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美元“直播”終練成,能與B戰抖音快手一戰?

百億美元“直播”終練成,能與B戰抖音快手一戰?


遊戲直播巨頭還是誕生了。


2020年10月12日晚間,鬥魚與虎牙聯合宣佈雙方已簽訂“合併協議與計劃”,正式接受大股東騰訊提出的合併邀約,進行戰略合併,而合併後的的新公司市值將達到100億美元,成為遊戲直播的巨無霸。


鬥魚虎牙合併之後,B戰抖音慌了嗎?


合併三方都受益


這是一個各方都可以接受的協議,談得上皆大歡喜。


百億美元“直播”終練成,能與B戰抖音快手一戰?


第一,虎牙通過以股換股的方式收購了鬥魚的所有股份,每股鬥魚ADS將換取獲得0.730股虎牙ADS的權利,每份ADS代表一股虎牙A類股份,於是鬥魚將成為虎牙私有全資子公司,將從納斯達克退市,而虎牙如願繼續留在資本市場。


百億美元“直播”終練成,能與B戰抖音快手一戰?


第二,鬥魚以5億美元的價格斬獲了騰訊的“企鵝電競”品牌,這表示鬥魚將主導企鵝電競的業務整合,壯大了自身業務基礎與實力。


第三,虎牙CEO董榮傑與鬥魚CEO陳少傑一起成為合併之後公司的聯席CEO,且各自分別持有合併後公司約50%的股份,在明面上做到了平分秋色,而騰訊合計投票權按全面攤薄計算為67.5%,成為當之無愧的話事人,就可以從戰略高度把控合併後公司的發展方向。


一名市場人士告訴原子力:“此次合併,可以增強規模效應,鞏固現有的市場優勢,從而增加與主播、消費者的議價能力,並能更好地融入騰訊文娛體系。”


騰訊是最大贏家


然而消息公開之後,鬥魚股價大漲 12%,報15.68美元,而虎牙股價下跌 11.17%,報22.91美元,令諸多圍觀群眾詫異,這是為什麼?


有金融人士表示,這是美國資本市場的一貫態度,每當出現併購案時,被收購一方通常是暴漲,而收購一方通常是暴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被收購方往往會超預期,而收購方往往會吃虧。


其實,鬥魚是不願合併的,2019年還卯足了勁獨立上市,儘管如此依然落後於虎牙,合併之後不但平起平坐還額外收穫了企鵝電競,的確出乎外界預料之外。


而對騰訊而言,合併卻是必然的。


在合併之前,虎牙與鬥魚存在業務高度重合、內耗嚴重、新增用戶乏力、無力與新崛起勢力分庭抗禮的困境,例如兩家公司的營收模式都是直播收入佔據九成,都在專注電競、發力自制內容,都對拉新愁上眉頭。


前熊貓直播副總裁莊明浩指出:“當年我們做直播剛開始收費的時候,我們DAU收入一天2毛錢,我們去看YY和陌陌一個DAU一天兩塊錢收入。今天這個時間點,鬥魚和虎牙一個DAU大概快到1塊錢左右了。但平臺再怎麼收割,再怎麼辦活動,再去榨取用戶的收入,頂多也只是達到YY和陌陌那個樣子。那然後呢?平臺的增長沒有了,只有收割了,那就麻煩了,相當於是無源之水了。”


當然,也有一定的差別:鬥魚相對更側重端遊、直播賣貨,以及在頭部主播有一定優勢,而相對更側重娛樂直播,盈利能力相對更高,但差異化並不大。

於是,騰訊渴望統一內部戰線,一致對外。


據多家媒體報道,2019年3月,騰訊成立了遊戲直播業務部,主要任務之一是協調鬥魚、虎牙、企鵝電競三家,意圖平衡三家互挖主播的競爭、控制整體消耗。


而據《2020年中國遊戲直播行業市場規模及用戶規模分析》顯示,鬥魚、虎牙平臺合併後,騰訊將獲得中國超過80%的遊戲直播平臺的市場份額。


下一戰怎麼打


鬥魚虎牙企鵝電競合體之後,對內要理順關係。


首先,難免有重疊的部門與業務線,需要優化與調整,這個過程很可能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一個處理不好就會陷入內鬥,削弱公司的戰鬥力與持久力,造成惡劣後果。


對此,星瀚資本創始合夥人楊歌公開表示:“合併之後一套體系AB兩個公司肯定會有一方中大部分人出局,因為一山難容二虎,或者一個公司很難有兩套系統管理方法和組織管理方法,另一套體系的人會逐漸淡出。”


對外要與B站、抖音、快手的對壘。


一方面B站、抖音、快手都在涉足遊戲直播,需要遏制它們在這個領域開疆拓土,構建一道防火牆,另外一方面需要切入抖音、快手的腹地,通過中短視頻破解拉新瓶頸、解決流量入口。


這是一場苦戰。


鬥魚虎牙企鵝電競的優勢是背靠騰訊,擁有豐富打遊戲資源作為支撐,劣勢是用戶黏性不如B站、抖音、快手。


從騰訊角度出發,如何平衡好與各家的關係也很微妙,畢竟入股了B站、快手,如何兼顧平衡各方利益考驗著騰訊的智慧,利潤B站2019年拍下的《英雄聯盟》全球S賽的獨播權,到期之後這個資源又該怎麼分配?


不管這麼說,騰通過整合遊戲直播與電競業務,進一步鞏固了其在遊戲領域的霸主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