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炯|想起“铁市长”

最近,参加“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结合秦岭违建别墅整治的启示,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领导干部的权力为谁用,如何用,才能保持定力,才能让老百姓认可、称赞?这样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过去西安的"铁市长"一一张铁民。

关注民生,提升西安国际旅游城市形象。 八十年代初期,脏乱差几乎成了西安市容环境的代名词,街道上尘土飞扬,风吹垃圾飞,下雨污水流,有人在马路上筛沙子堆土和稀泥,市区内竟有六十多座垃圾山!这与西安旅游城市的形象极不相附,人民群众怨声载道、意见大。铁市长上任后,以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为切入点,铁腕治理市容环境。“铁市长”亲任总指挥,几天内,就用四万多辆车次把市区垃圾驱逐至郊外垃圾场。当时,全市人民齐动员,齐上:阵,掀起了整治市容的攻坚战。党政机关、街道社区、工厂学校……,不仅要整治好自身的卫生区,还要整治好划定的责任区。但是,也有顶住不干的,那就是省委大院。那天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到陕西省委机关大院检查,看见院里脏得不成样子,“污水都排到雁塔路的人行道上”。街道办督催省委机关整改,一连催过三次,都未见半点动静。张铁民得知后,责令街道办给陕西省委开出两百元罚单——那个年代,两百元不是小数目!直接送到省委。这事当年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为了从根本解决市容环境问题,张铁民自己动笔起草整顿市容的二十条要求,其中《妨害市容卫生处罚办法》规定,“禁止随地吐痰、擤鼻涕,违者除令其揩擦干净(不得用脚蹭)外,再罚款五角”。那时,普通工人月工资不过几十元,这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西安的市容、市貌逐渐得到改变。

修护城墙,传承西安千年古都文化遗产。城墙,对于西安,是一座文化丰碑,也是西安标志性的建筑。80年代初期,西安的城墙历经岁月、风雨的侵蚀,还有人为的破坏,可以说是千疮百孔。据83年初调研显示,西安13.7公里城墙发现十四处断面,外墙的剥落也很严重,城砖缺失几平方公里,达27000余块,很多破坏了一半以上,排水道基本上完全破坏,九十八座敌楼和四座角楼已经全部没有。再加上利用城墙挖的2100多个洞,长度达四十多公里。保护好文物,修护好城墙,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千年大事,也是提升西安影响力、知名度的大事。铁市长亲自上阵,担当大任,从维修方案的设计到工程的实施,他都认真把关,悉心指导。城墙破土动工后,随着工程推进,主城六区相继成立建设指挥部,张铁民要求各区区长亲自担任指挥部总指挥。政府修城墙的干劲,感动了整个西安。那段时间,党、政、军、民、学,工等各级组织、团体都志愿加入了维护城墙、修复护城河的战斗,真正打响了一场维修城墙的“人民战争"。一些人悄悄把当年扒下来的城砖归还到工地上,周末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到工地上,那段时间,铁市长几乎天天在工地上,从没睡过一个完整的觉,正是那次的维护、维修,才奠定了西安城墙现在的模样。

转变态度,从根本上解决为民服务的作风。“搞好环境卫生,解决一个脏字;整顿公共秩序,解决一个乱字;改善服务态度,解决一个差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张铁民作风简朴,很少坐办公室,下基层检查工作,常常是轻车简从,从不前拥后呼、浮夸做秀,习惯是不提前通知带人出去查工作,有时还换衣服“暗访”,真正做到察真情、解民意、掌握实情。整治工作风,转变官员“庸懒散"现象,是他治政的又一铁腕。一位副市长开会迟到,他毫不留情,当场点名批评,“说到就要做到,做不到像什么样子!”这种敢动真碰硬的做法,使领导干部再也不敢作风稀拉、疲沓。抓工作,闭环靠谱,没有结果、落实,绝不罢手。他布置工作,一抓到底,往往三天后就向有关部门寻问结果或进展,使下级部门、领导从不敢马虎、溥衍。他点名说,营业员、服务员、警察、驾乘和医护人员,“都要改进服务态度”,因为他们是人民的服务员,本职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思想和理念,作风和行动,给西安的建设注入了活力,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服务行业,都展现出亲民爱民为民的形象,为西安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西安再次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人去政声留,功德存人心。一桩桩,一件件,经营的是人心,担当的是责任,留下的是政绩。张铁民,西安市第十一任市长,虽然任职仅三年,离开我们也已经三十四年了,但他立足市情,用权为公,谋利为民,铁腕治市,净化环境,修护城墙,保护文物古迹,摘除西安“废都”之帽,让当时西安重焕光彩、焕发新生的政绩,却永远铭刻在西安人民的心中。铁市长的事迹告诉我们: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是党组织赋予的。用好权力,只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权为民所用,这种权力才用得踏实,用得稳健,行稳致远,也只有真正为人民的人,才是能让人民永远记住并爱戴的人。因为,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为人民做了些事,人民会永远记着他,怀念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