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牛肉大麥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澳洲商務部長:因中方不接電話

在中國同海外國家的貿易交往中,有著很多互利共贏的例子,當然,也不乏一些矛盾與衝突。近來中國與澳大利亞之間的貿易問題就總被相關新聞提及,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中澳兩國主要就牛肉與大麥有貿易摩擦,並且存在了一段時間,但由於雙方的措施都得不到一致判斷,至今還未解決。5月17日,澳大利亞貿易部部長伯明翰在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採訪時表示,澳方官員就本國與中國此次牛肉與大麥的摩擦已經做出了多次討論,但由於無法與中國取得聯繫,導致關於這個問題的高級對話始終沒有進行。

中澳牛肉大麥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澳洲商務部長:因中方不接電話

“中國方面一直沒有對我澳方的聯繫做出回應,並沒有積極的回覆我方電話。”伯明翰說道。與此同時,他還表示,如果這一問題短時間內無法得到處理,將重新評估中國市場的風險,同時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往來的可能性會增加。

據悉,因為新冠病毒疫情,澳大利亞始終堅持要對中國武漢進行獨立檢查,對此,中國駐澳大使曾警告澳方稱,如果聯邦政府繼續要求對武漢進行獨立檢查,澳洲產品將被中國消費者拒絕,澳洲出口行業會受到嚴重影響。

同時,在反傾銷調查時,中方稱將對澳大利亞的進口關稅進行提高,同時列出清單對澳方進行進口限制,包括幾家農場的進口牛肉。澳方表示,這本該屬於貿易監管事務,而若中國執意如此,將會將問題交由世界貿易組織。

澳大利亞是大麥大國,是全球生產大麥最快的國家,而且完全不必依靠政府補貼。一直以來,中澳都保持著良好的交往關係以及貿易往來,但此次態度如此堅決,與疫情可能有所關係。

據外媒5月18日報道,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森在近期的採訪中表示,即使冒著失去自己最大經貿合作伙伴的風險,也將堅持對中國展開調查的意願,將繼續推進對武漢的獨立調查研究。而有人懷疑這是否因為此前中方將澳大利亞幾家牛肉農場列入管制清單,以此進行回擊。但澳大利亞經貿負責人卻一再明確,對中國的調查並非報復性措施,而是原則性問題。

有專家分析後指出,澳大利亞此舉對該國沒有任何好處,但一系列行動表明澳方可能在追隨美國。因為無論從“對華索賠”的問責言論,還是就武漢的獨立調查,再到對貿易往來的堅決態度,都顯示出不符合該國國情的現象,但卻同美國的行徑如出一轍。而澳方此舉很可能導致中國直接切斷與該國的經貿往來。

不過,澳方似乎沒有絲毫的態度鬆動,伯明翰稱,自己知道中國是澳大利亞在亞太地區最大的貿易伙伴,但是此次兩國的牛肉與大麥問題延續許久,令澳方不得不重新考慮這段夥伴關係。而新洲州長貝姬蓮也表示,如果不能保證兩國貿易往來是在友好溝通的前提下完成,州長們將堅決保障國家與人民的利益。

除了牛肉與大麥的問題,隨著兩國關係的緊張,很多跨國項目也被叫停。近期中方還發布了“赴澳留學預警”,這令赴澳大利亞留學的人大幅減少,澳方高校紛紛向政府提出放寬限制的建議,因為如果留學市場受到打擊,勢必會帶來一定程度的經濟滯後。

在中國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時,國內經濟大幅回升,但有些澳大利亞人對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數十年前,在澳方政府對中國進行牛肉出口限制後,他們居然認為中國人沒有牛肉吃。希望這些人可以多關注下網絡,同時克服一下對中方的偏見,也希望澳方政府審度形勢,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