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集體躁動之後減持頻現


銀行股集體躁動之後減持頻現


近一週陸續有三家A股上市銀行發佈股東減持計劃。業內人士表示,減持需要具體情況具體看待,不能一概而論認為是利空。隨著經濟復甦,本輪銀行股行情不止是補漲而已,基本面、政策面、資金面的利好將推動銀行股行情向縱深發展。

  估值全面修復

  數據顯示,截至7月13日收盤,7月以來漲幅超過15%的銀行股有13只,超過10%的有27只,其中中小銀行表現出色,青農商行以53.50%的漲幅位居第一。

  市淨率方面,截至6月30日,36家A股上市銀行中僅有6家銀行未破淨。經過一段時間的估值修復,截至7月13日,有11家銀行市淨率(LF)超過1倍,其中寧波銀行市淨率最高,為1.86倍。

  民生證券分析師郭其偉稱,銀行股7月的上漲並不是在意料之外。其實從3月末開始,隨著疫情的影響減弱,銀行股行情就已經啟動。只不過在6月末以前銀行股行情都呈現分化的格局,業績成長性突出的股份行、城商行的股價回升,國有行和農商行的股價持續橫盤。到7月份資金風格切換,疊加基本面預期改善,銀行股才迎來了全面的估值修復。

  三家銀行股東計劃減持

  與估值修復一同而來的還有減持。7月10日晚間,寧波銀行公告稱,因自身戰略安排需要,持股13.26%的股東雅戈爾集團計劃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20億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2%。受此消息影響,7月13日,寧波銀行早盤低開,一度跌超5%,隨後有所回升,截至13日收盤,報29.82元,跌幅為2.80%,領跌銀行板塊。

  本輪銀行股估值修復行情啟動後,寧波銀行並不是第一家宣佈減持的。7月6日晚,蘇農銀行公告,公司副行長王春良因個人資金需要,計劃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0.0064%。7月7日晚,張家港行股東沙鋼集團表示,擬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95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不超過1.63%,原因是“基於自身投資結構調整”。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兩家銀行表現分化。其中,蘇農銀行7月7日跌幅為2.52%,張家港行7月8日漲幅為2.29%。有市場人士認為,減持不能一概而論認為是利空,需要分情況來看待,財務投資者“逢高減持”是常見操作,但如果是經營公司的大股東和高管減持,則需要適當注意風險。

  行情將向縱深發展

  減持過後,銀行股還有春天嗎?

  首先要理清銀行股為何會漲。安信證券銀行分析師張宇認為,這輪銀行股上漲的必要條件有三點:一是上半年行情極端分化積聚的再平衡需求;二是銀行股估值處於歷史底部,估值隱含不良率遠遠超過潛在不良水平;三是銀行股倉位不足近十年平均倉位的一半,缺乏做空的基礎,只有做多的動能。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輪銀行股上漲的直接原因是7月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到允許地方政府專項債合理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

  展望後市,方正證券分析師楊仁文稱,單就銀行板塊來說,當前行情最可參照的是2008-2009年以及2019年一季度,但是又有差異。與2008-2009年相比,本輪疫情影響程度小得多,雖然社融貨幣寬鬆但沒有大水漫灌,經濟雖觸底回升但幅度不及。但至少可以確認,隨著經濟復甦,本輪銀行股行情不止是補漲而已。

  郭其偉表示,相對於其他板塊,銀行股低估值、高股息,兼具進攻和防守雙重屬性的銀行股估值提升只是剛剛開始。基本面、政策面、資金面的利好將陸續出現,推動銀行股的行情向縱深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