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創戰場奇蹟的布衣元帥徐向前,沒有指揮更大兵團作戰是其終身遺憾

屢創戰場奇蹟的布衣元帥徐向前,沒有指揮更大兵團作戰是其終身遺憾

文/任振杰

徐向前是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生涯中,他戎馬倥傯,從黃埔軍校到大別山區,從大巴山下到西征途中,從華北抗日到山西立功,徐向前身經百戰,屢建奇功。他是一位大智大勇、縝思斷行、駕馭戰爭的能手。他是一個坦蕩無私、剛毅堅強、顧全大局、廉潔奉公的人民公僕。他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建設強大國防和軍隊建立了不朽功勳。

一、投筆從戎,黃埔軍校一期生,廣州起義領農軍

徐向前從小家境貧寒,但卻立志高遠。在革命的艱難歲月,他把原名象謙,改名向前,表明他勇往直前的革命意志。1924年4月,他懷著救國救民的志向,投筆從戎,以優秀成績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在校期間,他所在的第一隊,作為孫中山大元帥的衛隊出征到廣東韶關。1925年初,徐向前參加了平定廣州商團的武裝叛亂作戰。之後,又參加了著名的討伐軍閥陳炯明的第一次東征作戰。東征途中,他帶兵有方,且以身作則,很快被提升為排長。

作為第一期黃埔生,徐向前在黃埔軍校積極參加周恩來支持創辦的“青年軍人聯合會”的活動。這個組織在共產黨員帶領下同反共的“孫文主義學會”成員進行了堅決鬥爭。在鬥爭中,逐漸奠定了他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思想基礎。徐向前離開黃埔軍校後,於1925年夏被分配到國民軍第2軍第6混成旅,先後任教官、參謀和團副等職。在轉戰大江南北的軍旅生涯中,徐向前對國共兩黨各自堅持的思想,反覆進行觀察、思考、比較,終於認定共產黨是真正革命的黨,為人民的黨。1927年3月,正當國民黨右派反共活動猖獗,在國共合作面臨破裂的嚴重形勢下,徐向前毅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原武漢國民政府獨立第14師師長夏鬥寅公開叛變,聯合四川軍閥楊森準備偷襲武漢。徐向前率隊隨軍出征,配合葉挺的第24師兩個團參加保衛武漢的作戰,後被派到九江張發奎部任司令部參謀。在大革命失敗的嚴峻關頭,徐向前受中共中央軍委的委派,赴廣州組織工人武裝。廣州起義前,徐向前被任命為工人赤衛隊第6聯隊隊長,對工人進行秘密的軍事戰術訓練。1927年12月11日凌晨,廣州起義爆發,徐向前率領的第6聯隊,脖子上都繫著紅布帶,揮舞著鐵矛和刀棍,和起義軍主力警衛團一起浴血戰鬥,顯示了中國共產黨人和工人階級大無畏的英雄氣概。這次起義,同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相連接,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創立中國工農紅軍的偉大開端。

屢創戰場奇蹟的布衣元帥徐向前,沒有指揮更大兵團作戰是其終身遺憾

◆徐向前

廣州起義失敗後,徐向前隨起義軍撤到廣州城北的花縣,部隊被整編為工農革命軍第4師。徐向前先後任第10團黨代表、師參謀長、師長等職。在中共東江特委的領導下,與彭湃等人率領革命軍和地方武裝,堅持東江地區的游擊戰爭。他協助師長葉鏞在1個月之中,先後作戰20多次,在險惡的攻城戰、山地戰、伏擊戰、遭遇戰中,充分顯示了徐向前的大智大勇,但弱小的紅軍面對敵人的大兵團“搜剿”,只有損傷、減員,最後徐向前身邊只有幾十人。1929年1月廣東省委和東江特委為保存革命骨幹,決定把革命軍剩餘人員分批撤出蓮花山地區。根據組織決定,徐向前在地下黨周密安排下,化裝經惠州、樟木頭到達九龍。在這裡,徐向前才有機會看到黨的“六大”決議文件,深入地思考了許多問題。特別是聯繫到大革命失敗後自己的親身經歷與見聞,使他進一步認識到,無產階級的軍事鬥爭,離不開黨的領導,離不開正確政治路線和策略的指導,否則將一事無成。

二、靈活機動,縱橫馳騁鄂豫皖,烽火遍地震武漢

海陸豐地區武裝鬥爭失敗後,徐向前在中共地下組織秘密幫助下到達上海,向中共中央軍委書記楊殷秘密彙報了有關東江鬥爭的情況。1929年6月,受中共中央軍委的委派赴鄂東北組織領導武裝鬥爭,始任工農紅軍第31師副師長。師長吳光浩犧牲後,徐向前接任師長。不久,廣西軍閥羅霖率獨立第4師兩個團3000多人,和河南土匪武裝李克邦暫編第2旅1個營,另加反動民團紅槍會1600多人,南北夾攻,妄圖把紅31師一舉消滅。徐向前指揮一支300多人的紅軍隊伍,採取了“避強擊弱”的戰術,與敵人兜圈子。同時,發動群眾和各區自衛隊不斷襲擾敵人,使敵人次次撲空,夜夜受驚。經過連續5次戰鬥,把敵人打得暈頭轉向,徹底粉碎了敵人的會剿。

在徐向前的率領下,紅軍經過3次會剿作戰,殲滅大批反革命武裝,迅速壯大了自己的隊伍,由4個大隊不足300人,發展到5個大隊700多人,並不斷擴大了武裝割據地區。徐向前在建立和擴大鄂豫邊區的武裝鬥爭中,運籌自如,智勇兼備,顯示了出眾的軍事指揮才能。他和其他同志一起總結海陸豐武裝鬥爭和鄂豫邊鬥爭的經驗,提出了7條遊擊作戰原則:一是集中作戰,分散遊擊;二是紅軍作戰儘量號召群眾參加;三是敵情不明,不與作戰;四是敵進我退,敵退我進;五是對敵採取跑圈的形式;六是對遠距離的敵人,先動員群眾擾亂之,再行突擊;七是有堅固防禦工事之敵,不與作戰。這七條原則對鄂豫邊紅軍建設和武裝鬥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在徐向前和其他同志的領導下,大別山的紅軍迅速壯大為3個師,正式編為紅1軍。許繼慎任軍長、徐向前任副軍長兼1師師長,全軍共2000多人。這支部隊統一混編後,開始了從遊擊紅軍向正規紅軍、從游擊戰向運動戰的戰略轉變。1930年,紅軍巧妙利用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等在中原地區混戰的有利時機,兵分三路東西兩線出擊,積極開展外線進攻。徐向前親率紅1師,西出平漢線,首戰楊家集車站,而後“誘敵深入”,在楊坪口伏擊,再攻花園車站。1個月內,三戰三捷消滅敵人3000多人。有一首歌謠,唱出了徐向前率領紅軍出擊平漢線的情景:平漢遊擊五十天,三戰三捷三擴編;紅軍聲威震武漢,革命烽火遍地燃。

屢創戰場奇蹟的布衣元帥徐向前,沒有指揮更大兵團作戰是其終身遺憾

◆1925年夏,徐向前被派到國民軍第2軍第6混成旅,圖為徐向前在國民革命軍第2軍時留影。

紅1軍與紅15軍於1931年初合編為紅4軍後,徐向前任參謀長。他協助軍長曠繼勳靈活機動地指揮作戰,經新洲、金家寨、鵝毛嶺、雙橋鎮等一系列戰鬥,共殲敵1.5萬人。特別是雙橋鎮戰鬥,紅軍避強擊弱,運動中全殲敵34師,活捉師長嶽維峻,徹底粉碎了敵人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一次“圍剿”。接著紅軍又積極出動,避實擊虛,各個擊破,經獨山、滸灣、桃花等戰鬥,殲敵5000餘人,粉碎了敵人的第二次“圍剿”。1931年7月,徐向前升任軍長,他率部南下作戰,連克英山、羅田、浠水、廣濟4城,殲敵7個多團。11月,紅軍第四方面軍在黃安縣七里坪宣告成立,徐向前升任總指揮,並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紅四方面軍的成立,標誌著紅軍力量的更加壯大和正規,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紅軍的發展和壯大,使蔣介石坐臥不安,他於1931年秋親自坐鎮武漢,部署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還未等敵人部署完畢,徐向前以“先發制人”的進攻策略,指揮3萬多紅軍發起了黃安戰役。他採取“圍點打援”的戰法,先掃清黃安外圍,切斷守敵連接宋埠、黃陂的交通線,然後包圍黃安,吸引援敵。部隊按預定的計劃展開,徐向前親臨前線指揮作戰,甚至成功指揮了一年前繳獲的一駕飛機,向黃安城投炸彈和傳單。黃安戰役共殲敵1.5萬餘人,俘敵師長趙冠英以下近萬人。黃安大捷之後,徐向前揮戈北上,直逼潢川城下。1932年1月19日,在亞港地區擊潰敵5個團後,再行“圍城打援”戰術,最後在豆腐店地區布好陣地,痛擊援敵。指戰員冒著漫天大雪,正面衝擊,側翼包抄,打得敵人丟盔棄甲,四處逃竄,兩千多人當了俘虜。困守商城之敵亦恐慌南竄,我軍一舉收復商城。

潢川戰役尚未完全結束,徐向前與方面軍領導人,又開始部署蘇家埠戰役。徐向前仍然使用“圍城打援”的戰法,把敵人分割包圍在幾個點上,吸引援兵,在運動中殲滅敵人。經過多次穿插作戰,將敵46師等部6000多人包圍於蘇家埠、青山鎮、韓擺渡幾個據點。1932年5月8日,困守蘇家埠、韓擺渡之敵,在外無援兵、內無糧草的情況下,不得不向紅軍舉手投降。蘇家埠戰役共殲敵3萬餘人。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5月23日特致電徐向前等紅軍領導人,指出這次大捷“給予全國反帝國主義反國民黨的革命運動無限的興奮”,在紅軍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四大戰役共消滅敵正規軍近40個團6萬餘人,徹底粉碎了蔣介石向鄂豫皖紅軍發動的第三次“圍剿”。紅軍部隊發展到4.5萬人,根據地擴大到4萬餘平方公里,人口達350萬,形成紅四方面軍歷史上一個發展高峰。

三、百折不撓,蜀道漫漫志如鋼,大巴山下創新業

鄂豫皖紅軍力量的發展,大大威脅著敵人的腹心統治地區——武漢等地,引起國民黨營壘的極大驚恐。蔣介石於1932年夏親自出馬,自任鄂豫皖3省“剿匪”總司令,調集24個師30餘萬兵力,另加4個航空隊,以“縱深配備,並列推進,步步為營,邊進邊剿”的策略向鄂豫皖紅軍發起第四次“圍剿”,企圖一舉蕩平鄂豫皖根據地。此時,張國燾卻拒不採納徐向前等關於休整部隊作好反“圍剿”準備、尋機殲敵的正確建議,而是盲目輕敵,採取“不停頓地進攻”,甚至強令紅軍南下圍攻麻城,進逼武漢。結果,紅四方面軍雖經兩月苦戰,殲敵萬餘人,終因敵眾我寡未能扭轉戰局,被迫開始了戰略轉移。

屢創戰場奇蹟的布衣元帥徐向前,沒有指揮更大兵團作戰是其終身遺憾

1932年10月,徐向前率紅軍主力1.4萬餘人,離開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開始西征。在西征途中,敵人重兵圍堵,紅四方面軍在沒有根據地、沒有群眾掩護、缺糧少衣的情況下,在漫漫蜀道上,打了走,走了打,疲憊、被動、危險不堪。其間的棗陽、新集之戰、漫川關之戰、彷徨鎮之戰,都是在突遭敵重兵包圍的險境中,依靠全軍將士奮力苦戰,殺出一條血路。尤其是漫川關之戰,紅四方面軍被敵包圍在一條10餘里長的峽谷中,兩面是懸崖絕壁,出口又被敵火力封鎖,情勢十分危急。當時,張國燾慌了手腳,要讓部隊化整為零,分散突圍,就地遊擊。大智大勇的徐向前卻沉著冷靜,果敢機斷,力主集中兵力突圍,指揮部隊猛攻敵陣,終於虎口拔牙,從敵軍接合部打開一個缺口,夜翻野孤嶺,搶佔竹林關,脫離了險境。

紅四方面軍進入川北後,大膽發動群眾,實行土地革命,建立政權,很快打開了局面,站穩了腳跟。軍閥田頌堯趁紅軍立足未穩,於1932年初,急令孫震率38個團共6萬多人,分左中右三路向紅軍發起圍攻。徐向前和方面軍其他領導人根據蜀地山高谷深,路少隘險,易守難攻等特點,採取“收緊陣地、節節抗擊、待機反攻、重點打擊”的作戰方針,先以少許兵力,卡住山險隘路狹谷,誘敵深入,在敵兵力分散倦怠之時,突然反攻,重點打擊。經過4個月激戰,殲敵2.4萬餘人,勝利粉碎了敵人的三路圍攻,極大振奮了群眾,為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根據地奠定了基礎。

為了建立和鞏固根據地,紅四方面軍在大規模擴編和練兵的基礎上,徐向前指揮部隊主動發起外線進攻,連續取得儀(隴)南(部)、營(山)渠(縣)、宣(漢)達(縣)3個戰役的勝利。殲敵近2萬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並與川東遊擊軍會合,使部隊擴展到5個軍8萬餘人,地方武裝9萬餘人,根據地面積達4.2萬平方公里,人口逾500萬。出現了方面軍史上的又一個發展高峰。

企圖獨霸四川的軍閥劉湘於1933年冬,用25萬兵力對紅四方面軍發起了“六路圍攻”。面對四川軍閥聯合進攻的形勢,徐向前和方面軍其他領導人兵分東西兩線,組成寬正面、多梯次的防禦體系,與敵鏖戰。在東線萬源地區實行積極防禦。經20天血戰,殺傷敵萬餘人,即轉入總反攻。1934年9月,徐向前在東線指揮反攻後,不顧張國燾的反對,率30軍和91師轉到西線,對敵實施大膽的縱深迂迴。在巴中緊急動員和集合後,部隊經過一天一夜急行軍,在黃貓埡卡住了敵人西撤的道路。又經一天一夜激戰,全殲敵10餘團,俘旅長以下萬餘人,繳獲槍支7000多支,迫擊炮40多門。戰鬥結束,徐向前高興地唱起了《國際歌》。反“六路圍攻”戰役歷時10個月,共殲敵8萬餘人,是紅四方面軍戰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久、戰果最輝煌的一次勝利,愈加顯示了徐向前擘畫軍事、駕馭戰爭的卓越才能。

四、忠貞不渝,長征途中建奇功,抗日前線顯神通

紅一方面軍開始長征後,蔣介石一面以重兵圍追堵截,一面策劃“川陝會剿”,向川陝邊聚集達200個團的兵力。為衝破敵人的“會剿”部署,策應紅一方面軍北上,紅四方面軍於1935年3月發起強渡嘉陵江戰役。徐向前指揮部隊快速行動,連克閬中、昭化、劍閣、平武、北川等8座縣城,殲敵萬餘人,控制了東起嘉陵江、西至涪江縱橫300裡的廣大區域,創造了大規模強渡江河的範例。而後率部開始長征。

屢創戰場奇蹟的布衣元帥徐向前,沒有指揮更大兵團作戰是其終身遺憾

紅一、四方面軍於6月在川西會師後,為表彰徐向前領導革命武裝鬥爭的功績,毛澤東代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授予他金質紅星獎章,徐向前被任命為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總指揮。在毛兒蓋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徐向前積極擁護中共中央北上創建川陝甘根據地的戰略方針。在張國燾置徐向前與毛澤東、周恩來、陳昌浩等北進建議於不顧,堅持南下,公開分裂紅軍的情況下,徐向前堅決反對了張國燾的分裂活動,併為維護黨和紅軍的團結作出了特殊貢獻。徐向前同紅四方面軍廣大指戰員一起,積極支持朱德、劉伯承等反對張國燾分裂活動的鬥爭,克服重重困難,從而推動了部隊第二次北上,為黨保存了大批骨幹。1936年春,徐向前率南下失利的紅軍翻越夾金山、折多山、黨嶺山,終於在7月初與紅二方面軍在甘孜會師,徐向前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員。他要求兩支部隊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加強團結,一致對敵。10月,徐向前率部抵會寧,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勝利會師。不久,徐向前和陳昌浩奉中革軍委的命令,執行寧夏戰役計劃。後因局勢變化,中革軍委決定放棄寧夏戰役計劃,令渡河部隊組成西路軍,由陳昌浩任軍政委員會主席,徐向前任副主席。率部在河西走廊創建根據地,待機打開通往新疆的道路。

西路軍兩萬多名指戰員在徐向前、陳昌浩指揮下,在茫茫戈壁灘上,冒著零下二三十度的嚴寒孤軍血戰,視死如歸,慷慨悲歌。在倪家營子血戰中,西路軍1.3萬餘人被數萬敵騎兵、步兵和反動民團重重圍困在40多個屯寨裡。徐向前臨危不懼,指揮若定,組織部隊頑強抗擊。每當敵人蜂擁攻來,指戰員們就躍入敵群,用大刀、木棍、刺刀與敵廝殺。這樣的血戰歷時二十多個日日夜夜,總計斃傷敵近萬人。終因敵眾我寡、彈盡糧絕而失敗。1937年3月,餘部經祁連山抵新疆時,只剩下400餘人。這是紅四方面軍遭受的一次最嚴重挫折,總部機關和3個建制軍覆滅。西路軍浴血奮戰,在極為罕見的艱苦條件下共殲敵2.5萬餘人,吸引了河西的10多萬敵人西向,有力地策應了河東紅軍的戰略行動。西路軍的壯烈征程,將永載中國革命戰爭的史冊。作戰失利後,根據西路軍軍政委員會決定,徐向前與陳昌浩離開部隊,赴延安向黨中央彙報。

盧溝橋事變的槍聲震驚了全中國。1937年7月8日,毛澤東、朱德和徐向前等聯合致電蔣介石,提出“實行全國總動員,保衛北平華北,收復失地”的主張。8月25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正式宣佈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徐向前被任命為129師副師長。他還未到職,毛澤東就派他同周恩來一起赴太原做閻錫山的統戰工作。到太原後,徐向前利用自己對當地歷史、人文等情況比較瞭解的優勢,協助周恩來積極開展統一戰線工作,並部署八路軍進入山西,深入敵後發動群眾,開展抗日遊擊戰爭。

屢創戰場奇蹟的布衣元帥徐向前,沒有指揮更大兵團作戰是其終身遺憾

◆1937年5月,徐向前(後排右一)與彭德懷、左權、葉劍英、任弼時等在陝西雲陽合影。

在太原失陷前後,徐向前參與指揮了廣陽、沾尚店、戶封地區的對日軍伏擊戰和著名的粉碎日軍“六路圍攻”作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1938年2月初,徐向前回到129師師部,與師長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一起領導開闢晉東南抗日根據地。3月,參與指揮神頭嶺戰鬥,消滅日軍1500餘人,繳獲長短槍500餘支和騾馬600餘匹以及其他大批軍用物資。3月底,徐向前直接指揮了著名的響堂鋪伏擊戰,斃傷敵400多人,截擊摧毀日軍汽車180多輛,使日軍第14師團山田輜重隊兩個汽車中隊遭到毀滅性打擊。徐向前曾賦詩描述:巍巍太行起狼煙,黎涉路隘隱弓弦。龍騰虎躍殺聲震,狼奔豕突敵膽寒。撲天火龍吞殘虜,動地軍歌唱凱旋。

遵照黨中央關於“在河北、山東平原地區應堅決採取儘量廣泛發展游擊戰爭的方針,儘量發動最廣大的群眾走上公開的武裝鬥爭”的指示,第129師主力分為左右兩路縱隊向平原發展。徐向前於1938年春天,率東路縱隊挺進冀南,開闢抗日根據地。他首先提出:“創造平原地的‘人山’”的戰略口號,他認為:“假如我們能在河北平原上,把廣大人民推動到抗日戰線上來,把廣大人民造成游擊隊的人山,不管什麼樣的山,也沒有這樣的山好。那它就是無敵的、堅不可摧的。”實際上就是要將敵人置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在這個思想指導下,廣大群眾的抗日積極性日益高漲,青壯年紛紛參加八路軍,形成了轟轟烈烈的抗日局勢。

徐向前奉黨中央指示奔赴山東後,任八路軍第1縱隊司令員,統一指揮山東、蘇北和皖北八路軍各部隊,開展抗日遊擊戰爭。他堅持統一戰線中獨立自主的原則,領導山東軍民積極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普遍組織各種群眾性抗日救亡團體,並對國民黨頑固派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在山東一年多的時間,他指揮八路軍進行了大小戰鬥200多次,消滅日偽軍和頑固派4500多人。八路軍和基幹武裝發展到8.3萬多人,為發展創建山東抗日根據地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五、再立新功,解放戰爭成典範,國防建設盡心力

解放戰爭時期,徐向前先後任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華北軍區副司令員兼第1兵團(後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47年6月,晉冀魯豫軍區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率主力南征大別山後,徐向前負責主持軍區工作。為配合劉鄧、陳粟、陳謝3路大軍的戰略部署,他於1947年12月發起了運城戰役。戰役中,徐向前從敵強我弱的實際出發,提出:當我們感到嚴重困難的時候,也是敵人嚴重困難的時候,在這緊要關頭,誰能堅持和熬過這最後五分鐘,誰就能取得勝利。因此,他要求全體指戰員,以堅持“最後五分鐘”的戰鬥精神,堅決攻克運城。攻城部隊發揚“最後五分鐘”的戰鬥精神,連續三次強攻,於12月底力克晉西南重鎮運城,殲滅國民黨軍1.3萬餘人。

為使晉冀魯豫的晉豫兩大解放區連成一片,在徐向前統一指揮下,1948年3月發起臨汾戰役。臨汾素稱“臥牛城”,是晉南軍事重鎮,守軍憑藉有利條件,不斷加修工事,遍設障礙,構成大縱深的環形防禦體系,企圖固守待援。面對這樣一個易守難攻的“銅牆鐵壁” ,徐向前要求各級指揮員要把部隊“努力練成攻堅的鐵拳頭”。打臨汾就是一個啃“硬核桃”的城市攻堅戰。最後,我軍運用步炮工兵相結合、攻擊與防禦相結合、火力與爆破及突擊相結合等多種戰法,苦戰72天,殲敵2.5萬餘人,攻克了這座設防堅固的要塞。晉南地區的解放,使呂梁、太嶽兩解放區連成一片。部隊也從原來僅有兩個旅能攻堅,發展到9個旅具有攻堅作戰能力。毛澤東評價說:“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大勝利”。

臨汾戰役結束後,徐向前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以堅強的決心於同年5月,指揮部隊發起了晉中戰役。他將運動戰、速決戰、殲滅戰各種作戰形式結合起來,經過1個月的戰鬥,我軍6萬餘人在晉中平原與閻錫山野戰軍主力決戰,共殲敵第7集團軍總部及5個軍部、4個整師、兩個總隊計10萬餘人,解放14座縣城,為爾後奪取太原城創造了有利條件。晉中戰役,成為我軍以少勝多、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敵人的光輝戰例,受到黨中央和毛澤東的高度讚揚:“僅僅一個月中,獲得如此輝煌戰績,對於整個戰局幫助極大。”

屢創戰場奇蹟的布衣元帥徐向前,沒有指揮更大兵團作戰是其終身遺憾

◆1955年9月,毛主席給徐向前授勳。

晉中戰役後,華北軍區第1兵團等部乘勝進逼太原。太原是山西軍閥閻錫山經營多年的老巢,也是山西境內最後一個反動堡壘。太原戰役從1948年10月5日開始,守敵共約13萬多人。我軍以徐向前指揮的18兵團為主,同時調集第19、20兵團及四野炮1師參戰。為統一指揮,根據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成立以徐向前為太原前線司令員兼政委的人民解放軍太原前線司令部。在人民解放軍副司令員彭德懷的參加指導下,制定了先打外圍、後取城垣的作戰方案。攻城部隊在強大炮火支援下,採取勇敢穿插、分割包圍,各個殲敵的戰法,經過數月激戰,全殲守敵,於1949年4月24日解放太原。結束了閻錫山對山西人民38年的統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後,徐向前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因身體有病,由聶榮臻代理。但他仍然參與中央和軍委工作的重大決策。1955年9月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66年起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先後分管人民防空和民兵工作。他多次論及人民戰爭是我們克敵制勝的主要法寶。指出人民戰爭的傳統必須永遠堅持和發揚。他高度重視民兵在保衛國防、和平建設和未來反侵略戰爭中的重要戰略地位,反覆強調要全面加強民兵建設,特別是邊海防地區的民兵建設,要充分發揮民兵在國防經濟建設、保衛海防邊防、維護社會治安中的作用。

屢創戰場奇蹟的布衣元帥徐向前,沒有指揮更大兵團作戰是其終身遺憾

“文化大革命”期間,徐向前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頑強的鬥爭。1967年2月,他與幾位老一輩革命家一起,大義凜然,強烈譴責和揭露林彪、江青等人的反黨亂軍陰謀。之後,被貶斥到河南開封。他身處逆境,仍關心國家軍隊的命運,堅持鬥爭。1969年夏,他受毛澤東、周恩來委託,在陳毅主持下,與葉劍英、聶榮臻一起,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國際形勢,為打開對外工作的新局面,提出了戰略性意見和建議。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覆滅後,徐向前和其他老革命家開始了新的生活,他為撥亂反正、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和一系列方針政策,出謀獻策,為人民解放軍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夜以繼日地工作。在出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期間,徐向前強調提出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方針原則。他指出建設現代化的國防力量,必須服從國家經濟建設的大局,堅持自力更生為主的原則。要充分利用相對穩定的國際和平環境,研究和掌握現代化先進軍事科學技術,培養大批適應現代化要求的德才兼備的幹部,把國防現代化搞上去。

徐向前臨終前留下遺囑,身後不搞遺體告別,不開追悼會,把骨灰撒到他戰鬥過的大別山、大巴山、太行山和河西走廊,表現了一位革命家、一位老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和博大胸懷。

本文為《黨史博採》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維權支持:河北冀能律師事務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