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上哪去找收益8個點、風險還較低的品種?

品種 好找,但

性價比高點、而風險又相對較低的品種太難找。

基金、股票的收益可以到8個點以上,成功賺了的那就是美麗的勵志故事;但真進基金股票品種的,剛開始進去的時候,可能還想著就玩點低風險的,但玩一玩的,看著其它的收益那麼高,結果玩的自己連姓啥都忘了,沒辦法,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豐富的金融基礎知識,也沒有經歷過各種大起大落的洗禮,絕大多數人都是無組織無紀律的、靠心情、或者靠感覺、或者靠聽某某說,然後就買了哪隻股票或者基金,再加上國內目前整體的融資成本還是偏高,上市公司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融資用,而不是為了給股民分紅用,所以玩基金和股票的,雖然可以賺到8個點以上收益,絕大多數還是虧的多。

以前吧,好歹還有個低起投門檻的匹凸匹收益能超過8個點,如果真正的就抱著進去玩點低風險的匹凸匹資產,像陸金所、開鑫貸那種股東背景實力非常雄厚的平臺的匹凸匹資產,其實是完全可以全身而退,傷不到自己的本息,哪怕是平臺不再發標運作了,因為它股東背景實力足夠強,照樣不會少您的錢,開鑫貸的匹凸匹資金很少,巔峰期也就幾個億待收,所以清理起來比較容易;陸金所最高峰時期,有4000多億待收,現在待收已經降到只有幾百億,它把大頭都全部結清了,還會少您小散戶那點小頭的小錢嗎?這就是個概率問題。

但是,進去後的人,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貪慾,包括我自己,收益8個點的哪有其它包裝的更漂亮的動不動10個點、甚至20個點的車貸平臺,或者其它原本草根的披上風投或上市外衣後的高收益平臺“香”呢?甚至還有專挑高收益的平臺乾的,整個結局下來,膽子越大的,結局往往越差,真正抱著初心進去的能保持初心的,往往賺的幾率反而更高。當然,現在這條低起投門檻的道路也被堵死了,小老百姓的那點小本金直接進不去。

銀行理財,一般收益率也就2-5個點,比存款好點,整體風險還是比較低的,除了銀行理財,還有個打著擦邊球的“創新型智能存款”,這個收益稍微好些,但一直都是監管層重點打壓的對象,很多都下架了,或者已改變產品結構了;其它的收益能比銀行理財更好點的估計也就是純債基吧,收益率有希望能到3-6個點左右,債券的票面利率一般也就7,8個點,扣點管理費、託管費、銷售費用,真正能留給投資人的,正常情況下一般也就5個點左右,不踩雷的時候能高點,若是踩到違約的債券,收益率還要低點,當然這種也是小概率事件。另外債券價格跟融資環境的寬鬆也有一定關係。

也有去玩實在點的品種,上面這幾種都是玩的虛擬的品種,實在點的品種比如有條件的跑去買房子,當然這一條在大多數地方來說,買入後租金回報率大概能有1-3個點左右,每年房子的折舊在2-3個點,舊的二手房房價每年漲幅平均下來能勉強跑贏6個點左右的GDP,實際上每年的租金回報率勉強可以抵扣掉折舊,剩下的二手房的漲幅的基本上就是自己實際的收益率。當然這一塊視地區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差異也比較大。

還有更實在一點的,就是跑去創業。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創業做生意的天賦啊,即使有天賦的也不一定有勤勞,沒天賦沒勤勞的失敗的最快;有天賦沒勤勞或者有勤勞沒天賦的,能過個小日子;既有天賦又有勤勞的那畢竟是少數,只有少部分人能通過創業,讓自己投資的本金獲得不錯的回報,這一塊投資失敗後,繳學費的人估計要佔到一半,創業失敗後,就又老老實實的跑回去上班去了。

曾經還有一段時間流行過在網上合夥開店做生意的,當時叫股權眾籌,還有合夥養羊、養牛等等的,這些最後都很少有聽到成功的經歷,絕大多數最後都失敗了,因為項目發起來的信用太低,即使有信用的,能力也難跟上,最後失敗就在所難免,即使出發點是好的,最後都玩壞了,但剛開始的時候,投資人想的是去眾籌股權項目萬一成功了,可以獲得鉅額回報,實際上,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的萬一,小概率的事情要發生的難度還是很高的。

目前公認的,收益率能到8個點以上風險又還比較低的,估計也就只有政信,或者政信信託類或者前三十強地產類信託了。信託的話,20多萬億規模,8個點左右收益率,每年的不良資產幾千億,不良率也就2%左右,即使遇到不良的,追回來一半以上的本息的概率也很大,這是一條對富人來說還不錯的渠道,尤其是純正央企或者真正國企控股的信託,風險能低點;但是這兩年信託規模壓縮的非常厲害,流到市場上面的好點的信託越來越少,另外好點的信託,大部分都是三百萬起投,一百萬起投的都算是比較一般的信託,另外真正的好信託,在壓縮規模的情況下,很難流到市場上來,他們內部就消化完了。

此外,還有能達到8個點以上收益的也就只有政信的風險相對來說低一點,遇到延遲還的幾率也就在1%以內,即使遇到延遲還的,暫時還沒發現有發生過傷到小散戶本金的,未來即使有的傷,估計也輪不到定融類最小的小散戶,上面畢竟還有那麼多個子高的。政信畢竟是有信仰的品種,之所以有信仰,還不就是因為有地方上的隱形信用在做增信,在風險相對來說比較低的情況下,還能達到不錯收益的主要原因除了地方上的財政補貼外,還有就是相關施工方做貼息。如果這兩個都沒有,僅靠市場運作的話,那收益率會低的相當難看,當然能有這兩者的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地方上的發展還不夠完善,等哪天國內絕大多數地方都建設的很好的時候,也不太需要融資來發展的時候,那時候即使還有政信,估計收益也會低的慘目忍睹。

大佛:上哪去找收益8個點、風險還較低的品種?


作者簡介:樂山大佛,持證理財規劃師,擁有基金從業資格,著有《投資理財實戰:財商思維與資產組合配置策略》一書,財經專欄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