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麼變強的?這些話,我猶豫了很久要不要告訴你

最近看到好幾位讀者的留言:

如何走出人生低谷?


如何才能成為像你一樣厲害的人?


怎樣才能改變頹廢的自己?

很多人遭遇困境時,被負面情緒包裹,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當中,有些心理脆弱的人甚至對人生失去了信心······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想告訴你,一個人是怎麼變強的,面臨「至暗時刻」的時候,又該如何應對。

下面分享幾種方法,幫助你解開內心的枷鎖,釋放出強大的動力,把你的人生不斷推向高峰。

人是怎麼變強的?這些話,我猶豫了很久要不要告訴你

1、獲得「觸底反彈」的能力

在《白鹿原》的原著小說裡,有這麼一句話:

活著就要記住,人生最痛苦最絕望的那一刻是最難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結束的最後一刻;熬過去掙過去就會開始一個重要的轉折,開始一個新的輝煌歷程。

當人生遭受重大挫折時,往往是一個人成長的契機。

在痛苦與絕望的壓迫下,會使得他重新思考人生,反思過去的所作所為,這個過程中,他的價值觀被重構,整個人與過去完全不同,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觸底反彈」。

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心智變得更加成熟、堅毅。不輕易放棄,不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第二,情緒穩定。有過撕心裂肺的經歷,情緒的下限被拉長,面對負面情緒也能夠波瀾不驚,畢竟最難熬的時候都挺過來了,還有什麼能傷到他呢。

第三,堅強的執行力。遇到問題不會退縮,死磕到底,直到問題被解決。

沒經歷過撕心裂肺的絕望,哪來大徹大悟的人生。

人是怎麼變強的?這些話,我猶豫了很久要不要告訴你

當你挺過人生中最艱難的歲月,這段「至暗時刻」就會成為你生命中寶貴的財富。

類似的例子有很多:

比如說老胡,拍完《仙劍》後,他的事業水漲船高,誰知卻被一場無情的車禍中斷,為此他曾一度崩潰。

歷經至暗時刻的洗禮,他對人生的認識更加深刻,演技更上一層樓,迴歸熒幕後,拍出了《射鵰》、《神話》、《琅琊榜》等高質量作品。

還有男神彭于晏,曾經一度無戲可接,自己又欠下鉅款,人生陷入絕境。

在最難熬的日子裡,他堅持健身,磨練演技,最終憑藉一部《翻滾吧阿信》復出。

再舉一個更接地氣的例子。

我有個大學同學,家境不錯,畢業後回到老家,整天遊手好閒,沒啥正事。

後來家庭發生重大變故,他開始重新思考人生,走出陰影后,他整個人都脫胎換骨,開始變得勤奮上進。

一個人的強大,不是看他成功時有多風光,而是看他掉進谷底之後能反彈多高。

人是怎麼變強的?這些話,我猶豫了很久要不要告訴你

可以說,困境是一個人的試金石。

有的人經過谷底反彈,人生開始持續上揚;有的人一直滑到深淵,也沒能彈上來。

但我們不能無所作為,被動的等待至暗時刻的到來。這麼做的人,就是拿自己的人生做一場豪賭。

你要知道,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極限的,當挫折超過了你的承受極限,就會開始崩潰,並對人生失去信心,開始安於現狀。

只有主動出擊,才能將自己的人生牢牢掌控在手中。

因此,這裡分享幾個經驗,能提升你的「觸底反彈」能力。

(1)不要抱怨

有些人一遇到挫折就開始抱怨,並將不滿的原因歸咎於外界因素。

比如:

收入低是因為老闆摳門;


和對象分手,是ta不體貼、自私、拜金;


經常跳槽是因為公司太爛。

但你自身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因此同樣的結局持續上演,在同樣的地方跌倒多次。

人是怎麼變強的?這些話,我猶豫了很久要不要告訴你

(2)做自己能夠掌控的事

你要知道,外部環境是很難改變的,而且你怎麼逃避也沒用。

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能夠掌控的事。

盡最大努力把這部分事情做好,即使失敗,起碼你盡力了。這就是盡人事,聽天命。

哪些事是受自己掌控呢?

最簡單的就是與自己有關的,比如自我提升,運動健身,早睡早起等等。

坦白說,我一步步變強的過程中,就是專注於自己能夠掌控的事,堅持閱讀、健身、寫作。

人是怎麼變強的?這些話,我猶豫了很久要不要告訴你

2、強烈的自我驅動

我們總是羨慕那些厲害的人,為什麼他們能持續的做一件事,為什麼有源源不竭的動力,為什麼總是充滿熱情。

其實,那些厲害的人,很多時候只是比其他人有著更強烈的動機

動機就像內燃機裡的汽油,只要一點火星,就會爆發出強大的驅動力。

假如你不清楚自己做某事的動機,那麼很可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比如說,很多人為了養成讀書的習慣,付費加入閱讀訓練營,剛開始幾天還能準時打卡,後來開始慢慢懈怠,最後不了了之。

那麼,如何激發自己的內部動機呢?

這裡分享一個方法:把一件事當成自己的使命去做。

先提一個問題,你是如何看待自己工作呢?

據我瞭解,很多人只是把工作當成任務,完成即可。“

反正是給老闆做事,差不多就行了”。

抱著這種完成任務的心態,無法在工作中找到熱情,也很難做出成就。

而那些抱著「主人公心態」的人,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所以他們無時無刻不再思考,如何能夠做的更好。

人是怎麼變強的?這些話,我猶豫了很久要不要告訴你

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臉不要了,哈哈哈)

我剛進新媒體公司時,也在做自己的公眾號,因為沒有經驗,啥都不懂。

所以自己掏錢去學寫作,學賬號運營、學漲粉技巧,學社群營銷。

我很清楚,雖然我不可能一直待在公司,但學習的這些技能,將來都是獨立運營自己公眾號的基礎。

因此,我把公司的賬號當成自己的去運營,不斷尋求突破,雖然經常加班,但並不覺得委屈和辛苦,畢竟這是自己的事業

當我的能力獲得長足的提升後,我離開了公司,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

很明顯,你也可以找到這樣一件事,把它和你的人生拼接起來。

人就是這樣,給別人做事,總會偷懶,不怎麼上心。當你給自己做事,就會充滿激情,付出100%的努力。

人是怎麼變強的?這些話,我猶豫了很久要不要告訴你

3、不要給自己貼標籤

很多人一遇到困難時,就會自我否定,常產生「我很笨」「我很失敗」的想法。

比如說:

一次考研失敗,會覺得自己很差勁;


被喜歡的人拒絕了,覺得沒人願意喜歡自己;


畢業幾年,應屆生工資都比自己高很多,我真是個loser。

時間一長,這些想法就會形成各種標籤,每一個標籤,都是在自我設限,從此會讓你寸步難行。


人是怎麼變強的?這些話,我猶豫了很久要不要告訴你

心理學上有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假如你持有某種想法,會喚起相應的行動,而行動的結果會接近你原先的預想。

假如你覺得自己的人生沒有希望,你就會採取消極不作為的行動,反正再努力都無法改變,最後你的人生必將一事無成。

因此,要學會接納自己的不足,和自己和解。

一件事情,沒有誰敢保證100%成功,因為成功受個人和外界因素共同影響。

所以,失敗一次再正常不過了,並不能因為一次的失敗而否定自己。

我開始寫作的前半年,幾乎沒有什麼點贊,難道代表我不適合吃寫作這行飯麼?

並不能,對吧。

這也是我想告訴你的,當你出現「我不行」「我很失敗」這樣的想法時,就要警惕了。

只有撕掉身上的標籤,才會重拾再來一次的勇氣

,也只有持續的練習與反思,才能帶來能力上的進步。

人是怎麼變強的?這些話,我猶豫了很久要不要告訴你

最後,總結一下,要怎樣做才能變強。

第一,是獲得「觸底反彈」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不要抱怨,不要被動的等待至暗時刻的到來,要做好自己能夠掌控的事。

二,是強烈的自我驅動

,把一件事當成自己的使命去做。

第三,不要給自己貼標籤,學會接納失敗,接納自己。

以上,就是我想告訴你的,願我們都能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

對了,最後介紹一下我自己。

我是小鳴,曾是一個迷茫頹廢的學渣,期間走過很多彎路,後來才開始努力奮進,不到兩年時間,我成了一名自由職業者。

我還有個公眾號,叫「小鳴日記」,只分享對你有用的成長乾貨,每篇文章都是我用心敲出來的,每個讀者的留言我都會耐心回覆。

當然,還有一些成長福利送給你,比如:

收藏了9w+次的精品書單;

普通人可以做的靠譜副業推薦;

職場技能禮包(ps+ppt+excel+pr);

如何走出迷茫,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