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保衛戰:公公為何裝病也要住進療養院,別讓老人寒了心

文/ 符號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敬老人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子女應盡的義務。

多數人以為:只要給父母足夠的錢,或者給父母提供足夠的物質享受,這就算自己盡孝道了。其實,這是對孝敬膚淺的理解。

親情保衛戰:公公為何裝病也要住進療養院,別讓老人寒了心

在如今這個物質充足的年代,老人更需要的是精神的贍養。老人們更渴望的是子女帶來的精神愉悅,更需要子女的陪伴。

對於絕大多數的老人而言,他們對待物質上沒有多大的要求。要對於物質上的滿足,精神上的滿足更討老人內心的歡喜。

這一點上,公公就給我們生動的上了一課。。。

-01- 沒人陪,公公想住養老院

我和老公都在機關單位上班,孩子上學住校。婆婆走的早,家裡就剩下公公一個人。他經常去小區跟幾個老頭下棋,倒也樂呵。

突然,有天晚上吃飯時。公公說:“兒子啊,你們整天都忙著上班。我在家空落落的,你看我搬去養老院住怎麼樣?”

我和老公都很驚訝。“爸,好好的你去養老院住幹嘛?傳出去被人肯定以為是我們不養你呢,鄰居會罵我們不孝的。”

親情保衛戰:公公為何裝病也要住進療養院,別讓老人寒了心

“哎爸,你不是天天跟那幾個老夥計下棋挺好的嗎?”

“就是他們都去養老院了,剩我一個人了,我這心裡空落落的,沒人陪我啊。”

“那你去找別人玩吧,養老院就別去了。在家我們孝敬您,好好養老。”公公聽完不說話了。

-02- 公公裝病,住進療養院

正在上班,突然接到老公的電話:“爸生病了,在醫院,你有下班過來一下。”下了班,我家都沒回,直接去了醫院。

公公一直有高血壓史,經常還在吃藥。到醫院找到病房,看見老公正在給公公切水果。我趕忙上去問公公:

“爸你怎麼樣了?哪裡不舒服?”

“沒事,我就是有點頭暈,胸悶。”

親情保衛戰:公公為何裝病也要住進療養院,別讓老人寒了心

老公說:“醫生檢查過了,說沒什麼大問題,回家多注意休息就好了。可爸不想回去,說還是不舒服,要住院療養。”

因為婆婆走的早,老公一直都很懂事孝順。聽到公公說渾身不舒服,就同意了住院療養,還專門給他請了護工來照顧他。

-03- 公公病倒,才知他用心良苦

公公這一住就是一個多月,中間我們去接他回來,他總說自己還沒好,不願回來。看他住的精神狀態挺好的,我們就沒勉強。

突然,一天醫院打來電話:說公公病倒了,有點嚴重,讓我們過去一趟。我跟老公請了假,急衝衝的一起趕去了醫院。

去了一看公公躺著病床上。醫生說,是因為情緒激動,一下子高血壓上來了,暈過去了。還好救治的及時,沒什麼大礙。

我們都嚇得不輕,等公公醒來,老公問他怎麼回事?他才說出了心裡話,我和老公聽了,心裡都滿是愧疚感。

親情保衛戰:公公為何裝病也要住進療養院,別讓老人寒了心

公公說:“其實之前我好好的,沒有病。我就是一個人在家太孤單了。你們下班又累,也不想讓你們陪我。想去養老院,又怕你們沒面子。”

“來這裡有人氣兒,每天有人陪,我挺開心的。這一個月我跟隔壁床的宋大爺相處的挺好,天天下棋,成了老哥們兒。

他是癌症晚期,沒想到今天早上起來,我叫了半天他沒反,一看他已經走了。心裡非常難受,就一下子暈過去了。”

這時候我們才發現,原來我們一直忽視了老人的心裡想法。總覺得給他吃好的,穿好的就行了,他其實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依託。

-04- 送公公去養老院,順也是孝

經過這件事以後,我們明白了公公需要的不是什麼物質上的滿足;他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寄託,他不想整天孤零零的一個人在家。

為了不讓公公覺得孤獨,既然他那麼想去養老院。我們也不能寒了老人的心,最後老公同意公公病好後,搬去養老院。

親情保衛戰:公公為何裝病也要住進療養院,別讓老人寒了心

有這樣的一句老話:“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說的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即使滿堂兒女,不在身旁,也不能經常陪伴。

作為兒女的我們常年在外工作,老人一個人在家很孤單。有什麼事都沒人知道,甚至生病了也沒人照顧。

並不是說兒女不好。而是兒女長大後,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小家。即使老人再孤獨,兒女也給不了那種精神上的慰藉。

親情保衛戰:公公為何裝病也要住進療養院,別讓老人寒了心

總之呢,每個人都應該好好的關心孝敬父母。不要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在”,再後悔莫及。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