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周氏兄弟

你好,周氏兄弟


你好,周氏兄弟


艺术就是表达对世界的看法,

表达你的内心的幻想和你的精神的感受,

可以非常随意,

不用再顾虑有这个那个的影子,

可以大声呐喊,

为所欲为。

——ZhouBorthers


《与你相遇ZHouB Art Center》


刻,周氏兄弟正站在我的面前,一袭黑衣;质感细腻的黑色礼帽下,露出嘴角挂着的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而犀利的目光正毫不掩饰地从帽檐边蹦出来。

“您好?”

“你好!”

“你好!”


这是一九八七年的春天,大洋彼岸的树刚开始发芽,而风依旧很冷,35岁的周氏山作和30岁的周氏大荒踏上那块陌生的土地已120天有余。


彼时,巨幅《芝加哥之梦》还没有被收藏,也没有挂进芝加哥的中大陆广场。


你好,周氏兄弟

《芝加哥之梦》1987 帆布混合材料 213x478cm 收藏于芝加哥中大陆广场大厅


但梦想似乎已经随着清冽的春风肆意冲过来了,充满激情和狂妄并且势不可挡。


是的,他们带着梦来,而我们也太想知道梦开始的地方在哪里?那个把梦唤醒的地方在哪里了?

“小时候?”

“也许!”


你好,周氏兄弟

《城市风景》 周氏山作 纸上油画 1971 31x41cm


你好,周氏兄弟

《大树》 周氏大荒 纸上油画 1969


——暂且用小津安二郎的3英尺机位轻轻划过兄弟俩的童年:


武鸣、灵水,锦华学堂;

书法、诗文,《芥子园画谱》;

金鱼池、藤椅,柚子树;

温婉儒雅的外婆、才情横溢的父亲、倔强的母亲;

突然而至的灾难、离开的决绝,恍如昨日的重逢,


所有关于小楼的记忆都被时间一遍又一遍地模糊了去,无法仔细分辨,而两张《无题》,更不能让观者从六岁的山作和四岁的大荒笔下看出什么端倪。 线索像风筝一样突然中断,止于此。


你好,周氏兄弟

《无题》 周氏大荒 4岁 纸上水墨 1961


你好,周氏兄弟

《无题》 周氏山作 6岁 纸上水墨 1958


“在城市里碰得头破血流而不被吞没的人才是有出息的人……我能安于现状吗?我能停止奋斗吗?”


山作十二岁时的日记依旧静静呆在屋子的角落里,翻开它会有些明白,即使我们不能从稍显稚嫩的画中揪出周氏兄弟血液中潜行的那个太阳,脸颊也已感到阵阵炽热,因为燃烧肆无忌惮地开始了——

你好,周氏兄弟

《风景》 1973 帆布油画 50.8x55.9cm


你好,周氏兄弟

《黑暗孕育光明》 1980 木板油画 混合材料 203x279cm


与躁动的1968年比,1973年显得有些沉默和单调,奥登、聂鲁达、毕加索的相继离世让灰色的世界更徒增了一些忧伤。


此时,蜷在沙发里的山作微微探了探身,点燃了雪茄,而我眼前迅速闪过的一幅画,恰恰正是这一年创作出来的。


你好,周氏兄弟

《海浪》纸上油画 1973 29.2x89cm (兄弟俩第一次合作作品)


“那年,我们兄弟重聚在日渐衰败的祖屋,昔日的庭院美好都人去楼空,心中感慨万千,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些事,共同分享一些事。”


“当时,我从左边开始画,他从右边开始。我们没有交流,仅仅中途交换了位置,直到最后完成。这幅画上有一只小帆船,有两个小伙子,远处有光...... 画完之后,我们就离开了那里,离开了很久。”


你好,周氏兄弟

《海浪》 纸上油画 1973 29.2x89cm 近景


这幅画出现以后可能也还没有意识到这是我们艺术合作的开始。


你好,周氏兄弟

周氏兄弟在乡村写生 1974


相比常常在海边写生的特纳,从繁入简的葛饰北斋之《神奈川冲浪里》,周氏兄弟第一次合作的《海浪》,没有更多的目的和诉求,不成熟的技法很难掩盖原始冲动的跃然闪现,他们没有见过海,不知道海的模样,想象中的大海粗犷、摧毁一切却带着光的希望。


这让我隐隐想起波德莱尔的诗“……自由的人,你将永把大海爱恋! 海是你的镜子,你在波涛无尽, 奔涌无限之中静观你的灵魂……”但诗人也无能为力无法照单诠释画中的所有。


为什么?


你好,周氏兄弟

《无题》 1977 纸上水墨 46x61cm


“直到2004年,我们在美国有一场画展,觉得应该把它也加进展览里。站在画前,看着它,我突然意识到这幅画是我们过去40多年的自画像,但是我们当时并未意识到这点。”

你好,周氏兄弟

《新的开端》 2000 帆布丙烯酸 295x777cm


大荒走过来,递了一张黑白照片,引起我的浓厚兴趣,照片有些褶皱,也早已发黄,背景是敦煌是戈壁也或许是丝绸之路上的任何一个地方,看起来都不很重要,因为画面上的两个年轻人深深打动着我。


他们带着中国七、八十年代特有的积极和淡然,一路朝我走来,坚定到我的目光无法游离,只能面对他们的脚步,而他们却要无视我的观看穿出画面穿过我走向更远的地方,那个远方他们知道是哪里么?是把沉闷的广西彩调剧团和广西省歌舞团、摸爬滚打的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远远抛开的那个神圣之地么?


你好,周氏兄弟

《历史的肖像—丝绣之路》95x120厘米 2011年 布面油彩及综合材料


你好,周氏兄弟

《历史的肖像—丝绸之路》2011 周氏兄弟 128x95cm 布上油画


当然,他们当然知道那个远方并不远,正如辛弃疾所言,“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而“峭壁中有生成赤色人形,皆裸体,或大或小,或执干戈,或骑马......”(清光绪九年《宁明州志》卷上)


应该恰恰就是机缘巧合的那个“生命的符号”。


1980年2月,已经在广西宁明左江和明江连亘数百里的悬崖峭壁上“生长”了两千多年的花山岩画和离乡别土几载的周氏兄弟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奇迹般地相遇了。


你好,周氏兄弟


明代黄定宜在《考辨随笔》中记载的也是这里:“沿溪三十六峰,皆山岸壁画也。”是年,110组1900多个,从山脚2米高开始,采用单色平涂方法绘制、不断重复的原始图形,一路牵引山作和大荒乘小船漂流而下,日攀竹梯登崖、夜宿大河浅滩,临摹、临摹,不断地临摹:双臂向两侧平伸,曲肘上举,双腿叉开,屈膝半蹲,腰间横佩长刀或长剑,形体高大的正身人像;


你好,周氏兄弟

广西崇左明江 花山岩画


两手自胸前伸出上举,双腿前迈,面向一侧,作跳跃状的数量众多、袖珍的侧身人像;夹杂在船、路、太阳之中的铜鼓、箭簇和野兽......


你好,周氏兄弟

花山岩画


短短数十天,骆越先民的色彩和线条、崖壁上微妙的凸凹之处和赭红色的轮廓、疏密相间,生动热烈的场景堆满了周氏兄弟的几十个速写本,而一路沿袭的古老印记和独特精神从那一刻起在潜意识里开始不断涌动。得益于从速写得来的力量和灵感,他们甚至一口气创作了四千多幅壁画。


你好,周氏兄弟

花山岩画 摹本


那些来源于远古的图案,在极具个人化、坦诚的笔下行云流水般倾泻而出,布满整张画布。裸体跣足、神态各异的人形舞动着不安宁、单纯和激荡,而真实隐藏在壮丽炫目和震撼力中,让人不由产生某种期待,也陆陆续续的吸引人来参观。


用艺术史学者W.J.T.Mitchell的一段话结束这场持续几年,近乎疯狂的绘画行为,那就是“图像就是在场与缺席、本质与影子、相似与差异之间的基础游戏,正是这种游戏使认知和图像制作成为可能。

你好,周氏兄弟

《无题》 1976 纸上水墨 20.3x45.7cm


——又是一阵不自觉的沉默,阳光持续照进房间,沙发在地上拖出了长长的影子,而1985年随着山作呼出的袅袅白色烟雾如期而至,位于北京城五四大街一号的中国美术馆,开幕了《周氏兄弟个人画展》,180多幅关于花山壁画的作品被评论家Margaret Hawkins这样形容“

整场展览完全是东方仪式的样式,与文艺复兴视角无关,与西方叙事倾向无关。


你好,周氏兄弟

周氏兄弟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宣传牌前 1985


当时,我们兄弟两个正在小餐馆里吃饺子,里面的12英寸电视播报说周氏兄弟的画展在北京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那是1982年,是我们的第一次画展。”


你好,周氏兄弟

周氏兄弟与张仃在中央工艺美院举办的展览上 1982


其实在这个时期,“池社”、“北方艺术群体”、“厦门达达”等都已经参与到火热的85新潮美术运动中,他们试图通过与西方文化的对话完成自我审视与文化的更新,而周氏兄弟俩却在西方体系浸染下不断回溯本源,在东方哲思中保持了个体的相对独立和自我创造。


你好,周氏兄弟

《历史的肖像—期望》 2011 布面油彩及综合材料 95x120cm


此后,四大巡回展,南京,上海……,中国第一次参与全国巡回展的艺术家。

一年有余,日子稀松平常。


时间慢慢拨到1986年,周氏兄弟离开家乡,母亲送行到机场。她在机场不肯走,瘦小身影,不停挥手。


三十美元、五十幅画作、两个皮箱,另一场人生即将停靠芝加哥。


此刻,德彪西的《大海》在耳边飘荡。


你好,周氏兄弟

《一个天才的诞生》 1988 帆布混合材料 305x183 cm


你好,周氏兄弟



主编丨西妍

编辑丨泠泠

图片丨ZhouB Art Studio


未经许可,请勿随意转载作者作品

商务合作:WeChat:254473958



| 特别推荐:


你好,周氏兄弟



你好,周氏兄弟


周氏兄弟 周氏山作和周氏大荒(ZhouB——Zhou Brothers) 世界著名当代抽象艺术家,世界艺术史上罕见的合作时间最长的兄弟艺术家组合。

自从1986年赴美,凭借自身的努力加上天分,创造了艺术史和美国寻梦的传奇,成功展现了深刻的东方哲理及具有强烈震撼力的“当代艺术观”。


你好,周氏兄弟


推荐阅读


你好,周氏兄弟

▲ 专访丨周氏兄弟:伟大的艺术神秘而无法解释

你好,周氏兄弟

▲ 周氏兄弟 | 怀着热望,诉说每个人心底至爱的父亲


你好,周氏兄弟

▲ 周氏兄弟 | 瘟疫、战争、伤痕,他们将怎样的《生命之环》直抵人心

你好,周氏兄弟

▲ 周氏兄弟 | 关注人类命运,这是我们一生创作的主题——对话中国网·艺术中国


延伸阅读:

人物:所有你未曾想到的故事,都藏在这800斤的画布里

活动:周氏兄弟 | 艺术、资本、欲望,最火热的上海在秋天

人物:艺术是从一到万的无穷延伸访谈:艺术早已开始解释和表现那种无法解释的东西。话题:不是原作还卖天价?让你打开艺术视界的潮流限量原作版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