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優秀,都有一段靜默時光》想要成就自我,必須忍得住孤獨

提及“孤獨”一詞,許多人會聯想到寂寞、孤單、空虛、無聊等,這些讓人無法感到快樂的詞彙。那麼,置身於人群中的人就不會孤單了?身處喧囂裡的人就不會寂寞了?顯然,這樣的詮釋太過狹隘了。

哲學家叔本華以“孤獨”為線索,在孤獨中思索,以一個哲人的思想和見解對人類的世俗生活進行了觀察和分析,歷經生命中孤獨的時光後,有了《一切都在孤獨裡成全》這本書的誕生。

美國作家梭羅獨居在瓦爾登湖畔,詳細記錄下他兩年多時間裡的所見、所聞和所思。與大自然做伴,在田園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孤獨時光,才有了《瓦爾登湖》這部超驗主義經典作品。

《每一種優秀,都有一段靜默時光》想要成就自我,必須忍得住孤獨

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歷經孤獨歲月,熬過艱難困苦,遇見更好的自己,收穫了屬於自己人生的精彩,因此誕生了她的作品《每一種優秀都有一段靜默時光》。

本書作者李思圓,青年作家,省作協會員,已出版作品《生活需要儀式感》、《生活需要節奏感》、《生活需要孤獨感》,她用自己人生經歷的親身體驗感受,來告訴我們每一個優秀的人,都需要挺過一段孤獨奮鬥時光,當你熬過必須的苦,挺過必須的難,終將與更好的自己不期而遇。

《每一種優秀都有一段靜默時光》整本書分為五個部分,從優秀不是本能,而是習慣至不知迷茫為何物到書房也是遠方。作者用簡單凝練的文字,向我們娓娓道來,她是如何在迷茫的人生中尋找到自己的目標與方向,如何克服實現夢想旅程遇到的艱難困苦,煩惱與困惑,從而超越自我,實現自己的理想與夢想。

作者曾和我一樣,閒暇之餘,讀讀書,寫寫詩,有過一些美好的憧憬和幻想,並沒有太大的抱負和雄心,也沒有必須要做成的事和必須要堅持的夢想。突然有一天,她在書中讀到“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這句話,便開始覺醒,她決定從2016年6月8日起,開始日更文,每篇文章不少於1500字。

《每一種優秀,都有一段靜默時光》想要成就自我,必須忍得住孤獨

她並沒有告訴任何人自己的決定,靠著內在強大的毅力和信念去堅持,去打敗前行途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困難和挑戰,最終成就了自己,出版了好幾部作品,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回頭來看看自己,我也是一個契機遇見了有緣人暖暖,重拾文字寫作之旅,只是我沒有作者的決心和努力,更沒有作者的用心與堅持。一個月寫30篇文章和一個月寫三篇文章,隨著時間的流逝,兩者的差距將是無法逾越的鴻溝。所以,作者成功了,她的堅持努力贏來了屬於她的精彩,我的文學路依舊毫無起色。

讀完《每一種優秀都有一段靜默時光》這本書,我受益匪淺,書中的文字給予了我一種精神的力量,賦予了我人生新的思考,如果想要去改變自己,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讓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義,那麼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每一種優秀,都有一段靜默時光》想要成就自我,必須忍得住孤獨

首先,優秀不是本能,而是習慣。我們需要去培養自己的好習慣,比如早起、堅持閱讀、堅持寫作,以及對你目標有利的一些好習慣。因為優秀不是一種天生的本能,而是一種長期紮根生長的良好習慣。

其次,自律才能成長更快。無論做任何事,都不要只是三分鐘熱度,推三阻四,沒有毅力,懶惰大於決心,計劃很完美,拖延更永無止境。一個人可以不成功,但必須要成長;一個人也可以不優秀,但必須要進步。有太多時刻,毀掉一個人的,從來不是沒有過硬的能力,太強的實力,而是這個“懶”字,只有做到自律,才能不斷的進步成長。

再次,心態決定你的狀態。在生活我們時常會遇見不如意的事,人生的失敗、挫折、坎坷等,與其消極、抱怨,自暴自棄,不如接受它、面對它、因為所有的經歷終會變成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所以,比拿得起更重要的是學會淡然地放下,比擁有更重要的是學會坦然地失去,比怨恨更重要的是學會從容地原諒。

《每一種優秀,都有一段靜默時光》想要成就自我,必須忍得住孤獨

最後,培養智慧生活的習慣。比如多讀書、多旅行、多思考反省。讀書是成本最低的投資,也是提升自我最好的途徑;旅行是一種內在的滋養與豐富;同時學會獨立思考,什麼才是真正適合自己的,什麼才是你應該去遵循的,什麼才是你應該去相信和踐行的。其實一個人最難的,不是去看清別人,而是去認識你自己。

合上《每一種優秀都有一段靜默時光》這本書,從此刻開始努力吧!願你餘生,擁有足夠多的智慧,去面對人生旅途中挫折與艱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