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一把解讀塞林格的鑰匙吧--讀《九故事》

給我一把解讀塞林格的鑰匙吧--讀《九故事》

塞林格的《麥田守望者》是一部經典,誰都不敢否認,但是,我不喜歡。也許,是在一個最不適合閱讀《麥田守望者》的時候閱讀了這本書,現在,一想起《麥田守望者》就是“狗孃養的”這句粗口。

給我一把解讀塞林格的鑰匙吧--讀《九故事》

(但是,塞林格憑藉《麥田裡的守望者》被世人公認為了不起的作家)

怎麼會想到讀《九故事》的?才讀到第一篇《逮香蕉魚的最佳日子》,就挫敗感十足:塞林格這是想要說什麼?不明所以之下,可以放棄不讀,但我彷彿看見天邊有一位睥睨眾生的老者正露著狡黠的笑容,那麼,來吧,看看我能不能破解塞林格用小說設置的智力謎障。

給我一把解讀塞林格的鑰匙吧--讀《九故事》

(作家其實一表人才)

還是《逮香蕉魚的最佳日子》:穆里爾嫁的西摩剛剛從精神病院出來,是部隊放他出來的,暗示他的病原是戰場。西摩在沙灘上玩得挺開心的,回到賓館的房間裡,看著床上熟睡的穆里爾,西摩找出手槍打穿了自己的太陽穴——塞林格想要幹什麼?

給我一把解讀塞林格《九故事》的鑰匙吧。像這一篇《笑面人》,作者一定是把酋長跟笑面人勾連了起來,但我讀不到呵。那一篇《就在跟愛斯基摩人開戰之前》:吉尼賭氣根賽利納回家討錢,遇到了行為乖張的賽利納德哥哥,什麼也沒有發生,最後,塞莉娜滿腹狐疑地回家了……這與故事篇名有什麼關係?所以,《麥田守望者》之後,塞林格不再肯以作家身份示人,到底是什麼原因?

《九故事》的扉頁上用了一段禪宗公案:吾人知悉二掌相擊之聲,然則獨手擊拍之音又何如?此公案是編輯貼在書的扉頁上的?那麼,在難明所以的《九故事》面前,編輯已經投筆認輸了?獨手擊拍之音又何如?!

還好,《為埃斯米而作——既有愛也有汙穢悽苦》來了。這一回很清晰,寫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們帶來的汙穢和悽苦。這樣一個原本可以寫得一瀉千里從而讓讀者一掬傷悲之淚,塞林格卻寫得吞吞吐吐——塞林格還是想獨手擊拍啊?抑或,如尼采所言:孤獨的人之所以覺得孤獨,是因為在周圍找不到同類。

無論如何,《九故事》中的這一個故事,我讀懂了。我以為,《為埃斯米而作》之後,閱讀《九故事》將一馬平川,沒有想到,不明所以又來了。《嘴唇美麗而我的雙眸澄碧》:灰白頭髮身邊的女人是阿瑟的太太嗎?不是,他為什麼要聽阿瑟沒完沒了地抱怨太太的不是?

這時候,我想說我不是塞林格的對手,我讀不懂他的《九故事》,剩餘的兩篇,讓我放棄吧!最終還是打開了《德-杜米埃·史密斯的藍色時期》,竟然很快入境:一個會畫兩筆的青年,也是因為心理上無法跟繼父搭伴住在酒店的客房裡,由紐約應聘到蒙特利爾用函授的方法叫人畫畫。一個修女的天賦打動了他,他修書一封給了修女繪畫以內以及繪畫以外的建議,結果,修道院終止了修女學畫的計劃。真的不是愛慕,但是這一種失去照樣令他失魂落魄——這種懸浮在半空中的悵然若失,只有塞林格,寫得這麼情真意切!

你以為你可以讀懂塞林格了,《特迪》,《九故事》的最後一個故事,似乎寫了一個神童的故事,但我真的不敢肯定。

《九故事》,讓我感覺塞林格是一個拒讀者千里之外的高冷的作家。

給我一把解讀塞林格的鑰匙吧--讀《九故事》

(塞林格一生中將近三分之二的時間隱居的新罕布什爾州鄉村宅邸,2010年1月27日,這裡的主人以91歲高齡徹底遁世了)

從沒見過這麼怠慢讀者的作家。

可是,朋友說,不考慮讀者的作家才是作家。當下,中國都太考慮市場和讀者,所以,少有文學,多有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