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的詩之所以感人,在於那份字裡行間洋溢著的濃郁的深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這種情感的穿透力,是千年來杜詩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比如這句“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是《春望》裡的最後一句。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生活中有人有過一夜白頭的經歷。

也許是創業時遇到了難以逾越的困難,在那瀕臨破產的邊緣,面對多年心血可能一夜之間付之東流的情況,頭髮短時間變白。

總之,心力交瘁的時間裡,度日如年,一籌莫展,身體氣血流動循行的秩序紊亂,髮色的改變是最典型的表現。

即便我們沒有這樣的經歷,有時偶爾也有聽到這樣的事,幾乎都是人在精神壓力巨大時,在頭髮本不該變白的年紀,變白了。

這樣的生活經歷,為我們理解“白頭搔更短”提供了基礎。從古至今,這樣的基礎都在。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因此,首先杜甫有深情,其次杜甫的表達可以讓人理解他的深情。杜甫詩歌選擇的意象和情境是常見的。

公元757年的杜甫,目睹國家在戰火中的前後變化,內心的憂愁洶湧澎湃。不過內心的翻江倒海都是無形的,旁人看不到,也無法感知,因此詩人選擇了“黑髮變白”的有形意象。

有這麼一句話:什麼時候你就是一個真正的中國人呢?當你為國家的每一次大進步激動地熱淚盈眶的時候。

這句詩還反映了杜甫的一個特點:杜甫是一個真正的唐朝人,他雖然一直仕途坎坷,但是主人翁的心態一直沒變,“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所以杜甫會頭髮變白。

前面三句所有的情感,在最後一句得到了註解和昇華。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句詩,可以說是純粹的視覺描寫,是客觀的所見,沒有主觀的情緒。

不過看著繁華的長安,突然間變得滿目荒涼,杜甫心裡的情緒如何?

首句沒有表現詩人的情緒,次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一瞬間情緒的烈度。這樣的情緒灼燒,因為真情深沉。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有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不過《道德經》裡有這麼一句話,“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因此,“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種烈度的情緒,很難維持很長時間。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可是,最後一句“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恰恰含蓄地述說著“這種烈度的情緒,在詩人心中不是短時間的”,頭髮白了,不僅白,而且掉,掉到什麼地步?掉到快用不著簪子了。稀少的頭髮不是一天可以掉到的。

這時的杜甫,猶如漩渦中的一片落葉,改變不了國家的走向,儘管心急如焚;解救不了家人的安危,眼看著家人四下飄零,無能為力;不能仗劍救民於水火,任百姓背井離鄉。

詩人獨自赤手空拳面對歷史的失敗,心中極熱,眼中荒蕪,悲傷洶湧,且滔滔不絕。

唯有搔頭緩解這份憂愁,奈何頭髮更加稀少,也經不起搔頭解憂了。

想想曾經那風華正茂的年輕人,站在泰山腳下,豪情萬丈,心中的激情直衝雲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氣吞山河。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為了尋求機遇,踐行“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夢想,來到了心心念唸的長安城,雖然坎坷崎嶇,也沒遇到什麼好機遇,但是畢竟長安城承載著詩人的希望,可是現在呢?

人生無常,國運無常,轉眼間戰火紛飛,田園荒蕪,多少人背景離鄉成為戰爭難民,杜甫家人的處境便是唐朝百姓處境的縮影。

戰爭年代,最容易盜匪橫行。長安城尚且如此荒蕪寒涼,全國其它城市和眾多鄉村呢?

百姓不能安居樂業,遠走他鄉,這對以天下為己任的杜甫是怎樣的心理折磨?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淚、心驚、發白、脫髮,這些實在的意象和意境,把杜甫內心痛苦的烈度、時間長度淋漓盡致地刻畫了出來。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沒有因為自己的坎坷,懷才不遇而心懷憂傷,不以己悲,這一點難能可貴。

對國之“忠”,對“家”之愛,千年來感人至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