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加速建設國際門戶港助力新一輪開放

中國西部加速建設國際門戶港助力新一輪開放

這是廣西欽州港(4月1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雷嘉興 攝

新華社南寧10月14日電(記者潘強、黃耀滕)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10月13日發佈消息稱,今年前三季度,北部灣港(本港)共完成貨物吞吐量18167.01萬噸,同比增長21.68%,其中,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51.44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4.93%。

北部灣是中國西部最便捷的出海口,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重要通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北部灣港吞吐量增速在中國港口中持續位居前列。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激活了北部灣港的活力。”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韋韜說,圍繞西部陸海新通道和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目標,北部灣港正積極推進優服降費、暢通物流等舉措,新通道“朋友圈”不斷擴大。

金秋十月,廣西北部灣畔,一艘艘巨輪不時靠泊,裝卸貨物的車輛往來穿梭、進出有序,港口區內一派繁忙景象。

“截至今年9月,公司接到的船運訂單比去年同期增長了十幾個百分點。”上海新海豐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南寧分公司總經理魏仁國說。

魏仁國介紹,他們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亞洲區域內航運業務的船務公司,今年在北部灣港的業務受疫情影響比較小。在疫情較為嚴峻的時期,公司還新開了一條前往東盟國家的航線。

“我們最初在北部灣港只開通了到韓國和日本的航線,隨著北部灣港國際門戶港建設的不斷推進,前往東盟的航線業務佔公司業務總量的比例也在不斷增加。”魏仁國說。

近年來,廣西北部灣港國際港務集團還擴大了在馬來西亞關丹港、文萊摩拉港的投資,並推進與東盟其他國家合作開發建設港口的商談工作。

文萊首相府部長兼財政與經濟部第二部長劉光明說,6年前文萊與廣西正式簽署了《文萊—廣西經濟走廊經貿合作備忘錄》,它將兩國的命運紐帶系得更緊。

“該經濟走廊是兩國合作的旗艦項目,經過這些年的推進,已經發展為兩國地方合作影響力最廣、最具有典型性的平臺之一。”劉光明說,現在正進行項目擴建,文萊與廣西港口合作將進一步深化,雙方利用世界先進的港口設施致力於提供更多貿易便利化服務。

2019年9月,北部灣港與緬甸仰光港簽署了締結姊妹港的協議,為緬甸加強與泛北部灣區域港口合作、參與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緬甸交通與通訊部副部長覺苗說,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緬中兩國在港口合作上收穫了不少務實成果,在提升緬甸港口綜合實力的同時,也惠及了當地民生。

2019年,國家發改委印發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要求,要著力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廣西北部灣國際門戶港。

近年來,廣西大力實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堅戰,統籌推進鐵路、公路、水運、航空建設,加快構建出區出海出邊、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運輸網絡,初步形成了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

如今,北部灣港共有生產性泊位268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95個,最大靠泊能力為30萬噸級,綜合吞吐能力約2.6億噸,開通航線52條,覆蓋東南亞、東北亞地區,以及南美和非洲部分港口。

中國西部加速建設國際門戶港助力新一輪開放

這是廣西欽州港(4月1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雷嘉興 攝

在海上,欽州港東航道擴建工程滿足1萬TEU集裝箱船舶通行標準後,一二期調整工程隨即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航道深度達-16.3米,將滿足20萬噸級、2萬TEU集裝箱船舶乘潮通航要求。

在陸上,合浦至湛江、南寧至深圳等高鐵項目加快建設,推動廣西向海通道東線擴能升級;建設天峨至北海高速公路,加快推進貴州黃桶至廣西百色鐵路建設,實現西線向海通道全面貫通。

在欽州,中船廣西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欽州港製造基地一期初步投入使用。基地佈局修船、造船、海洋工程、特種船舶、非船產品等業務板塊,填補了廣西乃至周邊區域大型海工修造船產業空白。基地將為貨船提供有力的保障服務,為北部灣港建成國際門戶港保駕護航。

“北部灣港3個港區進港鐵路全部打通,全部具備鐵路進港作業條件。”韋韜說,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已經形成了以重慶為運營中心、廣西為保障中心,中西部廣大地區廣泛參與的統籌協調機制。

今年前三季度,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開行3174列,同比增加1657列,開行列數已超去年全年。運輸品類由最初的少數幾種增加至300多種,貨物流向覆蓋了全球6大洲中93個國家和地區的237個港口。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魏然介紹,隨著全區交通基礎設施、跨區域聯動、區域通關一體化、降費提效優服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正加速形成,海鐵聯運“最後一公里”更加順暢,陸海兩大幹線物流快速增長,國際班輪網絡不斷織密。

“我們計劃在北部灣港投資約320億元打造專業化、大型化、智能化港航基礎設施,建成國內乃至世界一流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韋韜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