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地理】為什麼“報喜鳥”喜鵲窩不怕雨雪?

【天文地理】為什麼“報喜鳥”喜鵲窩不怕雨雪?

喜鵲在中國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徵,有時候我們會叫它,深受人們喜愛!

我們如此喜歡““喜鵲的一個原因是它全年都十分活躍,是一種留鳥,它們和候鳥不同的是不會隨著四季變化而調整棲息地。

另外,它和我們一樣是雜食動物,80%以上的食物來源是危害農作物的昆蟲,15%是穀類和植物種子,當然有時候也會吃其它鳥類的雛鳥和鳥蛋。

廣泛的食物來源是它們不需要飛往溫暖的地方過冬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它們有一個引人注目的窩,很多人認為窩是它們過冬的秘訣。其實不是,它們的窩確實超乎想象,冬天遮風擋雪想必是問題不大。

但是,它們並不是和我們一樣天天晚上在自己窩裡睡覺。

【天文地理】為什麼“報喜鳥”喜鵲窩不怕雨雪?

鳥類的窩不是用來睡覺

雖然大部分鳥類都是建築大師,但是你會發現它們建造的窩基本都是沒有“房蓋”的,窩口朝天,接受風吹雨打日曬。

這種窩好像不是一個合格的“房子”,作為建築大師怎麼會建造出這種不合理的房子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鳥類的窩不是用來睡覺的。

大部分鳥類努力搭建好一個窩只是為了繁殖後代,讓卵和雛鳥有一個承接的地方而已,它們選窩的地方和我們選學區房一樣只是為了孩子,至於是否舒適是次要的。

也正因為這種窩是給雛鳥出生做準備的,所以在餵養的過程中,這個窩經常會被幼崽身上的灰塵,糞便和羽毛覆蓋。

【天文地理】為什麼“報喜鳥”喜鵲窩不怕雨雪?

導致一窩下來就變得很髒,很容易吸引寄生蟲,這是鳥類不想看到的;還有就是大部分鳥類都不是頂級獵食者,如果它們經常停留在一個窩裡的話,很容易成為捕食者的目標。

所以,鳥​窩​不是用來住鳥的,只是鳥類的一個臨時繁殖場所而已,等雛鳥離開後,它們也會離開。

你可能還會好奇,它們不在窩裡睡覺,晚上睡在哪裡?

答案也很簡單:遠離捕食者。不同的鳥類會在不同的地方睡覺,有時候在樹上,有時候在草叢,只要它們覺得安全。

【天文地理】為什麼“報喜鳥”喜鵲窩不怕雨雪?

喜鵲的窩有何特別之處

大部分鳥類的羽毛有一種類似蠟的物質,這種物質讓雨水直接順著羽毛流失(雛鳥往往沒有這種物質),而不是被吸收,所以它們的窩不用“房蓋”問題也不大,下雨的時候只要把雛鳥護在翅膀下就好了。

但是,有一些鳥類的窩就比較講究了,它們會把自己的窩搭得十分舒適,加上房蓋,內部裝飾更是別墅級別,雛鳥絕對不會經歷風吹雨打,比如喜鵲。

喜鵲喜歡把窩搭在樹冠頂端,算是一棵樹的高層住客。

巢型成一​個​直立的卵形,最大的能達80釐米高,十分顯目,最重要的是,它們的“門口”不是朝上開的,而是從側面開一個可以容納一隻喜鵲的孔洞。

【天文地理】為什麼“報喜鳥”喜鵲窩不怕雨雪?

從外面看像個茅草屋,但是裡面卻別有洞天。

喜鵲窩有三層組成,最外層有枯樹枝搭建用於固定,並帶有雜草和泥土,中間層有細樹條搭建,糊上泥土遮風擋雨,內墊是由麻、纖維、哺乳動物的毛髮,鳥類的羽毛等等組成,保暖舒適。

它們的一個鳥巢真的很像我們搭建的房子一樣,而且持續時間非常久,一般從每年的11-12月(不同地方不同)就開始搭建了,一直持續到來年了三四月。

之後就是開始產卵,每窩有5-8枚卵,但是有些時候可以達到11枚,幼鳥數量如此多可能是它們不得不搭建一個如此防風擋水的窩的原因。

雖然,它們搭建了一套“別墅”,但是等小鳥孵化之後,它們還是會離開窩,因為它們的窩目標太大了,十分不安全。

除了捕食者外,很多不築巢的鳥會“鳩佔鵲巢”,比如杜鵑、紅腳隼,有時候運氣不好剛剛搭建好就被別的鳥搶了,但是更多時候是那些棄用的巢,被歸來的候鳥所承接,也算是造福其它鳥類了,估計喜鵲在鳥類當中“鳥緣”也不錯。

【天文地理】為什麼“報喜鳥”喜鵲窩不怕雨雪?

最後

如果你好奇喜鵲的窩,想去看個究竟的話,建議不要這麼做!

很多時候,只要你去觀察過它們的窩了,它們就不會再回來了,因為它們覺得存在風險。它們會找一個新的地方搭窩,這可能會讓它們錯過最佳繁殖季節。

如果它們已經離開,你去觀察它們的窩的話會很髒很臭,可能一不小心還要碰到有毒的昆蟲和蛇。(來源:怪羅科普官方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