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作者/荷西帕

編輯/曹吉利

中國男籃的08黃金一代只剩下了孫悅和當年的“小屁孩”易建聯。

2008年,NBA的一年級生易建聯備受矚目。奧運會面對西班牙大小加索爾的全力防守,對陣德國時末節28秒的2分絕殺,幫助中國隊實現了8強夢。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易建聯防守德國隊員。/China Daily

人們對易建聯的期待從這裡達到了頂點,可是生活就是問題接著問題,一點成功的滋味過後,質疑、誤解、低迷、傷病依次踏來。努力或者天賦異稟,並沒有給年輕的易建聯一張赦免券。

易建聯的形象在賽場的真實和輿論的虛妄中不斷被塑造。不論贊美他是天才少年、NBA級別球員、男籃最後的代表人物,還是責難他技術欠佳、領導力匱乏,妄自的偏見和期待從未消失。

偶然間回過頭看,易建聯也扛著男籃走過了十年。當球迷的議論、媒體的誇張慢慢噤聲,我們才發現,易建聯早就已經走出了自己職業生涯的最優解。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一日看盡長安花

1999年的一個禮拜天,深圳體校的教練戴憶新去看了場街頭青少年籃球賽。

比賽打到5點多,他突然看見場下的一個男孩從籃架邊起身,“形態各方面都非常好”。戴憶新那天終於沒有白去,“這是一塊好材料啊”[i]。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慧眼識人的啟蒙教練/《煉》

就在戴憶新眼前一亮的時候,12歲的易建聯剛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難忘的淘汰。和同學一起參加三對三街頭籃球賽,結果第一場就輸了。

在這個實實在在的“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之前,易建聯從未想過要成為籃球運動員。甚至13歲已經長到2.02米的他,在體校練了半年才能扣籃[ii]。

體能不行的易建聯沒想到,打籃球是要跑圈的。當時他連400米都跑不下來,但訓練一跑就是3200米。如今想起那些日子,阿聯都覺得腿痠。

長時間在水泥地上訓練,鞋一個月就穿破了。易建聯的爸爸發現他的球鞋跑裂開了,去深圳所有的鞋店、商場都沒有買到48碼的鞋,於是第二天從香港一口氣背了六雙回來。

要知道,易建聯的父母一開始並不喜歡兒子從事競技體育。他們都曾是出色的手球運動員,但是退役後,因為沒受到良好教育很難找到好工作。他們希望易建聯能好好讀書。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初出茅廬的阿聯意氣風發。/《煉》

但是父母最終被阿聯的天賦或者努力說服了。體校半年的訓練成果遠不止是易建聯所說的學會了扣籃這麼簡單。就是這半年後,他被廣東宏遠隊選中。

好不容易追上別人的阿聯緊接著進了國家青年隊。原來,在國家隊打球也是要跑圈的,還是10000米。易建聯只能每天很早來加班加點地訓練,不是一兩個月,是將近兩年的時間。

給自己加練了兩年的易建聯,在2002-2003的CBA聯賽橫空出世。

常規賽最後一輪對陣北京首鋼,16歲的易建聯替補上場,在加時賽中以一己之力拿下末節全隊18分中的13分,4投4中,幫助廣東隊拿到常規賽的冠軍。

易建聯的出色,引起了美國《時代》週刊的關注。他們專門為阿聯寫了一篇文章:“易建聯,下一個姚明?”[iii]

這是評價還是問題,現在看不重要了,但在當時,中國所有的籃球迷都信心滿滿,又一個全明星級別的球員要去征服NBA了。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姚明是易建聯無法迴避的榜樣和阻礙。/Time

NBA的球探已經放出風聲,這個2.11米的年輕人就是他們要找的人。

耐克迫不及待地擊敗了其他競爭對手,爭取到與易建聯的6年合約。合同價值遠遠超出了他的薪水,也超過了耐克最初與姚明的合約。

易建聯的走紅是一步到位的,連亞洲比賽都沒怎麼打過的他,在當時男籃助理教練尤納斯的力排眾議下,取代了熱門人選MVP唐正東,登上雅典奧運會的首發陣容。

雖然奧運首秀緊張得出手三不沾,雖然每一場球都伴隨著尤納斯的咆哮,但屬於“天才少年”“籃球神童”的時代已經撲面而來。

那記對陣西班牙隊保羅·加索爾的隔空爆扣,至今仍是中國籃球巔峰時期的高光記憶。

掌聲的頂點是在2007年6月28日晚上的紐約麥迪遜廣場。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易建聯顛沛的NBA之旅就從這裡起步。/路透社

在巴特爾、姚明、王治郅之後,年僅20歲的易建聯以第一輪順位第六的名次被密爾沃基雄鹿隊選中。

這是中國球員裡僅次於姚明的位置,是全明星級別的位置。媒體的喧囂中,前途無可限量。

《體育畫報》的國際新秀圖片專輯裡,易建聯在亞運會上的照片被放在了第一個。“我已經在NBA打球了。”

當時最愛易建聯的球迷甚至替他放出豪言:我來,我看見,我征服。NBA等著他去征服。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最後的移動長城

24秒的進攻時間只剩下6秒了,球到了易建聯手裡。阿聯騰空而起,在進攻時間結束的哨聲響起時將球砸入了籃筐之中。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這一幕易建聯和加索爾之間的奧運隔扣,4年前的雅典就上演過。只不過,四年後的易建聯已經是加索爾在NBA的同事了,當年在雅典打垃圾時間的小孩,現在也已經獨當一面。

2008年的男籃國家隊擁有姚明、王治郅、易建聯組成的內線移動長城,還有一眾亞洲頂尖的外線球員孫悅、朱芳雨、劉煒、王仕鵬。完全能扛起黃金一代的頭銜。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誰不懷念那一代男籃。/Wiki

此時的易建聯已經在NBA學成一年,雖然也有起伏,但一場對陣山貓的比賽中連續12投12中,出場43分鐘以82%的命中率貢獻29分10板3次搶斷的紀錄,在雄鹿至今沒有被打破。

與姚明的中國德比,更創下了2.5億人次收看的NBA單場收視紀錄。

易建聯的矚目成績讓許多人將他看作下一個德國戰車諾維茨基。沒想到,在奧運會上,中國隊首先就遇到了與德國的鏖戰。

“那場球自己滿場攆著追著諾維茨基,而且是最鼎盛期的諾維茨基。他每次出手,你內心都會扒一下。”[iv]在易建聯看來,他那個幫助中國隊進入八強的兩分絕殺只是手感到了的幸運,全隊的努力才是最終獲勝的關鍵。

這絕不是什麼場面話,在這場彷彿絞肉機戰爭一樣的比賽裡,每個人都拼盡全力。如果卡曼擋住了易建聯,那麼姚明就跟易建聯換防;如果德國替補中鋒卡住易建聯,那麼孫悅就及時補防。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08奧運第一球。/@易建聯

卡位、防守、搶籃板,到了第四節下半段,所有人都非常疲憊了,當諾維茨基再次斷球快攻,易建聯這時候還可以以更快的速度追上他並進行破壞。

依然只有21歲的易建聯還很青澀,中投和二次進攻是他的主要得分手段,網友戲稱那是易建聯的“藍領時期”。

等待罰球時諾維茨基跑來搭訕,絕殺後姚明上前慶祝,這是籃壇巨星們給這位新星面子。這種面子是因為他不合邏輯的成長速度和在NBA裡的高順位。人啊,出名還是要趁早。

球迷們懷念著那個夏天的每一場比賽,懷念著那個最後的黃金時代。易建聯當時的防守表現被譽為所有年輕球員的楷模。就是對他來說,那些幸福的時刻也“會在你腦海裡一輩子那麼記著“。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這就是我的職業生涯”

“嚼綠箭,喝伊利,兩分一板太空易。”

廣告代言不斷,場上“夢遊”不減,回到美國的易建聯,遭遇了史無前例的網絡暴力。

奧運的餘溫讓國人對男籃的熱情空前高漲。站在當時的節點上,人們理所當然地盼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站上NBA,超越姚明的成就,成為首發,成為主力,登上全明星。

但被當作是下一個姚明的易建聯,卻用他的倒黴表現為人們迎頭澆下一盆盆冷水。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與姚明的比較無處不在。/Time

交易到新澤西籃網(現布魯克林籃網)後,一場對陣弱旅活塞的比賽本應如囊中取物,但易建聯12投僅1中的低迷卻多次浪費了進攻機會。不僅球隊輸了球,還成了他自己的“打鐵”代表作。

NBA打到第150場的時候,易建聯一球未進的比賽就有10場,投進1球的23場,投進兩球27場。但單場命中率超過5成的卻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49場。

更可笑的是,為了強拗姚明接班人的人設,當時的國內媒體竟然進行了大量無意義的捧殺報道。

“阿聯只是微微一笑,他已贏得主教練的信任”[v],堪稱荒唐的標題每場球之後都能看見。明顯失實的吹捧讓人摸不著頭腦。球迷的反彈情緒卻開始真實地蔓延。

一組新秀時期易建聯和椅子對抗的風聞被翻了出來,據說當時他的團隊拒絕凱爾特人安排的試訓內容,只讓易建聯在一把椅子的防守下完成運球、投籃等練習。[vi]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阿聯“椅子男”的出處可能只是正常訓練。/YouTube

球迷的嘲諷聲更大了,“椅子男”“易帝”“蓮妹”等調侃稱謂從貼吧裡流傳。劉翔之後,易建聯接棒成為“為國丟人”的眾矢之的。首發、輪換、替補,易建聯被按在了冷板凳上。

偏是這個時候,姚明意外傷退,易建聯臨危成為中國隊的領袖,此時距離2009年天津亞錦賽只有3個月的時間。

決賽時,老對手伊朗中鋒哈達迪充滿挑釁。他並不防守,站在三秒區對著外線接球的易建聯做出一個“請便”的手勢。易建聯沒有投中。中國隊的冠軍沒能保住。

首節比賽只拿10分,創下單節最低得分;下半場僅有25分,又創半場最低得分;總比分53比70,再創最大輸球分差。

三項亞錦賽恥辱紀錄,讓這場失敗被視作中國隊在亞洲失去統治地位的標誌。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CBA聯賽中易建聯與哈達迪交手。/圖蟲創意

沒有姚明的中國隊,就是不行。

頒獎結束後易建聯把獎牌扯下來纏在手裡,無奈地捂著毛巾坐在場邊。

傷病緊跟著失敗找上門來,右肩撞傷、小指骨裂、腳踝扭傷、嘴角縫了50針……右側膝蓋在四年內撞傷了六次。“易碎品”對球隊不再具有吸引力了,易建聯在NBA的生涯走入顛沛。

輾轉華盛頓奇才隊後又被賣給了達拉斯小牛隊(現獨行俠隊),同位置球員的擁擠讓這位高順位球員最後只得到了場均不到7分鐘的出場時間。

作為手握樂透合同的高價球員,加上身後巨大的中國市場,易建聯的身價在漲,但並不是所有的加分項都會幫你贏得一個合適的位置。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易建聯在NBA的成績,被認為不如人意。/NBA

持球反應慢、控球能力差、內線不作為、不能打背身……球迷們五年前的期待,易建聯到今天都沒有實現。

《時代》週刊的提問或許可以回答了,易建聯沒有成為下一個姚明。甚至在接受楊楠訪談的時候,他自己也非常直接地回應道,他介意與姚明之間的比較,因為覺得自己“比不上”[vii]。

易建聯選擇回到國內聯賽,在NBA混不下去的罵名似乎被坐實。那時候沒人聽他說,他希望能打比賽,希望能保持更好的競技狀態。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沉默的領袖

“我覺得應該把阿聯叫上來”,在自己的退役儀式上王治郅把話筒交給了易建聯。姚明、王治郅、易建聯,當中國男籃的移動長城再一次站在一起,只有感慨萬千。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中國男籃的傳承。/@易建聯

“當年覺得阿聯只是普通的繼承者,但沒想到他一直撐了這麼多年”,這是如今球迷說得最多的話。

中國男籃正在經歷新老交替的艱難時期,在世界級的比賽上,成績確實有限。

2012年倫敦奧運連敗,2013年亞錦賽慘敗臺北,無緣2014年世界盃,2016年裡約奧運再敗,2019年世界盃因為失誤最終輸給波蘭,36年裡中國隊可能將第一次缺席奧運會。

“要拿領袖套我的話,就覺得很失敗。這麼多年沒贏過比賽,自己在各個方面做得是比較差的。”世界盃的紀錄片裡,易建聯這樣形容自己。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所謂“失敗領袖”。/《我們的世界盃》

但是看過比賽你就會知道,這個揹負太久罵名的球員對中國隊來說意味著什麼。“失敗領袖”易建聯,大抵就跟普通家庭馬化騰、北大還行撒貝寧,是同一個意思。

在2012年的倫敦,擔任當屆旗手的易建聯第三次在奧運會上單防加索爾,以30分12籃板的歷史成績獻給了八年之約。

2015年亞錦賽,易建聯和伊朗哈達迪的故事也更新了。面對伊朗隊對中國年輕隊員的反覆挑釁,一向謙和有禮的易建聯難得推了一肘。領袖地位自然不需要這樣來彰顯,但這種保護也鼓舞了隊員和觀眾們的信心。

最終,中國隊以70比57淘汰了衛冕冠軍伊朗隊,哈達迪無奈地捂著毛巾坐在場邊。這個畫面6年前的天津也曾出現,只是如今哈達迪和易建聯對換了角色。

《體育畫報》給易建聯拍過的封面裡有這樣兩張照片,2009[viii]的那一張是易建聯撕開自己2007[ix]年時乖乖仔封面的形象。當年面對爭議,或許易建聯還要用這樣形式化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決心。但現在,再喊他“易帝”的人,表達的都是尊敬。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手撕“乖乖”人設。/《體育畫報》

甚至,易建聯在NBA的表現也慢慢得到了承認。

隨著對競技籃球的日益瞭解而不僅是一腔熱血,人們開始發現一個合格的NBA輪換本已是鳳毛麟角,而易建聯2009-2010賽季的數據是場均12分7.2個籃板。12月23日到1月6日期間,他甚至交出了22、17、29、22、11、22、19,7場上雙的成績。

從16歲起就懸在易建聯頭頂的問題沒有變,但人們看待問題的眼光終於變了。易建聯從來都不可能成為姚明,但這最後成了一件好事。

從2009年的亞錦賽到2019年的世界盃,身邊的球員去了又來,中國隊的教練都換了6個,易建聯還是最強勢穩定的得分點。

“天才少年”之名彷彿還在眼前,誰都不會想到,2019年世界盃可能就是易建聯最後一屆世界級的比賽了。

對戰尼日利亞是直通東京奧運會的最後機會,要抓住一線生機只能看易建聯。尼日利亞隊也深知這一點。一張對方所有隊員5人包夾易建聯的現場照片,諷刺地貢獻了拉奧孔的美感。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每個球都在包夾裡“討生活”。/China Daily

場上的易建聯太忙了。籃下強攻、三分射手、兩分跳投、籃板王、得分王……他先後兩次強攻將比分差縮小到3分,不僅拿下全場最高的27分,一記單手暴扣還入選了FIBA的國際賽場十年精彩扣籃。

但面對對手的全面開花,易建聯再搶眼也顯得獨木難支。

下場休息的時候姚明拍了拍易建聯的頭,賽後尼日利亞隊長盛讚易建聯是非常出色的球員。我們最終輸了,遺憾寫在易建聯臉上,但他說起來還是,“眼睛要往前看”。

十年過去了,易建聯依舊不愛說話,但此時的寡言被重新解讀成了沉默的領袖。CBA中他被稱作黃皮膚的外援帶領重建的廣東宏遠獲得第九第十冠[x],國家隊裡他默默承擔等待著年輕隊員的成長。

輸了這麼多年球的易建聯,卻成了男籃最後的“遮羞布”。

易建聯曾經在許多場合聊起對科比的敬佩,不只是場上的表現,是他想盡辦法不讓自己缺席比賽的熱愛。“我們都不會成為下一個科比,但我們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實現堅韌”,易建聯在微博上寫道。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其實科比也曾評價過易建聯,甚至不無惋惜。“易非常有天賦,只是我不認為他遇到了合適的機會去展示他能做的。”

和科比持有同樣態度的球迷不在少數。有人覺得如果易建聯遇到了後來NBA的小球時代,以他空間4號位的特點一定能站穩腳跟;也有人說易建聯在國家隊揹負了太多,在球場上的定位沒能極致地兌現天賦。

這些評價都是對易建聯的愛護,但外界的看法無論如何都顯得太輕巧。

十年前的紀錄片裡,易建聯在新澤西的街頭說,“希望盡百分百的努力,打造自己的生涯。”他早就做到了。

十年後的今天,有球迷在洛杉磯偶遇了街邊吃飯的易建聯,畫面和紀錄片裡的樣子逐漸重合。

如果可以有所期許的話,希望阿聯還是能像當年一樣,覺得“生活很滿意啊,通過興趣成為自己的職業,是很幸運的”。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易建聯的職業生涯遠未蓋棺定論。/《煉》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i]《敢夢敢當》CBA聯賽官方紀錄片2019-10-29

[ii]《易往直前》楊瀾訪談錄2013-05-26

[iii] Larmer,B.(2003).The Next Yao Ming?.Time,162, .66-68.

[iv]《我們的世界盃》第11期2019-08-26

[v]《單手補釦+8板阿聯只是微微一笑 他已贏回主帥信任》新浪體育2011-03-15

[vi]《易建聯未進NBA已獲新綽號 ESPN諷刺其為"椅子男"》新浪體育2007-08-15

[vii]《易往直前》楊瀾訪談錄2013-05-26

[viii]《破繭》體育畫報2009年第16期

[ix]《易建聯笑了》體育畫報2007年第13期

[x]《敢夢敢當》CBA聯賽官方紀錄片2019-10-29

[xi]《我的NBA奮鬥史》魯豫有約2008-09-19

[xii]Mannix,B.(2007). China’s Nest Big Thing.Sports Illustrated.

易建聯沒有成為姚明,但這是一件好事

新週刊瓦特深度工作室出品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