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顧廷燦:她的悲劇,源於自作自受

《知否》原著顧廷燦:她的悲劇,源於自作自受

看到顧廷燦這三個字,即使你沒有在劇中看到過她,也應該猜得出她的身份。顧廷燦是顧廷燁同父異母的妹妹,是小秦氏的女兒,也是顧家的大小姐。

顧廷燦作為侯府唯一的嫡女,自幼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因為她的容貌酷似顧偃開心中的白月光大秦氏,所以深受父親顧偃開的寵愛。

顧偃開寵愛女兒,一心想要把女兒培養成大秦氏那樣的人,成為大秦氏的替代品。為了得到丈夫的心,小秦氏迎合丈夫,也按照大秦氏的樣子教育女兒。漸漸地,顧廷燦活成了第二個大秦氏。

她擅長吟詩作賦,擅長跟人撒嬌,擅長裝病討人憐惜。在家裡,她這麼做可以討得父親和母親的歡心,可是,她這麼做卻無法討得婆婆和丈夫的歡心。

在原著裡,顧廷燦謀得了一門好親事,嫁給了慶昌公主的兒子為妻。可是,她最後卻遭到了婆婆的軟禁,被婆家所拋棄,落得個悲慘的結局。實際上,她的悲劇,源於自作自受。

在這段婚姻裡,顧廷燦犯了三個錯誤,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知否》原著顧廷燦:她的悲劇,源於自作自受

1、作為妻子,沒有盡到妻子的責任,光想著談情說愛,卻不懂得經營婚姻。

作為一個女人,你嫁人之後就不再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而是別人家的媳婦。作為妻子,你應該跟自己的丈夫一起努力經營好小家,督促自己的丈夫上進,擁有賺錢養家的能力,而你也需要打理好家裡的事物,讓丈夫少一些後顧之憂。只有夫妻同心協力,一起積極向上,才可以經營好婚姻。

可是,顧廷燦結婚後的做法讓人大跌眼鏡。

顧廷燦不但沒有盡到一個當家主母的樣子,反而只想要讓丈夫把自己捧在手心上哄,只想著跟丈夫吟詩作賦,只想著跟丈夫談情說愛,絲毫沒有為丈夫的前途考慮。因為她,韓誠根本無法踏實學習,無法謀得好前程。、

顧廷燦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戀愛跟婚姻是兩碼事。韓誠雖然是公主的兒子,但是他也需要通過科舉才能有好前程。如果男人沒有好前程,沒有份理想的工作,他怎麼賺錢養家餬口?如果男人因為你失去了奮鬥心,無法有出息,你的婆婆會看你順眼嗎?

真正聰明的女人會督促丈夫上進,會成為丈夫做事業的堅定支持者。

《知否》原著顧廷燦:她的悲劇,源於自作自受

2、作為兒媳婦,不孝順公婆,多次回孃家告狀。

在《知否》原著裡,大秦氏身體很是虛弱,是一個病西施。在她侍奉公婆用餐的時候,也許是身體原因,也可能是故意的,她總是暈倒。時間久了,顧偃開的父母就不敢讓兒媳婦侍奉自己了。對此,顧偃開反而更加憐愛妻子。

於是,顧廷燦有樣學樣,在第一次侍奉公婆的時候,也暈倒了。很明顯,她是在裝暈。可是,顧廷燦的婆婆可沒有那麼好糊弄,被兒媳婦氣個半死。顧廷燦的丈夫看不下去了,於是跟妻子嚴肅溝通了這件事,要求妻子跟別的媳婦一樣伺候公婆。

“好端端的,你這幾日怎麼又不去給母親請安了?四弟妹才剛進門,正是立規矩的時候,你做嫂子的也不拿出個好樣兒來,平白叫我挨大哥二哥的訓!”

顧廷燦反駁韓誠道:“三郎好狠的心,這麼熱的天,明知我素來身子弱,還逼我頂著日頭去做這做那!你是要我死麼!敢情天底下只你一個是大孝子,你不單有母親,還有妻子呢!我爹比你能耐大了去了,也知道疼我大姨母,為著妻子什麼都肯。百年修得共枕眠,我才是你最該疼最該惜的人。只知道一味愚孝,也一點不顧惜妻子苦痛,你算什麼男人!”

韓誠本來想跟妻子好好地溝通,可是,顧廷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拿丈夫跟自己父親比較,韓誠忍無可忍,跟顧廷燦翻了臉。

《知否》原著顧廷燦:她的悲劇,源於自作自受

作為一個兒媳婦,跟公婆處理好關係是最基本的事情。如果公婆苛刻,對你不好,你心存不滿還可以理解,可是,如果公婆足夠通情達理,對你也很客氣,你就需要珍惜公婆對你的好,尊敬長輩。

女人處理不好與公婆的關係,不一定是公婆不好,也可能是女人自身有問題。

顧廷燦是一個很愚蠢的女人,拎不清自己的地位。她的婆婆是公主,是皇親國戚,地位比自己的孃家高了太多。即使婆婆真的待她不好,她的母親也無法衝上門為她討回公道。

可是,顧廷燦只要覺得自己受了委屈,就跑回孃家哭訴。她這種行為除了給孃家添堵,還徹底得罪了自己的婆婆。

聰明的女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會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她們可以跟丈夫溝通,讓丈夫幫自己解決,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而不是動不動就去找父母告狀,加深婆家和孃家的矛盾。

《知否》原著顧廷燦:她的悲劇,源於自作自受

3、為人愚孝,不知道保護婆家利益。

人都是自私的,就算男人再愛你,當你損及他和全家的利益的時候,他都無法再容忍你的行為。

小秦氏屢次迫害顧廷燁和盛明蘭,最終遭到了報復。顧廷燦不僅沒有意識到母親的錯誤,反而因此恨上了顧廷燁。為了報復顧廷燁,她委託玲兒幫自己遞東西出去,想要告顧廷燁一狀。可是,她虧待自己的丫環,讓玲兒寒了心,最終玲兒選擇向公主告狀。公主截下了書信,把顧廷燦囚禁了起來。

韓誠看到妻子的行為,對妻子徹底失望了。他很清楚,如果這份信遞了出去,顧廷燁不會有事,可是自家和顧家的關係就會徹底鬧僵。

為了自己的前程,韓誠果斷放棄了這個自作自受的老婆。

女人出嫁之後,一定要拎得清自己的地位。作為妻子,你有義務跟丈夫一起經營好小家;作為媳婦,尊敬公婆是基本要求。作為子女,雖然你應該孝順父母,但是也不可以愚孝。當父母犯了錯誤的時候,子女不能一味地庇護父母,甚至為了父母做出錯誤的事情。

《知否》原著顧廷燦:她的悲劇,源於自作自受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