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轻型航母改成两栖攻击舰,你怎么看?

今天回答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基辅级航母可以改造成两栖攻击舰吗?

把轻型航母改成两栖攻击舰,你怎么看?

之后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又写了以下文字:

改装基辅级肯定是不合适的,直接原因是大基太老了——首舰“基辅”号1972年下水,77年正式服役,距今超过40年;哪怕是比较新的的“戈尔什科夫”号(“巴库”号),入役也超过30年。而且基辅级前三号舰在苏联解体后便迅速退役了,其中“新罗西斯克”号在韩国作为废船被拆解,“基辅”和“明斯克”在中国被改成主题公园,早就没有重新启用价值。

把轻型航母改成两栖攻击舰,你怎么看?

即使这几个家伙还在,要用他们也得拼人品,苏俄舰船维护保养水平奇烂无比,不然才十几年的船,怎么至于匆匆谢幕?

想想印度人被忽悠着改装“超日王”的前车之鉴,就知道哪怕是最新的“戈尔什科夫”号,照样不靠谱,不管改成什么怎么改。

把轻型航母改成两栖攻击舰,你怎么看?

换一个角度想,基辅级不靠谱,别的轻型航母行不行呢?

从一些国家的经验看,航母和两栖攻击舰合流是一种趋势。比如西班牙人在退役了“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号航母后,就搞了战略投送舰“胡安•卡洛斯一世”号,既配置滑跃飞行甲板以使用短距/垂直起降战机,也设置了坞舱携带登陆艇,好像也蛮好用的。

把轻型航母改成两栖攻击舰,你怎么看?

如果市场真有不太旧的二手轻型航母,买来改装两栖攻击舰是个好买卖吗?

还是那句话,土豪不差钱的话,你要改成太空堡垒歼星舰都行,改两栖攻击舰当然更不在话下了。

把轻型航母改成两栖攻击舰,你怎么看?

如果想要花小钱办大事,那就要精打细算具体研究了:

两栖攻击舰与航母定位不同,主要任务是要搭载登陆部队并将他们有效投放上陆。所以两栖攻击舰不仅有类似航母的航空甲板和机库,还需要能够携带释放登陆艇和两栖战车的巨大坞舱。

把轻型航母改成两栖攻击舰,你怎么看?

航母当然没有坞舱,为了改装肯定要开膛破肚,整体改变主要舱室布置。这不仅花费很大,更会对船体产生结构性破坏,大大缩短船舶使用寿命,即使不计成本下大工夫加强也无法完全补救。

你确定要花这份钱钱吗?

当然,两栖攻击舰未必一定要坞舱:

把轻型航母改成两栖攻击舰,你怎么看?

美帝搞的“美国”级两栖舰,前两艘索性放弃了坞舱,专意携带F35B,制海作战强大无比,被称为准航母。

照这个思路改装轻型航母,相当于降级当直升机母舰,基本上不用破坏船体结构,只要腾出一些空间改成运兵舱就行,确实花不了多少钱。

把轻型航母改成两栖攻击舰,你怎么看?

问题是你确定这么搞是好主意?

直升机虽然机动灵活,但毕竟装载量有限,运送不了重型装备——哪怕是CH53“海上种马”这样的20吨级大家伙,吊运能力也是有限的,远不及气垫登陆艇。而两栖战车能够涉水上岸,具备航渡间投入战斗的能力,是登陆战所不可或缺的利器。

把轻型航母改成两栖攻击舰,你怎么看?

虽然实战中可以用船坞登陆舰分担任务,但这就意味着两栖攻击舰功能单一化,不能承担复杂作战任务,不符合现代战争综合化趋势。

西班牙是过气LOW逼,他们的海军没有远洋任务,怎么省钱怎么玩,凑合着混日子。真正全球海军哪能那么没志气?

美军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从“美国”级三号舰开始,又恢复了坞舱,就是发现这种玩法不靠谱——要制海有航母,犯得着你两栖舰沐猴而冠来抢生意吗?

把轻型航母改成两栖攻击舰,你怎么看?

很多人都有思维误区,其中包括很多媒体,动辄将两栖攻击舰成为“准航母”,完全没意识到,这是两类不同军舰。

它们任务不同,不存在相互取代关系!!!

把轻型航母改成两栖攻击舰,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