了好長時間,感覺兩者成像畫質在伯仲之間,屬於基本看不太出來,如果硬要比個高下,個人主觀認為RF811的反差更大點,效果好那麼一丟丟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實拍

不少攝友有一個定勢思維:800定這類鏡頭太過“老法師”——用途極窄,幾乎全是拍月亮拍鳥這樣有錢有閒的退休大爺樂此不疲的題材。拖延哥並不這麼認為。換個角度看,它們其實就跟望遠鏡一樣,不僅大大拓展延伸了人們的視野,也帶給人另一個看世界的角度。何況,還能拍照錄像,這還不香?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先上一張800mm的人像吧。別人有400定下的女人,我有800定下的小胖妞。:D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偶遇小鳥。R5的鳥眼對焦+RF811讓打鳥輕鬆愉快。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不止打鳥,打飛機也很好使。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月亮更不在話下。800mm下的月亮能看清楚更多環形山細節。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甚至,還能勉強看看木星跟火星。頭條的圖片壓縮得厲害,不知道攝友們能否看清。木星大一些,放大100%後星球上面的指環紋隱約可見。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在相機屏幕裡看到土星環的時候,不僅女兒興奮得大叫:“爸爸,土星真的有個環哎!”我也十分震撼,第一次親眼在自己器材裡面看到土星環的驚喜,真是妙不可言!

年輕人的第一支800定——RF800mmF11 IS STM

總結

最後,結合RF811自身和對比大白兔+2X增倍鏡組合,拖延哥簡單列舉一下優缺點。

優點:

  • 輕便
  • 防抖極好
  • 對焦迅速
  • 畫質不俗
  • 手感舒適
  • 價格親民

缺點:

  • 只能RF卡口,不像大白兔+2X能轉接各種卡口機身
  • 對焦區域小,不像大白兔+2X那樣使用CMOS全部對焦區域
  • 800mm定焦不如100-400mm+2X增倍鏡靈活,拍攝時常會爆框
  • 腳架接口簡陋,無法旋轉

總體來說,拖延哥認為RF811是一枚優點遠遠大於缺點的鏡頭。它既是佳能在引導消費需求方面的大膽嘗試,也是在鏡頭設計規格上的突破創新。它可能在你的鏡頭群中使用率不高,也註定無法像35,50等常規焦段可以在時常把玩的同時,也能作為幹活的主力。它更像一個大玩具,用來看到更遠的遠方,探索未知的世界,點燃封存的好奇心.....男孩從未長大,只是玩具越來越貴,EOS R5+RF811或許就是今年夏天最in的玩具,你心動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